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有些“变味”的课堂:我喜欢听课,尤其喜欢听真实的随堂课,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就是要靠一线老师一节一节真实的课堂来达成。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往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无视《课标》。2,生硬地“套”《课标》。3,“歪曲”《课标》。课堂与课标成了两张皮。在与上课老师的课后交流中我发现:上课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还是“知道”的,有的老师说起《课标》来还头头是道,甚是内行。我把这些现象称为“眼高手低”,把这样的《课标》称为“纸面课标”。也就是说:老师还没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髓,对《课标》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纸面”,所以一到课堂就变了味道。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课学搬家”及其他王援朝一、怎样看待“课堂搬家”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把基本上是教师头像的录像课称为“大人头”或“课堂搬家”,而且对“课堂搬家”贬损颇多,“课堂搬家”一时间似乎成了贬义词。“大人头”的称呼确实比较形象,而“课堂搬家”的称呼...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教师“课堂失语”一度被认为是“抽象空洞”话语内容、“落后单一”话语平台、“灌输式”话语模式导致的结果。在身份理论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课堂失语”是其话语与身份特征相背离的应然结果。破解这一困境,提高思政课教师话语效能,需思政课教师以“政治性”话语突破价值引领窘境,稳抓课堂话语“方向盘”,以“学理性”话语突破知识传授藩篱,夯实课堂话语“压舱石”,以“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话语突破能力提升瓶颈,用好课堂话语“总标尺”。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说课”、“唱课”、“讨论课”、“辩论课”、“表演课”、“多媒体教学”等等课堂形式异彩纷呈。于是课堂上多了“欢歌笑语”,有了掌声喝彩.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调动了学习情趣,实践了寓教于乐,很值得肯定。但是,若教师只借“标”新务虚.不仅走向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反面.而且与新课标之“实”相左,  相似文献   

5.
“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范式创新。“大思政课”的出场既遵循了课程发展规律、回应了思政课的现实挑战,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最新动力。相比传统思政课、“课程思政”和“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在育人理念上的视野格局更加宏大,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利于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要通过善用“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和思政全课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使“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莉 《广西教育》2013,(20):36-36
本学期,“助学型课堂”在我校继续广泛开展,笔者试以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册第10单元口语课“AreWeen—dangered”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助学型课堂”的操作方法展开教学。 以“学”为中心,笔者把本节课设计为“五环节课型”。  相似文献   

7.
“四史”教育与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相融合,主要解决“为何融入”“谁来融入”“怎样融入”三大问题。在“为何融入”上,“四史”教育与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共同目标指向引导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在“谁来融入”上,强调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是“四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主导力量;在“怎样融入”上,提出从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上进行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8.
闻达 《辅导员》2010,(18):7-8
读了朱慧琴老师的《同课不同形,异构不异法》很有感触。她在文章中首先说出了“同课异构”的好处,接着对“同课异构”作了简单的解释,然后重点从“异构的形成要遵循平等”“教材的激活要遵循灵动”“课堂的生成要遵循个性”“开放的反思要遵循理性”和“过程的体验要遵循自主”等五个方面对“同课异构”必须遵循的教学准则和教学规律一一说明,这些也就是作者强调的“不同的课堂建构”的“同”。  相似文献   

9.
姚伟 《学苑教育》2012,(2):92-93
上复习课时,很多老师往往摒弃了应有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得复习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在新课改的今天,“静悄悄”的复习课,与课标格格不入。教师要转变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课标理念融入高三总复习课堂中,打破复习课原有的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0.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有的教师这样认为:关注课堂生成就得“淡化”课前预设,否则就会束缚学生思维,课堂也就不可能焕发生命活力。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如何正确解读“生成”与“预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对OBE、翻转课堂和云班课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OBE、翻转课堂和云班课结合的优势,接着论述了基于“OBE+翻转课堂+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及说明了基于“OBE+翻转课堂+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最后对基于“OBE+翻转课堂+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冷场”,是教师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上,教师就更加不愿意出现“冷场”。因为多年以来不少教师认为,课堂上出现“冷场”,哪怕仅有一次,就意味着这节课是不成功的。而在笔者看来,课堂的“冷场”是教学中的正常现象,有的“冷场”是可以预料和设法排除的,有的“冷场”是防不胜防的。但不管是可以预料还是预料不及的“冷场”,我们都无须害怕和慌张,只要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机智地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灵活应变地驾驭课堂,“冷场”不会成为成功课堂的“大敌”。  相似文献   

13.
计琳 《上海教育》2009,(5):16-18
“思政课原来可以这样上!”思政课的“难上”谁都知道,而正在上海如火如荼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却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理论课堂。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上海的9所试点高校打破观念束缚,依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探索出了各不相同、富有个性的思政课新模式。创新激活了理论课堂,也令越来越多的师生开始相信,“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可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化学课堂“引课”效率,改变引课缺乏目的性、激发点、激情度、有效度的现状,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实践中,笔者拟从“引课的准备”、“引课的方式”、“引课的反馈”三方面对提高课堂引课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潜心研究,以实现课堂转型,减负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西平 《考试周刊》2012,(4):163-164
学生课堂到课率低或“到课不听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堂缺乏吸引力。本文以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为例,针对课堂吸引力不足的现象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为搞好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涌现,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纵观不少“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便发现,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音乐,使得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学生学到“音乐”了吗?  相似文献   

17.
于维永 《江西教育》2023,(15):24-25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如观念落后、角色僭越以及素养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深化课前“先学”活动、课堂“分享”活动、学习“评价”活动,促进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联合研发的易学、易用的一款教学工具.基于“雨课堂”,教师能够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连接到一起,构建良好师生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弊端,在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得以提高的同时,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韩智景 《辅导员》2014,(14):60-61
语文教师韩智景执教展示课 展示课虽然结束了,但备课、磨课直至公开课上的点点滴滴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促我深思。思考1:如何“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这是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因为它体现了新课程下学生才是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此在这次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直思索着如何在这节课上凸显“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高质量结合指明了方向,即讲好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强调通过加强与现实对话以达“育人”目的。高校地处特定的区域文化之中,必将长期深受地方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精神,这是极富开发价值的现实教育资源。遵循“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挖掘一切育人资源、发挥一切育人功能,将地方历史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是“扎根中国大地”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