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到讲台前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后问:能用舞蹈表现吗?于是,几个孩子跳起了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离开文本解读的一堂课。有人在课后很气愤,认为这是对语文课的亵渎;可也有人说:这是一堂好课,体现了“愉快教学”、“合作学习”的新课改理念,也体现了多种学科整合的精神。看来,怎样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本刊开展“好课标准”的研究和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结合教学实践继续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到讲台前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后问:能用舞蹈表现吗?于是,几个孩子跳起了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  相似文献   

3.
胡适《我的母亲》中前后三次写到母亲的哭,分别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母亲宽容和贵的品质以及母亲对名节清白的维护.以母亲的“三哭”为抓手进行文本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母亲这一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相似文献   

4.
我的教育生涯中的第一节公开课,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听课的并非同行,而是村中的老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正在转化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贴近课改的本义。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时常“带着镣铐跳舞”,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翻开我们的备课本,目标的设立已经充分注重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挖掘。然而细观内容,依然是“组织-复习-新课-巩固-小结-练习”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人为割裂,实质是打着课改的旗号装点一下自己的“门面”。  相似文献   

6.
熊辅弼 《时代教育》2007,(8Z):118-118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理念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占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促使音乐公开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教学研究和交流的主要形式,它越来越受到领导和教师的关注。但是不少教师在听完公开课后,却仍有这样那样的疑惑:怎么课上教师的问,学生的答都那么流利,为什么学生的表演都那么出色,怎么没有一点点惊奇……这样的公开课能反映出真实的课堂情况和问题吗?  相似文献   

8.
一堂公开课发生的意外,触发了从操作到理念的一系列反思,最后演化为对一般课堂教学也有参考意义的三个教学主张。其中"零经验"指教师对自身经验的稚化,"零距离"指教与学的融合,"零结果"指上课可以舍弃认知活动的结论或者动机过程的圆满。这三个主张统称"三零主义"。  相似文献   

9.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对上“公开课”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可以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风采,与同行交流教学理念和方法。“恨”的是为了让所上的“公开课”出新出彩,许多老师绞尽脑汁,同时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是啊,一节精彩纷呈,课件制作美仑美奂,课堂气氛活跃的“公开课”,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究竟如何呢?与同样内容的“常态课”相比,教学效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文本解读,但文本解读仿佛是个无底洞,要“解”的地方太多,要“读”的资源太多。文本解读,有无章法可循?笔者以为,文本解读要遵循以下三“点”,下面结合《黄河的主人》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因为通过文本解读能够让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文本解读”这一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的低效现象,学生并不能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要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笔者认为有“三忌”。  相似文献   

12.
“咳咳”…… 爸爸准又在房间里“吞云吐雾”了。 爸爸是个记者,对工作很负责,就是爱吸烟。爸爸吸烟水平可高呢!吸烟后,烟圈有大有小,有时从嘴里出来,有时从鼻孔里出来,就像小鱼吐泡泡。因为吸烟,爸爸的手被熏得像蜡烛。妈妈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戒烟。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教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其指向的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以及将解读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能力。解读文本到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经历的正是还原、解读、开拓这样一种对阅读教学进行建构的过程。《美丽的颜色》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传记特点鲜明,语言生动,饱含情感,尤其值得教师进行这样的思索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季长会 《学语文》2013,(6):29-29
初中阶段新课程改革已经近十年了,从当初参与教学新探索的那份兴奋和面对教改手足无措的困惑,到现在的酸甜苦辣。我们应该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应该怎样上好每一节课呢?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课改实验过程中,我坚持不懈的追求着人本思想、对话意识和致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谈谈语文课程改革中“三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种倾向:对“三老”思想的漠视 以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为标志,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至今已经4年了。大家普遍感到这次课改的特点是一个“新“字。正如一本新课标解读的书中所说:学习新课标不单要看到它比过去的”大纲”详细具体,“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掌握它所阐发的新的教育理念,规定的新内容、新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老爸可是家中出了名的懒虫,因为他很懒,所以长得胖嘟嘟的。就说今天早上,因为我不用上学,所以早上的亲子运动由跑步改成跳绳,他就开始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了。以前跑步只要跑一圈或两圈就可以休息了,而且是慢跑,跳绳可不同,必须连续跳满20个才能休息(这对于一般人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我老爸可比登天还难)。总算跳满了20个,他立马躺在床上休息。还有更离谱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让老妈给盛好拿过去。唉,真是被我老妈惯坏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涵涵妈 《顽皮娃娃》2008,(22):I0012-I0013
2008年7月18日,涵涵3岁7个月零8天,我们一家人来到克什克腾大草原(涵涵第一次看到大草原),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旅游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乌兰布统,涵涵看中了一个蒙古帽,因为车上的人都在等着我们,我就没有给她买,结果涵涵到了车上就伤心地哭了;大家了解了情况后,给我们延长了几分钟,于是我又带着涵涵返回商店,买了这顶帽子。  相似文献   

18.
茹志鹃的当代短篇名作《百合花》被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必读篇目,在审美认知和革命情怀两方面都能让学生受益无穷,影响了几代人。文章简述了它成为经典名篇的原因,并以李建军、张清华和许子东等学者的经典文本解读为例,提出教学《百合花》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度”。《百合花》的课堂教学,要采取艺术性与时代革命精神相结合为主导性思想的教学思路,认为守正和创新要辩证地进行,这才是教学中要切实坚守的正道。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的梦想,有的在百般努力之后实现了,有的苦苦求索却始终不能如愿,但,只要追求过,我们将永不后悔!  相似文献   

20.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长期以来被解读为经典的“恶人”形象.这种简单粗暴的解读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把学生与真实的文学、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隔离开来.深度的文本解读,就是要打破这种“标签化”的理解套路,尝试还原真实而复杂的“人性”.文章试图通过文本细读,体会菲利普夫妇真实的人性,并运用对比阅读和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理,尝试打开“我”的视角,体会人性温度,全面解析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