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23位来自四个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调查分析,文章将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适应困难、主动积极适应、主动消极适应、被动积极适应和被动消极适应。并针对失地农民的适应困难和消极适应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变成了城市市民的身份,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具有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双重特点,且他们在经济上生存于城市边缘,他们与城市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使得失地农民在城市化适应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的现状、影响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的因素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失地农民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心理适应以积极的良性适应为主,但在身份认同上失地农民却仍然偏向于农民身份。此外,研究还发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市民身份认同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可能说明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身份认同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从微观层面关注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并有效利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将有助于帮助失地农民更快更好的完成城市化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在征地补偿、生活方式及养老问题上产生的不平衡心理。原因在于失地农民对征地消极的认识、控制错误、夹心层心态和较高期望值破裂几个方面。在具体对策上,需要引导失地农民自我调试,并通过改善公共服务、增加幸福感和提升社会的宽容心来化解。  相似文献   

5.
刘斌 《家教世界》2012,(12):73-74
失地农民由农村进入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社会配套设施的不足等原因的存在,使失地农民出现了生存的危机感、工作的挫折感、被歧视感等心理问题。并且,失地农民的这种心理不适应状态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失地农民自身、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包含了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观念层面的全方位适应。当前,失地农民存在城市生产技能缺乏、制度规范遵守习惯差、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前途认知迷茫等适应不良的现象,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广泛深入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城市制度规范教育以及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以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7.
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大致需经历文化冲突、文化反思、文化重构和文化融入四个阶段。目前,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过程因政府支持缺位、社区支持乏力、媒体和原市民歧视、城郊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与主观努力欠缺而步履缓慢,需要从政府推动、社区支持、社会认同和主体建设四方面入手,建构城市社会与城郊失地农民双向互动的促进机制,推动城郊失地农民快速适应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也对成人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诉求。成人教育作为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开展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其增加经济收入,尽快完成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一系列城市生活观念与规则教育,促使失地农民尽快完成社会行为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失地农民在更高的心理层面完成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其自身却面临着严峻的再就业压力。而目前我国的征地制度与就业政策,以及失地农民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又制约着其向非农领域的职业流动。因此,国家应尽快完善土地征用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搭建失地农民职业流动的社会网络平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以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并使其最终真正实现向市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个体适应新环境新工作的能力和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失地农民的特点显示出他们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缺乏,这对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就业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职业教育应采取一定的举措来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隐性职业素养:失地农民培训的关键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是失地农民培训的终极目标,但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往往是技能至上的培训理念,完全忽略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从而导致尴尬的就业困境。文章在审视国内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现实的基础上,依托"冰山理论"指出隐性职业素养才是失地农民培训的关键领域,并进一步明确秩序意识和合作意识应作为隐性职业素养培训的主要内容。最后,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手段,阐述了"6S"管理模式在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管理与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绍兴县既是我国县域综合经济实力10强县,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较早、失地农民较多的县。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稳定发展,该县不但进行了“三有一化”改革,即“有保障、有股份、有技能、社区化”,而且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网络,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促进失地农民职业能力发展的“三单制”模式,即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开始步入社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标志着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这期间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角色转变的过程,适应难度相对较大,磨合期较长.毕业生如何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并尽可能地缩短这个转变的过程,是适应职业环境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即将成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其考验不仅在于专业水平方面,还在于其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这一问题的看法,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高校层面对这一问题归因和分析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期,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问题变得至关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我国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创新性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梁引珠 《考试周刊》2007,(43):143-144
目前,由于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教师以有限的知识或权威的地位很难驾驭课堂。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他们中的很大部分成为"三无农民",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失地农民,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失地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对处理失地农民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择业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个问题解决得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其专业知识的发挥乃至日后事业基础的奠定。高等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及适应心理进行认真分析,并给予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传递知识、延续人类生存自然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角色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及时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会面临某些心理不适问题,具体表现在居住变化、经济压力、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力等导致的心理不安、焦虑与抵触失衡心理,以及社会交往产生的封闭自卑心理、城市认同感欠缺与市民意识缺失等。心理不适问题的产生既与城市体制性因素以及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有关,也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不足、农村传统文化的持续影响有关。应该从物质层面做好就业与保障工作、从社会文化层面扭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从个体心理层面构建心理调适机制来实现失地农民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