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阜“三孔”旅游景区,是古代先哲孔子之乡和儒学之源。如今,随着儒学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旅游宣传文本翻译显得极其重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结合声音、图像等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孔府与孔庙的宣传翻译文本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对策,以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富有活力的一部分,其精髓集中在多样化的文化旅游资源上。长白山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要走向世界,需要高质量的外宣翻译作为支撑。本文以长白山文化为依托,对长白山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现状进行研究,探讨现存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外宣翻译提升策略,以期对长白山文化旅游及吉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进一步践行国家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以亚瑟韦利(Arthur Willey)对《道德经》中“万物”的翻译为例,解释了文化诠释在旅游翻译中的重要性和旅游翻译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文化敏感性,指出异化法应该作为旅游翻译中处理文化信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游客不仅了解中国革命历史,而且领悟革命奋斗精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红色旅游越发受到游客青睐,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凸显而出。以浙江省红色旅游外宣翻译实例为文本,以生态翻译论为理论指导,通过“三维”转换(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分析探讨了译者如何彰显外宣政治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培育文化资本输出意识、突出外宣本体意识,提升红色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翻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广泛了,因此它的准确程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许多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要涉及到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关于景点、朝代等的翻译,所以这类翻译不仅要求我们要有英语、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要求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翻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广泛了,因此它的准确程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许多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要涉及到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关于景点、朝代等的翻译,所以这类翻译不仅要求我们要有英语、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要求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通过生态翻译学视角,总结宜昌市博物馆展品英译策略及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批评修改建议,以期达到语言形式、社会文化、互动交际等复杂翻译生态环境中的最优方案。本研究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宜昌旅游文化类文本的翻译质量,促进宜昌入境旅游业的高水平快速发展;完善巴楚民俗文化对外形象构建,丰富宜昌旅游外宣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方法、评价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数据和新解读。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深入接触我国的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多角度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发展。为了使外国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华餐饮文化,译者一定要认真对待中式菜名的翻译工作,使我国的餐饮文化得以传播海外,提高我国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指导下,对江西景点名称翻译方法进行分析,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出发,通过景点汉语名称和英语名称的对比,了解译者选择相关翻译方法的原因,以期进一步促进旅游文本翻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崔渝鑫 《海外英语》2022,(24):19-21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输出中影响着世界,中国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更能丰富和发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饮食文化,饮食类翻译研究必要性尤为突出,饮食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文章分析了饮食类语句翻译所适用的策略并对其逐一进行实例分析,为饮食类语句翻译提供了可参考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文教资料》2010,(35):37-38
本文以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具体实例,从旅游翻译所涉及的地名、景点名称、历史人物名字、诗词、楹联的翻译以及语用意义、文化信息处理等几方面阐述了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跨文化意识是旅游翻译圆满完成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归化与异化是指翻译中所采取的两种策略。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正确的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准确、生动地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达给海外旅游者,宣传和推介旅游景观,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的内涵特征,重点结合旅游资料的翻译,论述了增减法、释义法、类比借用法及改译法等在旅游资料归化与异化翻译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揭示了翻译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行为,而是处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影响下的“传介过程”,为了达到特殊目的,因此必不可少地受到政治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翻译的政治的发展历史,接着结合实例,主要从官方政治意识形态、赞助人因素、地缘政治与外交手段、女性主义和后殖民语境下的暴力政治等客观因素具体阐述政治对翻译的影响。把目的论和翻译的政治问题结合将会给翻译研究带来一些新观念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理奇特、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的目光,使得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得以彰显和传承,进而促使旅游英语翻译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抓手.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旅游翻译是结合当地文化和特定语境的创新性翻译,是受文化影响的、复杂的、动态的交际活动.结合跨文化旅游翻译的理论内涵,探析跨文化交际下的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徐岳 《海外英语》2022,(22):52-5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其中民族体育项目因其“身体活动”的天然优势,在对外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直以来相关的文字翻译工作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完美地传达项目的内涵和文化。在深译视野的指引下,以“独竹漂”的英文译名为例,对现有的典型译例进行了剖析,归纳出深度翻译理论指导非遗民族体育项目翻译模式,以期为我国的非遗民族体育项目的翻译工作带来借鉴,推动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对外译介,促进我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民族的传统饮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中式菜谱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式菜谱的翻译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交际。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菜谱的文化内涵,探讨了中式菜谱翻译的四种方法及文化差异对中式菜谱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翻译是跨文化的翻译。哈尼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其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哈尼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讨论对红河州哈尼族“祭母节”节日文化的理解和翻译,供学界同仁交流,以共同加快促进红河州经济和哈尼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文 《宜春师专学报》2014,(11):112-114
外宣翻译的质量影响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旅游文化外宣是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而且推动了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旅游外宣翻译资料承担起了宣传旅游文化和资源的重担。做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工作顺应我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现实要求。结合宜春旅游资料翻译个案,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分析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并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提出文化视角下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伍梦琪 《英语广场》2023,(29):15-18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大部分红色景区、纪念馆、博物馆仍缺少英文解说翻译,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红色旅游的对外宣传推广。笔者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例,采用“宏中微”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分析红色旅游外宣翻译方法,例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旨在提升红色旅游外宣文本翻译质量,以帮助国际友人更好地理解中国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当地政府对西递的中文历史介绍(文一)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的英文历史介绍(文二)为主要样本,对比分析了英汉旅游篇章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在详略程度、篇章结构以及句式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处理策略,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旅游文化的英语表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