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看图学文.通过五幅图和五段文字,描述一只小猴子下山来,看见什么,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故事.这  相似文献   

2.
以图会文范例导读─—《小猴子下山》教案江苏无锡南长区教研室周梦熊教法说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应从图入手,图文对照,达到以图会文,学文识图,文情画意相得益彰的目的。同时根据课文前四段段落结构相似,有些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的特点,故又可运用范例导读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猴子下山》是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多幅图学文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建议可以通过“看、读、说、演”等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一、看——了解图意。“看”就是观察图画。可先让学生整体看图。教师可按顺序出示小猴子“掰玉米”、“摘桃...  相似文献   

4.
《小猴子下山》是“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多幅图学文。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可以通过“看、读、说、演”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一、辽——了解回意“看”就是观察图画。可先让学生整体看图。教师可按顺序出示小猴子“掰玉米”、“摘桃子”、“搞西瓜”、“追兔子’、“空手回家”五幅图。待学生认真观察后问:①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②这五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再进一步看图,边观察,边思考:①小猴子下了山都到过哪些地方?②小猴子都做了些什么事?③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相似文献   

5.
《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写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 ,先掰了一个玉米 ,看见桃子就扔掉手里的玉米 ,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 ,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 ,最后一无所获的故事。课文中配有五幅精美的插图 ,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形象化的语言 ,是触发学生想像的媒介和学习课文的凭借。教学中可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具体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的心理特点 ,认真挖掘图中蕴含的训练因素 ,进行语言训练。教学中 ,应充分发挥教材这一“例子”的作用 ,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这篇课文可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自主观察 ,试说故…  相似文献   

6.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指导学生看图,既要看出画面内容间的联系,又要从对照比较中,看出画面内容的变化,从中体会事情的发展变化。初步看图,让学生找出五幅图所画的内容。请学生想一想:五幅图上都画了什么?这五幅图都是讲的谁的事?使学生体会到五幅图都是讲的小猴子的事。再让学生对照比较画面上不同的是什么,从而体会到小猴子到的地方不同,干的事也不同。然后找一找哪些画面上有共同的东西,体会五幅画面是怎样一幅一幅连接起来的。一二幅上都有玉米,说明猴子是从玉米地来到桃树下,扔了玉米摘桃  相似文献   

7.
第二册看图学词学句:1.春天 2.花园果园3.辛勤劳动 4.跳伞 5.风筝 6.泉水小溪 7.祖国多么广大 8.清明节基础训练1 看图学文;9.乌鸦喝水 10.小猴子下山 11.司马光 12.一只小羊羔基础训练2 课文: 13.春风吹 14.小河流过我门前 15.燕子飞回来了 16.谜语基础训  相似文献   

8.
环形板书例举新颖、独特、精妙的板书,往往会令人爱不释手。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下面《小猴子下山》、《半夜鸡叫》的板书。两则板书都是寥寥数字,但却新颖有趣。它抓住了课文的主要情节脉落,使人产生旋转的动...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第二册14课《小猴子下山》是一篇传统的小学课文。目前,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根据传统的参考资料,大都认为该文中心主要是说明了“三心二意就什么事也干不好”。笔者认为这样归纳课文中心有点简单化,太委屈这只小猴子了。  相似文献   

10.
《小猴子下山》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它看见了这个就扔掉了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否则什么事都办不成。教学本课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认知实际,通过指导学生看、说、比、读,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三只白鹤》是义务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童话 ,讲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故事。板书分两幅。第一幅“埋鱼记标志”,在讲读课文 1、2自然段时逐步引出 ;第二幅“寻鱼找方向”,在讲读课文 3、4自然段时逐步完成。第二幅板书在第一幅板书的基础上变出 ,或遮盖 ,或移动 ,或添写。出现在学生眼前的 ,始终只有一幅板书。这篇课文的教学步骤是 :1.讲读完 1、2自然段 ,第一幅图已完成。师讲述“三只白鹤各自记住了埋鱼的地方。天色晚了 ,太阳下山了 ,三只白鹤也回去休息了。”边讲述边取下“太阳”图片。继续讲述“风伯伯一吹 ,白云就飘呀飘 ,飘到了很远很…  相似文献   

12.
《一只小羊羔》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看图学文的第二课,共有六幅图,图画形象生动,图意鲜明,人物活动集中。教学这类课文,我认为教师除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课文、懂得句、段、文之间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图的方法,培养观察图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对本课教学提出如下设想,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位四年级语文老师教学《猫》一文的生字词,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接着出示写有十多个字词的小黑板,围绕形、音、义逐一教学.这样,仅字词教学就花去近二十分钟.另一位老师也教这一课,他先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指出这是一篇好文章,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就词句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学。检查自学效果时,只重点抓住“枝折花  相似文献   

14.
课《小猴子下山》,讲小猴子下山一趟由于三心二意,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着手回家。有位教师在学生学完课后“独辟蹊径”地引导学生:“小猴子真是一无所获吗?它能得到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猴子会总结经验。后悔当初不应该三心二意。这正是本的教育意义。但教师似乎不太满意,又追问道:“没有其他不同的想法了吗?”于是终于有一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才能。近年,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已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以《一只小羊羔》(五年制第二册11课、六年制第二册12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一、教给方法,引导思维。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教材,共有十三个生字。教学中,我先布置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联系课文理解词义,然后分成四类检查自学情况。第一,音形不好掌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是创设情境进行愉快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低年级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他们对课文中的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特别感兴趣,所以让学生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能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还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课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如:掰、扛、扔、摘、捧、追等,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来正确理解。教师先要求学生各自在座位上做做这些动作,重点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请三位学…  相似文献   

17.
《小猴子下山》是六年制第二册中的课文 ,故事描述了一只小猴子下山 ,先掰了一个玉米 ,看见桃子就扔掉手里的玉米去摘桃子 ,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 ,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最后 ,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小猴子一无所获。  在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 ,蕴含着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 ,一定要做好一件 ,再做另一件 ,有始有终 ,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才能有所收获。  然而 ,在教学时 ,我发现这群一年级的六、七岁的孩子 ,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应该把得到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回家”或“把所有已经得到的好东西都装在大袋子…  相似文献   

18.
《小猴子下山》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童话故事。一只小猴子下山来,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个玉米往前走。后来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到了西瓜地里,看见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下桃子去摘西瓜。抱着西瓜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结果,小兔跑进了树林,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这个故事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做事情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抓一件丢一件,这样会一无所获的。但在目前的语文学法指导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猴子下山”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和揭示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包括五幅图、五段话.教学时,可围绕课后作业1看图学文,采用读启教学法,从图到文,说读结合;逐段理解,层层突破;从文内到文外,读思结合,以突破“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0.
在讲“商不变的性质”时,我给小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它的主人拿桃子喂它,并跟它商量供应的数量。主人问它:“一顿给你三个行吗?”(老师随手板书“3”“1”两个数)小猴子摇摇头。主人再问:“两顿给你六个行吗?”(板书“6”“2”),小猴子又摇摇头,主人又问:“那三顿给你九个够了吧?!”(板书“9”“3”),小猴子还是摇摇头。小朋友想一想,主人答应三顿给他九个桃子,小猴子为什么还不满意呢?儿童经过思考找出原因;虽然桃子数扩大了二倍、三倍,但顿数也跟着扩大了二倍、三倍,而每顿吃的桃子数还是没变(每顿三个)。这时老师在板书“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