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支持逾见凸显。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远程”教育,运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将国际中文教学课堂搬至“线上”,是当下顺利进行国际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教学途径的改变,给习惯“线下”教学的师生带来了极大挑战。师生们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不无惶恐、疑惑、担忧、抵触“,不想用“”不会用“”用不好”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提高信息素养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力,构建智能学习环境,创设线上情境课堂,以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后疫情时代以至未来国际中文教学必须十分关注与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汉字教学是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外国学习者学习的难点。疫情给国际中文教学带来不小的冲击,线上汉字教学面临极大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及观察法搜集了国内外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线上汉字教学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线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数字能力成为国际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然而国际中文教师面临对数字化发展动态不够了解、数字意识不敏锐、信息技术不熟练、数字资源开发及获取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对教师数字化发展政策和重要研究成果的解析,界定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定义,并将其构成因素分成技术学习、技术应用、技术创新3个层次,涉及教学资源、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学术研究和信息伦理6个实践维度的18项能力。最后根据6个实践维度提出加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的路径,从而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生产生活遭受许多负面影响,对外教学更是深受阻滞。在持续不断的疫情纷扰下,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中文国际教育教学的常态。因贵州师范大学2020“汉语桥”线上团组在疫情期间成功为越南学生进行线上对外教学,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线上团组的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师实践为后疫情时代下线上中文国际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新途径,供相关教学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进入数智时代的必然趋势。从理论依据来看,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等为参考借鉴,旨在挖掘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模式,抢占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赛道,从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数字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建构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生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场景化教学、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资源数字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布局。在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要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人文技术为支撑,紧密围绕数字化转型态势,在深化语言文化交流、凝聚多元主体共识、形成有机时空转换、实现数字情境浸润、保障教学效果落地方面,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理念创新、专业发展、生态形塑、场景建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提升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是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强国必先强教,厘清教师借助数字技术驱动教学创新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成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建构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指标体系有利于立足当前发展水平,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深入,线上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探讨了商务中文线上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念,主要有转变教学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学方式、共享学习资源等;总结了在商务中文线上学习共同体建设进行具体设计与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学习者初步形成了共同学习愿景;课程资源共享及合作学习形式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商务中文线上学习共同体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8.
文化教学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中文文化教学路径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对国际中文文化教学研究、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国际中文文化教学法研究等,进行分析与评述,研究显示,国际中文文化教学研究展现出从文化到跨文化、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到方法的多重转化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国情和文化教学参考框架》,提出新时期国际中文文化教学研究的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助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拓宽汉语教学渠道、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数字教学进行了研究。将数字的文化内涵作为载体,在汉语教学中尝试采用文化讨论法、对比分析法和实地教学法,以期丰富汉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除此之外,对数字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对比不同文化中数字的文化内涵,找寻其共性与差异性,以数字的文化内涵作为连结点,建立起不同文化交流、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叶,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全球基本结束的同时,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悄然兴起,与早期的殖民主义不同,它是一种合法的、温和的文化渗透现象。作为外部资助的教育项目也具有文化殖民的特点,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参与规划决策、与外部资助来源之间进行协调并尽可能地接受与本国教育政策相一致的教育项目等策略来避免发达国家对本国的文化殖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混合教学模式作为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概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介绍了混合教学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动荡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语言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肩负起历史使命,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应该重新评估我们的工作,调整工作重心,看清楚我们能够做什么,想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做,在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常态。在后疫情时代里,微信公众号凭借简单的操作性、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庞大的用户量成为"互联网+"语言教学领域中不可轻视的辅助平台之一。针对当下微信公众平台创建的现状,结合功能特点,要从明确平台教学定位、规划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呈现、优化教学反馈与服务、发挥高校力量提高教学保障等几个方面加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中文教学平台创建与实施,提高输入型在线资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式及教学形态发生了变化。当前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教师难以感知学生上课状态、肢体语言作用减小、线上互动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落实线上教学教师的考核、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等,从而促进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为出发点,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特点浅谈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字、非言语行为几个层面上渗透的文化,得出在汉语国际教育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对比式教学;能够较好地把握教材;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主次关系;持客观的文化态度以及优化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李鹏 《四川教育》2020,(12):25-25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在交流中进行“教”与“学”。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发挥课堂的互动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线上教学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受到疫情的影响,网络授课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了课堂话语。  相似文献   

17.
文化教学在整个国际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HSK标准教材》上来看,对地域文化的涉及量相对较少,四川地域同样如此。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四川地域的区域文化教学和在整个中华文化教学中具体内容的选择、呈现的形式以及对待文化的整体态度上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能力标准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中文教学的特点,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借鉴已有标准框架,初步构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13位专家进行三轮匿名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对框架进行修订和验证,确定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的指标及描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的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包括数字意识、数字知识、数字技术能力、数字教学能力、数字研究能力、数字教学创新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该模型可为国际中文教师标准制订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培养和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海外教学实践已开展多年,基于叙事文本的叙事研究方法有助于探寻作为新手教师的志愿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变化和成长,理解其教学实践知识的生成。研究发现,志愿者在海外教学实践中积极回应所处情境,解决教学难题,实现了专业成长。究其原因,教师教育课程和岗前培训、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师生互动都对志愿者教学实践知识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文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海外中文学习者的人数与日俱增。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学习者人数的增加,更在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为此,我们需要对外国学习者进行“中国文化能力”测评,以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面向教师群体和学习者群体展开教材满意度调查,并及时进行教学效果检测,从而为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修订教材提供依据。科学、实用、兼容、可推广的测评、调查和检测将有助于引导教师改变“文化作为知识”的教学模式,采用“文化即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课程革命的推进和完成,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和国家培养知华友华人士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