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五育”融合需要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最好以“食育”为突破口,以此连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承担学校的绝大部分劳动,由此形成学生自治的基本责任和担当。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需要发挥社会教育力,建构“五育”融合的社会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汪瑞 《文科爱好者》2022,(3):241-243
“五育融合”是小学教育的目的与归宿。“五育”中的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五育融合”背景下,落实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研究创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开展;家庭为小学生学习和体验家务劳动提供生活场所和环境,使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为小学生学习和体验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供广泛的平台,让小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4.
“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五育”融合视域下,以初中生劳动教育为中心环节,探索以班级为单位,协调各方,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机会,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实践路径。实践表明,初中生劳动教育实践应加强学科融合,构建班级劳动课程体系;健全评价制度,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创设劳动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5.
梅俊强 《教师》2023,(36):15-17
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培育学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以及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仍旧存在一定欠缺和不足,基于此,文章从“五育”融合理念劳动教育的价值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高校劳动教育优化提供更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获取真知的实践活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要给学生搭建劳动实践的平台、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推行“三主三辅三基地”劳动教育模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联动机制,使劳动教育常态化。文章从劳动教育育人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特色文化几个方面阐述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开发更加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能够实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深度开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对“五育融合”和“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深化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有助于学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智育固本、德育铸魂、体育健体、美育浸润和劳动淬炼工程,焕发劳动教育的人本价值。  相似文献   

8.
盛菁  程伟 《教育文汇》2023,(8):33-35+52
随着“五育并举”的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受到了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落实小学劳动教育,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在“三园”(校园、田园、家园)联动中,系统建构劳动教育实践载体;在“三向”(思政方向、课程导向、“双减”指向)指引下,精准开掘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在“三单”(内务清单、种植清单、烹饪清单)评价中,科学考量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进而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劳动育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以年级组为单位整合资源与师资、科学实施劳动教育是一条可持续的实施路径。本文探讨了在“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初中年级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尝试构建年级劳动课程框架,并根据课标等设计劳动项目,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缺失,实效性不强;家庭劳动教育走过场,达不到劳动教育目的。我们探讨“五育融合”视域下,挖掘劳动教育价值,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力求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劳动教育要从构建课程体系、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活动、创设多元评价、协同多方合作等方面实践。  相似文献   

13.
王迎 《江西教育》2023,(19):92-93
在素质教育理念稳步推进的今天,通往“全面育人”之路的途径多种多样,而“五育”融合作为一种综合性、科学性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在全面进行幼儿教育改革的当下,教师应当主动打破“五育”之间的界限,在“五育”融合中助力幼儿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4.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下,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中学后勤管理不仅需要为学校五育融合提供后勤服务,也可以在管理中发挥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厦门二中后勤管理实施劳动育人的具体途径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后勤队伍服务育人,以"劳"育德;二是后勤管理智慧育人,以"劳"育智;三是后勤劳动实践育人,以"劳"育体;四是校园优美环境育人,以"劳"育美.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一直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五育的融合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基于此形势,学校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均能落到实处.从五育融合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构...  相似文献   

16.
“五育融合”是时代之需,也是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现五育的深度融合,可以将劳动教育作为线索,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兼顾五育素养和学科素养,在科学的逻辑下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的实施应以情境为驱动,通过多样的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在真实的个人体验之后深化认知、提升素养,引领五育融合走向深度实践。同时要建立起多元而立体的课程评价,助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和以劳育美的活动育人目标,使学生在丰富的经历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育整体的人”是开展五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本质理解偏差、劳动教育课程落实不够、家校社协同育人不足、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仍然突出。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成为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因此,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加强小学劳动教育应确立五育融合育人目标、强化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设计、打造“三力整合”育人格局、构建实践取向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育整体的人”是开展五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作用。但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人们常常淡化甚至忽视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造成劳动教育定位偏差、劳动实践活动资源不足以及劳动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本论文在集中分析五育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活动开展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意蕴,从而找到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跨学科模式开展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开始在教学中融入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使得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加强历史课程教学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能够与“五育融合”的教育培养目标相契合。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的特征及意义,并提出了基于“五育融合”下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基础上提出的观点,也是对“五育并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相比“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不仅强调“五育”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更加注重“五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在鼓励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完整的人”的培育。[1]鉴于当前教育领域存在明显的“五育”失衡现象,“五育融合”教育的提出既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又是对回归教育初心的呼唤。近年来,5G、大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