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以色列翻译学家伊玛尔·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e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文章将选取来自不同时代背景的杨必先生《名利场》汉译本以及荣如德先生《名利场》汉译本为例,解读及探讨两译本中所运用的归化翻译策略和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和谐说"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谐观念为基础,并结合系统论、对话理论和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译作的整体的"和谐"美。本文结合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通过比较《名利场》两种译本对文学翻译中的和谐美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独具匠心的词句处理、英汉双语的形合意合、独出新裁的断句及标点、独树一帜的长难句、断句等四个方面赏析杨必《名利场》中文译本的缤纷句式。  相似文献   

4.
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杨必的译作<名利场>被誉为"我国文学翻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的译文不但忠实于原文,而且通晓流畅、自然传神,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也是翻译工作者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本文以<名利场>为例,试将多元系统论这一文化新视角和译本赏析这一翻译批评常用方法相结合,以期为传统翻译批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孙晓晨 《海外英语》2014,(19):145-146,167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名利场》自1957年杨必先生的译本以来已有八个中文译本,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对此作品译本作分析多以杨必和彭长江教授的译本作比较。该文将以以色列学者伊玛尔·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er)提出的著名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杨必和荣如德《名利场》的两个所属不同时代的不同译本为例,就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名利场》自1957年杨必先生的译本以来已有八个中文译本,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对此作品译本作分析多以杨必和彭长江教授的译本作比较。该文将以以色列学者伊玛尔·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er)提出的著名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杨必和荣如德《名利场》的两个所属不同时代的不同译本为例,就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的两个《诗经》英译本是公认的中西方的权威译本,他们的时间跨度达一个多世纪,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大不相同。从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二者翻译《诗经》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相结合及异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对汉语文化的认同、翻译目的、期待读者等诸多因素,会影响许渊冲和理雅各对《诗经》翻译版本在英美文学系统中位置的确认。理雅各将其定位在边缘位置,而许渊冲将其定位在中心位置。这种定位最后导致了许渊冲选择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而理雅各选择了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翻译绝非易事,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则更难。本文以杨必先生所译《名利场》为例,探讨了翻译中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杨必的译文传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所以在译文中可以再现文学作品中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英美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模糊性语言,具有弹性特征,相较于直白语言,模糊语言更为灵活与生动。萨克雷的《名利场》作为英美文学经典讽刺小说之一,在人物刻画与故事情节推动期间应用了语义模糊、修辞模糊、模糊词汇三种不同的模糊语言技巧。在翻译时,需把握模糊语言的出现场景,采用恰当转化手段,在准确传递原文内涵的同时,提高《名利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英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新方向,同时二者与文本类型学的结合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透彻理解与掌握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杨必翻译的《名利场》通过灵活运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使得译文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12.
《名利场》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成名之作。翻译家杨必先生的中译本用准确、流畅、地道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文的艺术魅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准确地遣词造句,准确把握了原文内容及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翻译方法、措辞及风格方面对杨译本作了简要的赏析。  相似文献   

13.
李凌 《考试周刊》2011,(55):25-26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源语风格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翻译风格论认为译者需要领会文学作品迥然各异的源语风格,进而探寻如何再现这些作品的风格,才能将源语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挖掘得更深。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文体特征,是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是文学翻译的一大难点。杨必译《名利场》是我国译苑中的一株奇葩,本文将以风格论作为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具体分析杨先生译作中的人物对话,领略其再现原作语言美、艺术风格美的深厚功底,感受其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4.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目的论,它有两个重要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飘》的两个译本在词汇层、句法层和段落宏观层三个层面分别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来评价文学翻译,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达到其翻译的目的,都应认为是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必先生翻译的《名利场》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此前吴宓和伍光建先生也曾先后翻译过萨克雷的这部名著,但其影响却远不如杨必的译本广泛。本文作者认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杨必译本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E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分析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及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源语文化的认同程度及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皆会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觉,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就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翻译理论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异化翻译策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而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文学多元系统论则为思考和看待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从文学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对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理论提出的文化因素和历史背景,从而对鲁迅的翻译理论形成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名字,名如其人,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抑或是地点的名字,名字翻译都是力求准确地表达名字主人所特定的气质或者品质特征。本文选取萨克雷《名利场》中的部分人名,参照杨必老师《名利场》译文进行了分析欣赏,得出在文学作品中英文名字翻译要求尽量采用意译法,同时兼顾读音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19.
王力鹏 《海外英语》2013,(3X):159-160
在众多词人当中,李清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她的作品极具代表性,而《声声慢》又一向被认为是李清照最杰的作品之一。许多译者曾经尝试翻译《声声慢》,该文主要主要着重探讨这首词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翻译,运用多元系统理论的观点,分别选取林语堂,唐安石和王红公三个译本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冯萌 《海外英语》2013,(7X):227-228
在近些年中,翻译文本中的显化和隐化现象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同时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定性以及定量研究。Olohan&Baker(2000:141)认为译语相比较母语有一定的显化倾向,同时认为不仅仅存在于翻译中,所有语言转换中都会普遍存在显化现象。柯飞(2005:306)主张从狭义上来看显化是语言衔接形式的转换,同时广义上来讲更重要的是意义的显化转换。胡开宝、朱一凡(2008)则基于Halliday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划分通过新的视角进行了新的分类,他认为显化可以分为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