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犯罪,是基于单位意志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同样,单位犯罪自首立功也是在犯罪后基于单位意志而实施的忏悔行为。刑法既然规定了单位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同样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其自首立功行为应构成单位自首立功,在处罚上也应从宽,这也是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立法上完善单位犯罪的自首立功制度已成为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立功原本是刑事政策的内容之一,以功利性作为其本质,在其经过法律化后也不会改变。但过分的功利性的存在,也给制度的实践带来了问题,学者们据此提出要通过导入公正来改造立功制度的价值取向,要公正先行或者公正、功利和谐共存。实际上,这些措施无法改变立功的本质,作为刑法整体应当公正优先,但不能由此得出立功也以公正为本质。  相似文献   

3.
证据开示制度作为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非常普遍,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体现。1996年后我国改革原有的庭审方式,吸收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重视当事人的诉讼模式。其实我国新《律师法》已经建立了一种单向证据展示程序,刑事证据的开示制度成为了我国司法界的热点。文章分析我国证据公示存在的问题,重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提出证据公示制度的立法,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4.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对被害人权利的重视和保护,真正的实现我国法律所倡导的尊重和保护人权。在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之时,我国也完全有能力建立这一制度,文章从宪法依据、国际经验、国内实践、经济条件、社会观念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完全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立功是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价值理念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浓厚,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调动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的积极性,提高办案效率,减少犯罪,达到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通过对立功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理,来促使犯罪分子改过自新,提高法律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其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推行刑事和解制度,体现了和谐社会人性化的本质,不仅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同时也保障了被害人的利益,防止了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进而更好地实现我国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和谐社会环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的保护、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司法政策的趋势。本文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现状及立法缺陷着手,在阐述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建立法律帮助、政府扶助、社会扶助等三位一体救助方式,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进行了构架。  相似文献   

8.
浅析不起诉制度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制度,对于节约司法资源、减轻人民法院的审理压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起诉的使用不当又会破坏法制、放纵犯罪,所以实践中对其进行制约是很有必要的。与国外的几种不起诉制度的制约机制相比,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不起诉制约机制,但不尽完善,特别是在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的制约、人民法院的作用、不起诉中被害人的救济途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传统企业领导制度使企业成了行政单位而非经营管理单位,使企业领导人成为国家干部,而非企业家,使企业领导人的目标价值双重化.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领导制度相差甚远. 因此,对传统企业进行改革,则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的改造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制度,对于节约司法资源,减轻人民法院的审理压力等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起诉的适用不当又会破坏法制、放纵犯罪,所以实践中对其进行制约是很有必要的。与外国的几种不起诉制度的制约机制相比,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不起诉制约机制,但不尽完善,特别是在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的制约、人民法院的作用、不起诉中被害人的救济途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其中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微观部分。合法合规经营是我国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参与国际交流还是进行跨国上市活动,或是在国内发展,都需要在企业合规构建的法律、政策、交易习惯的企业合规网络内从事经营活动。我国的企业刑事合规仍处于起步阶段,未建立完备的相关制度,在涉企犯罪中存在一些理论性和程序性问题。通过探析分案处理机制在刑事合规中的适用,即将单位犯罪中的企业与自然人分别进行调查和提起诉讼,在企业暂缓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期间,运用合规整改考察措施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最大限度避免刑事处罚导致的“水波效应”,以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被害人补偿制度由来已久,回溯其立法沿革,有助于深刻理解其立法意义。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研究,需要对犯罪被害人、刑事被害人补偿及其性质、法律特征进行剖析,重点在于制度构成要素的解构与建构,从而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等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就必须在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完善的对策,如改革证人作证制度,建立证人拒证制度,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刑事辩护制度以对人的尊严给予平等的尊重和保护为主题,一个国家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程度也标志着其对刑事司法的意义及精神的思考所达到的层次。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存在许多缺陷,有些已阻碍了司法改革的进程,影响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形象。完善刑事辩护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刑事速决程序足当今刑事诉讼制度建构中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对国外的刑事速决程序进行了介绍。并对在我国建立刑事速决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公安刑事调解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刑事调解制度作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一种设想,其本身也是建立与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一种延伸与体现,研究和探索公安刑事调解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强化对抗求证,保障控辩双方平等地掌握运用证据的需要,是促使公诉机关提高起诉质量的需要,是保障辩护律师有效行使辩护权的需要,也是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要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就要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规则,确立以法院为中介的控辩双方交换证据的稳定途径,并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8.
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是刑事和解制度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文章在分析论证了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正当性的基础上,对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化进行了思考,认真讨论了刑事和解的适用原则、标准,以及和解程序中检察权的功能建构等重要问题,并对和解中可能滥用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提出了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德刑事自诉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追诉制度上,中国和德国都采取的是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机制。尽管自诉制度只适用有限的刑事案件,但在追诉犯罪上却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比较法为视角,从自诉案件的范围、自诉的主体、自诉案件的诉讼程序等方面,对我国与德国的刑事自诉制度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初步的分析,指出德国的自诉制度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进而对完善我国的自诉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罪错治理中完善的刑事回归制度是助力罪错青少年再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目前该刑事回归制度存在理念缺失、责任主体不清晰、制度混乱等问题.在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前提下,遵循以回归性和稳定性、必要刑事入罪和限制刑事入罪为核心的刑事回归制度理念,针对青少年罪错行为设置相应的刑事教育救助档案制度,并以开放性处遇模式构建罪错青少年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衔接辅助性的安置机制,最终建立完善的分层次主体责任认定机制以及健全的后续跟踪与监管体系,为矫治青少年罪错提供具有正当性和完整性的刑事回归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