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因美存,有文学就有美学.在具体的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从多方面人手,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自己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性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审美能力是语感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语感常常左右着语文审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朗读是培养听读能力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它能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领略到文章中的意境美,体会出人物的情感美。情感朗读对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情感朗读是架设审美感知的桥梁语文的审美感知来源于大脑对于作品由表及里的认识、理解和品味。朗读时,眼睛感知文字,耳朵听到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传达到人的中枢神经,大大强化了对审美对象的理解。由此,心通其…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把无声语言文字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朗读便成了有效途径.朗读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寻出课文蕴含的美的因素,进入语言创造的美的境界,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使学生心通其意、意会其理,提高审美心理素质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朝东 《考试周刊》2013,(28):60-61
朗读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寻出课文蕴含的美的因素,进入语言创造的美的境界,学习作者的审美经验,使学生心通其意、意会其理,提高审美心理素质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罗惜春 《文教资料》2008,(13):102-103
"美读"是朗读的表情化和艺术化,是带有审美性质的朗读,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再造出读物中的情景,以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释放.美读教学,既是提高朗读技能的过程,又是有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是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引导学生朗读与品味文本,体验与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范珍珍 《现代语文》2013,(12):138-139
余映潮先生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它并不是美的语文课。”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形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是目的,关键是教学中灵活运用朗读教学,让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对此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阅读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和能力。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各种美的因素渗透到其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阅读中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朗读中体验美,激发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很多,但运用最多的是朗读,学生大声的朗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训练项目,朗读是最美的语文长卷,朗读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性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涵泳品味语言,体会思想感情,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朗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情趣等都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语文审美能力主要指能够感受、鉴别和赏析文学作品中的美的一种能力,而朗读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审美优势,使学生不断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使其审美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又会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为这种美的生活和未来奋斗。同时,学生具备了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就会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是一门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从反复朗读,体会音韵美;引导启发,感悟想象美;引发共鸣,产生情感美;创设情景,融入意境;美挖掘教材,鉴赏内在美;指导作文,创造写作美来实施审美教育,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 ,心地纯洁 ,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道出了美育的重要性。语文课有得天独厚实施美育的条件。高中语文课本里经过精心选编的优秀篇章 ,无论是小说、散文 ,还是诗歌、戏曲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以及课外文学活动 ,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一、通过范读、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感受必须通过审美感知的过程 ,它离不开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 ,因此 ,美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学生具备对美的事物及属性的感受能力。   1.在范读…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听朗读和学生自己朗读。朗读录音或教师的朗读是朗读者自己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的再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好的朗读可以把作者的所见所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从情感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学生的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教师以课文为凭借,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朗读教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相似文献   

19.
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建美的环境、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鼓励学生表达美、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顾红 《教育与职业》2004,(24):51-52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对教材的把握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三个方面把握教材,进而在教学中采用表情朗读、情感熏陶以及影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