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化教师流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一种,近年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流动现象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而且教师流动并非都是坏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待教师流动,在合理的流动中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将教师流动引向合理应当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合理运用国家的倾斜政策,改变教师培养模式,建立新型的契约关系.逐步促进教师流动走向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在当前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的进程中,存在一些“泡沫现象”,少数基层领导和教师对这项工作往往说起来重要,真正落实起来常有消极应付的现象,一些同志甚至认为教师进修学校早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现在应该撤并或者租赁、拍卖、转向。为了消除人们的误解和疑虑,并给教师进修学校“正名”、“定位”,我们在淮安市楚州区全区范围内对教育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以求认清继续教育的现状,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倾听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和基层教师的反映与需求,进一步探讨进修学校的发展前景。二、…  相似文献   

3.
《山东教育》2003,(21):123-124
教师专业化是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推进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教师“专业”被替代的现象屡屡发生,许多没接受过教师教育的人同样能够当老师,甚至当得也很好。如此一来,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究竟体现在哪里?教师职业是不是一门专业呢?当前,因为人们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了“学科知识”上。  相似文献   

4.
教师道德评价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师道德的认识和评价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社会大众认为现在教师的职业声望下降了,而一些教育理论界人士却大声疾呼不要给教师过高的道德要求。教师道德由教师职业伦理与教师个人道德组成,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应该从教师职业伦理、教师个人道德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入手。这一矛盾现象源于传统教师道德观没有区分教师道德的两个维度:社会大众针对职业伦理,而教育理论界针对个人道德。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的去道德化现象使得人们对教师道德的评价越来越忽视个人道德维度。由于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所以教师道德评价的个人道德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教师道德的评价不仅要认真考虑职业伦理维度,更要关注个人道德维度及其与职业伦理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培训工作中,虽然人们也认识到氛围在培训中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氛围还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与高校教师培训过程中缺乏对氛围理论的研究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有关。由此产生一些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和培训低效益的现象存在。本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对高校教师培训氛围建构问题的探讨,指出要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一教育化资源,以利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教师工作评估中引入量化的方法,可以使对教师的评价更科学、更精确,使管理工作更细致、更严格。然而,如果在教师管理中过分依赖量化管理,而忽视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则很容易出现过度理由效应。所谓过度理由效应,是指人们原来参与某项活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当这项活动受到外加的奖励时,人们就会逐渐地认为,自己所参与的这项活动,目的在于得到奖励,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取消,人们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便会下降,从而减少乃至停止参与这项活动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会在教师管理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职业院校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战,教师也不同程度的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关注他们,研究其职业倦怠状况,对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达到一定成熟水平,就容易产生职业懈怠、停滞不前,这是长期以来十分普遍的现象。破解这一难题,从成熟教师发展为卓越教师,需要教师自身澄清职业价值,明晰发展内容,找到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主体性与主体性教师素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人们弄清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主体性教育之后 ,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至少在理论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 ,人们很少讨论的或似乎已成事实不需要讨论的教师的主体性问题 ,却还没有能够解决好。只不过由于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位置的关系 ,由于这一角色位置在积淀深厚的传统观念中被确认的原因 ,人们未曾注意到这个问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教师素质教育的根本同样是主体性教育。本文主张 :建立主体性教师素质观 ,培养主体性教师素质。一、事实描述及其思考主体性教师素质 ,是人们共识共建的绿洲 ,还是人们尚未涉足的荒漠?…  相似文献   

10.
林静 《教学月刊》2005,(2):8-10
在我国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教育新现象、新事物。其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被人们日益重视的新事物。教师的专业应该“专”在哪里?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平台?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尽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就这几个话题展开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能将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新课程的实施目标中,使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2006年后,教师博客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上海举行的2006年全球教育技术峰会上,蒋鸣和教授在题为《教师博客的兴起:教育学视角》报告中指出:教师博客的兴起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教师博客“无心栽柳柳成荫”,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自发的、最有影响力的方式,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能简单归结为青年人赶时髦,而是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成因。教师话语权的释放造就了博客的超高速发展,互联网从“看”到“写”,完成了教师博客者从单一的信息索取者到信息共建共享者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不断报道某些学校的某些教师身上师德严重缺失的现象,有猥亵、侮辱女学生的,有严重惩罚学生“啃木头”的。这些现象的发生,给教师的形象抹了黑,那些缺德和犯罪的人被人们称为“禽兽教师”。他们的堕落固然有他们自己主观的原因,但与教师教育和学校德育没有很好发挥自己的职能有密切的关系。认识教师教育和学校德育在师德教育中的职能,对于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教育和学校德育忽略师德教育,是影响师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从教师教育的职能而言,教师教育应该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从教师教育的内…  相似文献   

13.
闻之 《教育》2008,(8):5-5
目前,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现象屡禁不止,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偿家教需要标本兼治,板子不能只打在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14.
刘晓明 《辽宁教育》2013,(8X):86-87
<正>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时甚至将教师看作是传递知识的机器。有关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容,很难在教师教育的内容中寻觅到,特别是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则更加明显。教师的辞职意向说明了什么我们曾经进行过一项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这项调查中,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辞职意向进行了相应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个和教师这一职业相当或者稍差一点的职业,你还会继续做教师吗?"结  相似文献   

15.
鲍银霞 《教育导刊》2013,(11):60-62
教育改革呼唤着学校科研,但学校科研中教师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却并不少见,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研究中充当着资料的提供者、被动的参与者和失语的研究者,而不是主动的研究者。造成教师研究主体地位缺失的主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人们对学校科研实质的理解不到位,对教师开展科研的各种保障不落实。对学校科研的评价方法不适切。确立教师研究主体地位可从三处着手:落实教师职业的研究本色:建立健全学校科研保障制度;探索适合学校科研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日益加快的社会生活节奏给各行各业的人们带来挑战。人们对自己职业的态度,也随时间而变化,职业倦怠现象在所难免。见诸报端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岗位上出现的教学事故,让人们对永远要充满热情工作的教师职业形象产生了质疑。我国的义务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改革,例如新课程的改革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压力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更易发生。本文就是立足于组织行为学视角的教师文化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做出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永娥  李莒霄 《海外英语》2022,(16):214-216
网络信息时代为人们带来了互联网与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接触、传播、更新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高,这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职业倦怠现象已经是高职英语教师群体的常见现象,不但对高职院校及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准造成一定限制,还阻碍了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深入探讨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于高职英语教师群体的根本原因,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人们逐渐从关心宏观层面的机会均等转向关注微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通过对 Y 小学4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录像的观察,从教师话语量、话语功能分布、提问和反馈等方面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教师话语在学生成绩、学生身份和座位编排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据此,提出了有关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四个两难现象:教师职业的社会需求在质与量方面的反差、教师教育者专业化水平与教师教育专业化要求之间的落差、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冲突、系科独立建制与教师教育双专业性的不适。这些两难现象一直困扰着各师范院校,选择结果的不同造就了形态迥异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面对功成名就的优秀骨干教师进取止步和发展艰难,人们称之为“高原现象”。而笔者以为,此现象只不过是教师发展的自我“结壳”,并非不可逆转。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壳”,在于教师职业热情降温、精神退却、内力衰减和管理层面的激励缺失、推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