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教师公共精神是教师精神核心,它是一个好老师作为学生“引路人”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为了更好地培育和激发教师公共精神,学者们对教师公共精神内涵形成了丰富认识,并提出了我国教师公共精神振兴的“回复”与“重塑”两大路径。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教师公共精神振兴研究的困境,指出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应重视关于市场性、专业性、官僚制与教师公共性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是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参与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中超越个人私利追求公共利益的精神样态和行为方式,是乡村教师公共性的体现。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式微,具体表现为过度专业化导致公共理性阙如、国家公职人员身份及相对落后的乡村生活环境导致公共关怀淡化、“陌生人”的身份认同及乡村事务对乡村教师的依赖性降低导致公共参与不足。重构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需要淡化专业意识,强化公共理性;需要通过建构本土化的乡村教师教育体系及增加乡村社会的吸引力激发乡村教师的公共关怀;同时还需要乡村社区、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拓展乡村教师的公共参与空间。  相似文献   

3.
吴婷 《江苏教育》2023,(21):18-19
班级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公共场域,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公共生活场域,发挥班级独特的育人价值。班主任可通过班级岗位建设,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公共事务,培育学生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让学生学会承担公共责任,履行公共义务,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4.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中学生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期,培育公共参与素养不仅有益于提高学业成绩,还有益于为未来生活奠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共参与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丰厚的精神滋养。通过深思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共参与素养的价值,梳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共参与素养的问题,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意蕴以提升理论素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导向培育公共参与素养、通过课内外一系列活动化设计促进融入。  相似文献   

5.
公共精神重塑是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身心俱在融入乡土社会、回归乡土公共情感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下,新时代乡村教师囿于公共制度依附、公共使命式微、公共空间离场等现实桎梏未发挥应有的“新乡贤”身份角色。研究发现,乡土社会悬浮化、乡土文化空心化、城乡张力对立化是导致乡村教师公共精神旁落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融入乡村社会文化生活、肩负乡村教育振兴使命、加大本土定向培养力度等措施重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的复兴和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复兴和重建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在复兴和重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公共精神指导思想的定位,公共领域的开拓与公共精神的启蒙,公共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共精神与共同理想等等的关系;并且能够站在探讨执政之基的高度,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公共精神进行新的整合,使公共精神同“主旋律”相互作用,逐渐向公共权力领域渗透,从而为培育公共行政的现代观念,真正实现执政为民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其中,“政治认同”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高中生的认同缺失问题仍存在,亟待我们关注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蕴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公共参与是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化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化设计,尝试用三个环节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引导中学生公共参与,使中学生学习公共参与知识和技能,积累参与经验、规范参与行为、提升参与兴趣;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中学生模拟公共参与,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法治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理性参与的认知和自觉;三是开发实践课程,使中学生高质量公共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创新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其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也跨入转型时期,当代乡村治理转型呼吁着乡村公共精神作用的发挥,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厘定了公共精神的概念,认为乡村公共精神的独特性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村民展现出的对村民公共利益的认同与维护的一种理念;其次从治理视阈论证当前乡村公共精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萎缩和农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最后从治理视阈对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教育是具有公共精神、培养公民的教育,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彰显教育公共性需要教师确立以公共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品格,改变个人教育观念中唯经验论的思维、知识论式思维与简单立场思维,确立公共视野、公共责任与公共理性,实现思维品质的公共性转向。从外部条件看,这种转向的实现要从以下几个层面作出改变:学校要改变自身的精神气质;教师教育要具有文化内涵;教师评价体制要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引导教师树立公共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周晔  何畔 《教育研究》2023,(4):12-22
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被赋予“新乡贤”的角色期待。新乡贤赓续了传统乡贤德行优秀、才学出众的基本素养,以及眷恋乡土的深厚情怀和贡献乡里的社会公共责任,但表现出偏重于“心在乡”,德行内容在继承中与时俱进,以协同共治者身份参与乡村治理,构成主体多元广泛等新特征。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其身份的公共属性是内在规定,与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则为外在表达。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要承担新乡贤角色,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具备新乡贤素养特征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少数乡村教师精英,才可能成为新乡贤。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实现,要求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需要在保持专业性与公共性张力、拓宽公共参与空间、形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创设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相关主体勠力作为。  相似文献   

12.
徐锋华 《教育探索》2013,(1):117-118
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公共意识不足、权利意识过重、缺乏自律精神、行为能力缺失和参与意识不强等。"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包括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强教师的公共意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和加强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责任意识即公民在参与公共领域生活时所具有的一种责任意识和行为。它体现了个体在公共生活中对公共利益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公共责任意识培育无论对于自身健康全面发展,还是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280名大学生公共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分析,指出了大学生公共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培育体系,为大学生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从而实现政府、学校、家庭、个人互为补充的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5.
公共精神是公民的基本素质。公共精神体现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具备公共理性等方面。培养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主旨。大学应该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在公共话题的言说和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培养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治理要求广大公民具备关注公共福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针对此次公共危机暴露的部分公民忽视公共责任、缺少道德自律等问题,各级学校应依托思政课倡导和树立全面的公共责任观,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建立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综合运用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相结合的立体机制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珍惜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经验,统筹开发精品公共责任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是将共性化教育理念与乡土化教育特质统整融合,在回应全球教育趋势和乡村教育诉求中促成乡村教师发展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感等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的向度表现为秉持“嵌入乡土”的发展理念、优化“取材乡土”的知识结构、强化“回应乡土”的教学能力和培育“热爱乡土”的教育情怀等方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的困境在于发展理念失真,专业化思维制约着公共精神的扩散;知识结构失衡,乡土知识被挤压排除在专业知识体系外;能力养成失准,过于重视对教学技术手段的掌握与运用;乡土文化失落,教育情怀在向乡土社会扩散中面临枯竭。回归乡土世界以彰显乡村教师的公共责任担当、补充乡土知识以完善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转化乡土智慧以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回应能力、厚植乡土情怀以涵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品性,是破除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困境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的,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整个社会养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公共参与实践活动选修课能够更好地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思政课"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改革要求。文章以《公共利益与公共参与》选修课教学为例,尝试探讨实践活动选修课在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过程中的实施路径,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从而提升公共参与的综合能力、优化公共参与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当下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处于建构阶段、大学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当今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培育德的“空场”。这种状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应将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核心与优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