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自周代就有了文化大小传统之分。从最初建立了雅言、雅乐和礼仪开始,就表明了一种和民间俗乐的区别。从文化社区观察,大小传统基本各自传播有序,官方、城市、庙宇是文化大传统的辐射区,乡村、牧区、山区则是文化小传统的专属区。二者的功能和属性,都是为维系和制造“文化秩序”或日“文化伦理”,使其成为社会的统一价值观,使社会得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
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传播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传播过程,因而,“把关人”现象必然客观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角色特征、传播行为以及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决定了其“把关人”的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邱兴 《教育学报》2007,3(4):92-96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要经历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文化融合三个阶段。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城市新移民子女达成亚文化跨越各阶段的多数任务。在文化适应阶段,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城市新移民子女与城市原住民子女实现和平共处,帮助他们理解、接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养成城市社会认同和推崇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社会融入阶段,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为他们融入城市原住民及其子女社交圈提供中介或桥梁,融洽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交往意识、礼仪行为和交往技能;在文化融合阶段,礼仪教育既可以减少乡村文化、“城中村”亚文化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促进他们认同、接受城市文化,实现同化,而且也可以促成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双向影响,从而实现文化融合。因此,礼仪教育应当成为我国城市新移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活动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社会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礼仪教育就是一定社会集团根据礼仪规范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目前,我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说明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人的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得到完整和谐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展示“才”的同时,注意“德…  相似文献   

5.
《左传》作为我国春秋时期一部历史性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文化所达到的卓越水平。随着春秋时期宗法关系的变化、政治秩序的衰朽,中国社会逐步步入“礼崩乐坏”的时代。文章以《左传》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分析了春秋时人们强调礼仪之分的背景,它是宗法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必然结果,是周礼背后“亲亲”、“尊尊”精神消除后而丧失其政治功能的反映。礼仪之分所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对礼的生存合理性的反思:政治生活中的秩序规定以某种本有的秩序为本,将自然的存在赋予价值根源的意义,天人关系式的思维模式被采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历来十分重视礼仪教育。“礼”不仅是各种礼节、仪式的规范,也是用来维护政治秩序和规范人际交往行为的准则。“仪”是指人的举止、仪表、待人接物的礼节、社交活动的仪式等。礼仪是由社会风俗习惯逐渐演化而成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在制度,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加大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但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把高等教育活动“经济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倾向。其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夸大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忽视其政治、文化功能。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大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现代大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 一、礼仪与道德的关联 字典上的意思,“礼”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它是每个人所必须共同遵守的礼节。《礼记》中说:“礼也者,理也。 ”  相似文献   

9.
小城市也应该有大品牌,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优美,许多小城市不乏品牌可塑性。以湖南怀化沅陵县城文化品牌塑造为例,提出在知识信息时代,商品社会品牌竞争的时代,如何寻找自己城市品牌的引爆点,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完全脱离城市的“形而上”学术路径,而彻底走进“形而下”市场路径,同时强调提高品牌塑造中的眼界,主张“高度决定品牌创意意识与境界”,提出创新传播路径,达到出奇制胜的品牌塑造与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先秦音乐存在的文化形态除了审美娱乐功能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用功能。音乐的实用功能通过“听乐省风”表现出来。运用于先秦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听乐省风”以指导农业生产;在军事领域表现为“听乐省风”而知战事吉凶;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听乐省风”以知民议政。“听乐省风”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先秦音乐特有的文化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古时期的“乐”,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诗歌和礼仪为一体的复杂文化形式,它与当时的农事、政治等社会生活方面息息相关。“乐”的形式与思想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和”,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以社会成本视角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呈现“买卖市场”倒置、教育与功能混淆、原则与利益重叠、时空界限模糊等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因考施教与言传身教、“买卖市场”回归、教育与功能整合、原则与利益分离、时空界限伴随、现实与发展链接等手段,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学者普遍对政治说服非常重视,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东西方的政治说服模式在说服的对象、方式、空间场所及对口头和文字媒介的偏倚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中国古代政治说服自先秦起就走向了一种以向上进谏为主要方向的“谏诤模式”。而在公元前5世纪末,随着雅典政治的变革,古希腊政治家开启了以面向和动员民众为基础的“演说模式”。先秦政治说服的谏诤模式是一种“下对上”“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且偏倚文字表达;古希腊的演说模式则表现为一种相对平等和公开的、“一对多”的大众化传播模式,且偏倚口头传播。自轴心时代起,东西方的政治说服实践及说服理论就呈现出鲜明的差异,这不仅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更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对说服传播的影响。直到近代,两种政治说服模式才发生了交汇和替换。轴心时代不同取向的政治说服传统对东西方的社会、历史及政治走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安庆和芜湖作为皖江流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城市,城市空间结构因功能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特点,前者以“城”为主,空间布局强调秩序、防御的特点;后者以“市”为主,经历了“港”、“城”并兴的过程。晚清时期,在外部势力的推动下,这种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布局拓展的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瞽矇”,精通各种音乐,熟知各种祭祀礼仪,他们在上古礼乐文明诸多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礼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古代音乐文献相关记载的梳理,可以发现瞽矇与音乐的渊源:他们是古代乐官的一类,地位很高,在礼乐活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治教化、历史传承、音乐教育等多方面承担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化的脉络之中,“圣”之崇拜不仅呈现出一个由自然、简单走向神秘、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实质能量,建构出了一幅“神圣公共象征”与“政治共同体认知”两大系统之间彼此支持和相互依存的政治意识图景。这个政治意识图景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特定内涵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个人来说,它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并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教师讲究礼仪美,对于发扬礼仪传统、提高全民族素质、为中国在世界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代以降,国家礼仪下移,但如何使其与民众日常生活有所契合,并内发地开展礼仪建构与实践,能够在形成稳定体系后被地方民众持续执行与坚守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文献、读书人以及宗族等在徽州地区婚姻缔结礼仪建构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作用,更好地理解“礼制下行”至地方之后,民间为实现与国家礼制的“恰当对接”而进行的自我调节以及国家礼仪与民间社会之间的抵牾、调适与融合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