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第九篇课文《景泰蓝的制作》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在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后,于1955年3月12日写的一篇说明文。该文历来被选作高中语文课中说明文体裁的典范之作。课文逐一介绍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道工序的每一道工序的制作过程,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景泰蓝的制作的情况。作者按景泰蓝的制作顺序安排,抓住每道工序的特点,详略得当地加以说明,语言通俗、平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去年7…  相似文献   

2.
拙作《代数恒等式证法种种》中例13证明有误, _证明:设a三乡ina,b移osa,e二“in日,则由ae+bd=0得习Ina匀in目+eosaeos尽“0 正确的证明应为:d二eos日, 井即eos(以一日)二0…a一卜=匕获+万(k任Z) 山 兀 北““k成+玄十氏则a’+c’“5 in’以十“主n’日“““in’(k兀+百+p)+“in’日二“o‘2日干‘i几’,”万b:+d之二eo习Za+eosZp“eo。“(k“+言+6)+eos忿日 石二。inZp+eos么p“1江一么ab+ed二5 1 nacosa+sin日eoop“。in(k“+ 兀+日)co“(k北+万+日)+。in日eo。日 ”(士cos日)(不51特此更正,井向指正的读者汤3)+日in日eos日龙致谢。二一…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重庆市石桥铺小学卢静一、钻研教材,探究“文道”统一中“文”的特点。《春蚕》讲迹解放前母亲在春天里养蚕为儿女交学费的事,表现了母亲勤劳无私的慈母之心。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与《春蚕》语言文字的表达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茅盾先生的《春蚕》,小说中老通宝等的形象和蚕乡景象,至今仍在我脑海里浮现! 今天在春蚕时节重读了《春蚕》,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优化透视的理论构建》一文提出的透视方法只适用于三灭点透视中 0 <Φ<45°,即灭点 B∞ 在距离圆外、灭线 a∞ 与距离圆相交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傅云龙<说文古语考补正>是<说文>引方言中的力作,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问世以后并未引起<说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傅氏之书对程际盛的<说文古语考>进行了疏通补正,把<说文>引用方言的问题研究推向了深入.傅氏在研究方法上注意考证方言词的音义关系;较为全面地解释许慎引用方言的作用;客观地显示<说文>引用方言的体例.傅氏之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傅氏把"古语"考释的范围扩大到了一些汉代的俗语.其书内容显得芜杂,在考释上也不够精审.  相似文献   

7.
本刊1983年第3期发表了熊振武等同志写的《“九余数”的妙用》一文后,汪美金、吴弘、顾瑞卿、王东祥、郭祖泽、许金和、程华久等同志来信、来稿对该文提出意见。这些意见是正确的。现综合于后以代补正。利用“九余数”验算四则运算结果的方法(即“弃九验算法”)可能检验计算有无错误,但并不一定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无  相似文献   

8.
9.
81年1期《教学与研究》(中学数学)刊登的《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范围的讨论》一文有不够完善的地方:1.原文定理2的证明不够严格.因为在证明中不限定△≥0,而令是欠妥的,况且当△<0时,定理也成立.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春蚕》的第二部分写道:“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接着又描叙:“这些女人和孩子们都不是十分健康的脸色……”这都是指“女人”和“孩子”两类对象的。可是后面紧接着写的却  相似文献   

11.
春蚕的无私,正如我们母亲的伟大。  相似文献   

12.
《春蚕》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课文记叙了解放前母亲为供子女上学而辛劳养蚕的经过,赞美了母亲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课文题目取名为“春蚕”,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春蚕到死丝方尽”正是对母亲高贵品质的真实写照。一、揭示...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诸如《春蚕》这样的文学作品,我想,如果能从艺术审美角度引导中学生阅读,对提高青少年的文学欣赏水平,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进他们以文学为窗口的认识能力,无疑会有一定作用的, 同时也应视为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现试从中学教学这一视角来考虑对这一名篇做些艺术分析。  相似文献   

14.
《春蚕》在结构安排、人物性格描写、表现方法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学这篇小说应该注意让同学了解这些特点。(一)结构纵横交错、内外结合,纷纭中见严谨。《春蚕》选取了一个生活的纵剖面,以老通宝家养蚕的辛酸史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整个故事是按照蚕事的顺序组织结构的:准备养蚕(故事的序幕、发生)→养蚕开始(故事的发展)→养蚕大搏战(故事的再发展)→蚕事完成,丰收成灾(故  相似文献   

15.
《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课文并不是一篇纯粹的科普说明文,文中流淌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的源头来自本文的主人公——“母亲”。慈爱的母亲靠养蚕来满足自己儿女的最大愿望——供他们上学,将儿女培养成才。在养蚕的过程中,“母亲”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艰辛,这艰辛在幼小的“我”看来无疑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他由此更加热爱“母亲”,以致几十年后“母亲”养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激起他提笔来写这篇散文。   因此,在施教中,应该披文入情,把传授科学知识和体会母爱结合起来。粗读课文,便可感知该文是按春蚕…  相似文献   

16.
徐锴对《说文》释义的阐发与补正古敬恒《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推求字源、解说本义的文字学著作,它依据对小篆字形的分析,从先秦文献用例中归纳分析语言材料,采用互训、推源、义界等方式,进行字词本义的解释,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说文》问世以后,由于它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春蚕》是茅盾创作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中的一篇。小说写于一九三二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怎样,茅盾在回忆《春蚕》的构思过程时曾经提到。教师可据此作些补充性的介绍。茅盾回忆说:“先是看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內政治的混乱造成了那时的农村破产,而在这中间的浙江蚕丝业的破产和以育蚕为主要生产的农民的贫困,则又有其特殊原因,——就是中国厂经纽约和里昂受了日本丝  相似文献   

18.
乍读《春蚕》(九义教材小语第六册),只觉语句简明、文脉清晰:再读《春蚕》,才感受到作者不动声色叙述里的情感张力,这种力来自“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据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一)小说写于一九三二年末,背景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江南农村,写了一家蚕农丰收却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