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复习为一线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历史学科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考试要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如何跳出题海战术?如何做到精准高效?以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刘建荣老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在一轮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研发出“四层四化”的创新备考模式,对接高考评价体系,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必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就是要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创设情境是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如何创设情境?创设怎样的情境?如何通过创设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将传统教学设计中基于知识接受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过程?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以上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3.
杨英娇 《中学科技》2023,(15):36-38
<正>智慧课堂是人工智能时代倡导的先进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更高层次目标。作为信息科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借助信息化工具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这方面,笔者通过尝试使用UMU智慧课堂学习平台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深度思考,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本文以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初识开源硬件与开发环境”一课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素养本位”,是对传统“知识本位”教学观念的颠覆,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当我们走出教育者的“象牙塔”,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时,这一问题便转化为:如何合理分配学生有限的认知精力,促进学生将认知资源投入有助于认知建构、发展的活动中。认知心理学下的重要分支——认知负荷理论,便是对上述问题的理论阐述。由此,本文着眼于学生认知负荷的调整,结合具体课例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优化实践,希望能为这一教学困境的破解提供一种思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学讲计划”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历史课堂在“翻转”,师生的角色在互换,课堂却变得喧哗浮躁,伪讨论、假合作随处可见,人文素养教育在悄然弱化和流失,其实这并不是历史教育的全部。在践行“学讲计划”的同时,历史教学如何走出喧哗浮躁,如何优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呢?本文从价值引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倾听、串联、反刍”是佐藤学教授提倡的创建学习共同体的三大课堂操作策略。它是以“倾听”为核心,借助串联、反刍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中营造相互倾听的氛围,从而重构课堂。如何打开学生串联学习的通道,帮助其把握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让他们获得功用性的语言能力和非功用性的言语素养?笔者以《女娲补天》为例,分析如何运用“串联”这一操作策略确立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板块,从而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7.
王振锋 《考试周刊》2023,(8):155-158
核心素养大背景下,落实“双减政策”,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学科的时代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应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推动传统模式的课堂向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转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激发思维能力,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与史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深度学习”“学习任务群”研究的持续推进,传统语文的碎片化、浅表化的浅层学习也越来越被人诟病。如何让学生跳出“泛阅读”的浅水区,游向核心素养指向的深度学习语文场域呢?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进行了融国家主流媒体时评资源于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并由此觅到了“立德树人”与“语文核心素养”融汇处的半亩方塘。  相似文献   

9.
王茹 《江苏教育》2023,(46):82-83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指向了核心素养的德育价值。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课堂生态,“融美·自觉”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应该具有怎样的样态?笔者在教学中基于“融美·自觉”课堂中“三学”范式,关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在“初步学—深化学—巩固学”环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单元深度学习目标,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本区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近年来一直参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笔者按新课标的要求,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探索初中历史单元深度学习设计和实施的有效策略,引导初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学会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初中历史学科“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核心素养”的立人目标落到了学科教学的实处。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初中英语课堂应该如何转型,何以升级才能将“核心素养”落到课堂实处,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增效提质”?课堂是核心素养扎根的沃土。因此,“向课堂要质量”是我们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本文的教学探索中,笔者基于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从“三个聚焦”出发,即聚焦主题,聚焦活动,聚焦评价,探讨“如何向初中英语课堂要质量”这个教学命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实现课堂的“增效提质”。  相似文献   

12.
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课堂互动作为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的发生的有效手段。调查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跟风”式、“控制”式、“替代”式和“放任”式等虚假式互动,主要是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情怀、教学机智和学生素养等因素影响。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具有体验性、延展性、协同性等特征。构建深度的课堂互动,需要重建教师课堂角色、构建适切的课堂互动规则、提升学生课堂互动能力、设计深度的课堂互动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高中教育正处于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三新”时期,评价理念从“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考复习、组织教学时“基于素养,创设真实情境;基于结构,加强关联教学;基于本质,开展深度学习”,以减轻学生“拼题海、拼速度”的负担,真正发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效服务于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切实引导高中教学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辜开远 《家长》2023,(20):131-133
<正>新课改提倡“立足生活、立足学生”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设计时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作为活动素材,利用讨论分析、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教学形式探索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让活动课堂更具有指导生活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议题式活动教学是顺应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探索设计活动型课堂教学的新颖路径,也是转变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促进学生达成深度学习的有效形式。深入探讨如何开展议题式活动教学是教师广为热议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初涉讲台的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总是耽于“盲人摸象”,感觉未能很好地把握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精髓,特别是为了达到课标的要求,便不可避免地走人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套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道路上,也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得有些茫然无措。如何使自己的历史课堂不枯燥无味而流于形式?如何使自己的历史课堂变得有效甚...  相似文献   

16.
张琪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60-62+65
深度学习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真正地践行深度学习呢?文章以“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为例,以实践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从“创设情境,激趣启思“”问题驱动,逐层深入“”加强整合,发散思维”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将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更新与重塑,这对教师的课堂实施提出了挑战。针对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抽象的“大概念教学”如何落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度学习”如何实现等问题,徐蓝教授提出的“采用情境化的教学策略”为笔者提供了解决思路。在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构具备真实性、交互性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进行基于情境的历史学习,进而获得积极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202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学的新方向。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新课标提及的诸多能力要求呢?新课标“学习提示”的版块中明确给到了思路——即“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即“基于项目的学习”,简称PBL。项目式学习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产品并将作品展示为目的,要求学生借助多种资源,以合作的形式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于嘉璐 《上海教育》2023,(S1):91-93
如何发挥美育的最大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如何优化,还是需要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回归到对学生的充分且全方位的了解。本文聚焦一个“三次拒绝课堂作业”的学生个案,深度洞见问题本质,在与学生的“磨合期”中,以培育审美素养的张力,构建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课堂,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备考,我们的期待是什么?“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考指导思想已然指明了备考的教学目标。瞄准这个目标,教学实践应不懈地追求有效备考策略。“有效”,不该是令人生畏的单纯应试训练,而是符合高考指导思想的科学复习方式,即将应试与提高学生素养相融、并轨,使备考复习成为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学习。下面我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为例谈我的教学策划与实施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