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笔者最近听了二年级一节语文课狐《狐狸和乌鸦》.在课文结尾处,“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执教者要求学生冰狐狸和乌雅此时是怎么想的.学生说不周全,于是教者大讲特讲,耗费了不少时间.  相似文献   

2.
乌鸦和狐狸     
一只乌鸦找到了一块肉。她叼起肉飞到一棵大树上,打算把肉当早餐吃掉。一只狐狸看到了乌鸦,他来到树下,说:“乌鸦小姐,你真美丽,你的歌  相似文献   

3.
笔试题△结合《狐狸和乌鸦》一课末尾的话:“乌鸦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这时乌鸦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先填充、再解释、后造句。 ( )精会神解释括号中的字________ 用这个成语造个句子___________ △解释带点的字:口若( )悬河我若( )置之不理……下面两个“若”是什么意思?冷若( )冰霜苦( )鸦片一日未除、本大臣一日不回  相似文献   

4.
课堂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对学生思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而作为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想象思维,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就自己有关方面的教学探索作如下例谈。一、循意延续式即要求学生凭错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依据课文内容和中心,从结尾句、段切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抓住结尾句“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激发学生想象:“狐狸把肉叼进洞后,事情又会怎样发展?”这一问,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有的说:“小狐狸看到肉高兴地叫起来:‘妈妈真好!妈妈真好!’”有的说:“乌鸦看到自己窝里的…  相似文献   

5.
自从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以后,乌鸦心里很不是滋味。它暗暗下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听狐狸的好话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一天,狐狸和乌鸦又在树林里相遇了。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又叼着一块肉,馋得口水直流,心想:我何不再用上次的那一套办法来骗乌鸦呢?于是,它又耍起上次的那一套,可是乌鸦连理也不理。狐狸想:看来用上次那一套对付乌鸦是不行了,得另想办法。只见它眼珠一转,破口大骂:“乌鸦,你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谁碰到你们谁就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叫声谁就遭殃!”乌鸦一听,勃然大怒,开口还击:“你们才是……”哪知就在这一刹那,乌鸦嘴里的肉掉了下…  相似文献   

6.
正2月22日晴自从肉被狐狸骗走了以后,乌鸦后悔了好一阵子,自责自己太容易上当受骗了。有一次,乌鸦嘴里又叼着一片肉。狐狸看到了说:"你这个乌鸦又老又笨!你的好朋友麻雀比你年轻聪明多了!"乌鸦听了没有回答。狐狸又说:"可恶的你和我说过,好的东西要学会分享,你怎么  相似文献   

7.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乌鸦一家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居住。这棵树底下有个洞,狐狸一家便住在这个洞中。一天,乌鸦太太找来一片肉正要喂孩子,正好狐狸先生出来了,他抬头一看,乌鸦嘴里有一片肉。于是大声说:“乌鸦,快把肉给我吃,不然我把你的孩子抓来吃掉。”乌鸦很害怕,只好把肉扔下去给狐狸吃。乌鸦每天都忧心忡忡。过了一个星期,乌鸦一家都瘦了一圈。这时,丹顶鹤见了,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乌鸦太太说:“这几天,狐狸老要我把找来的肉给他吃,要不然就爬上树来把我的孩子吃掉。”丹顶鹤听后说:“乌鸦太太,告诉你吧!狐狸跟本不会爬树,你以后千万不要相…  相似文献   

8.
失策的狐狸     
正狐狸在树下对树上的乌鸦大唱赞歌,乌鸦一高兴一张嘴,口里香喷喷的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忙叼起肉美美地享受起来。"这计策真灵!"狐狸吃完肉,抹抹嘴边的油渍说,"亏我老狐聪明——谁能想得出来呢?"过了几天,狐狸又来这里  相似文献   

9.
《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借狐狸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教育儿童爱听奉承话就会受骗上当。‘叼——掉——叼’则构成了狐狸骗乌鸦、乌鸦被(狐狸)骗的思路主线。  相似文献   

10.
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于是狐狸夸她唱歌好听。乌鸦得意地一唱,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得到了肉。 后来呢?听故事小朋友总喜欢问“后来”。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语第三册27课《狐狸和乌鸦》是篇童话。它借用狐狸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教育儿童了解爱听奉承话就会受骗上当的道理。这篇课文中的“叼——掉——叼”,则构成了狐狸骗(乌鸦),乌鸦被(狐狸)骗的思路主线。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上次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她后悔不该听狐狸的话,她发誓:以后谁在她面前说好话她都不信了! 这一天,乌鸦又找到一块肉,站在树枝上正准备享用。狐狸出来寻找食物的时候,看见了乌鸦嘴里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狐狸心想:乌鸦这家伙真有本事,又弄到一块肉,这一  相似文献   

13.
被狐狸骗走那块肉的那天晚上,乌鸦一夜都没睡觉,他在想着对付狐狸的办法。想呀想呀,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早上,乌鸦悄悄地飞出去,叼了一块肉给他的孩子作早餐。然后,乌鸦又飞出去叼了两块像肉的木块回到家里。“嗯,一切都准备好了。”乌鸦心想。这天,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乌鸦和家人用过早饭后,出来一看:“这么热的鬼天气,狐狸肯定要睡到中午才出来觅食。”于是,他叼着木块在洞口观察。果然不出乌鸦所料,中午,狐狸出洞去看看哪些东西能做他和家人的早饭———其实已经是午饭了。狐狸的鼻子刚一伸出洞,乌鸦便迅…  相似文献   

14.
提起寓言故事 ,学生们就兴趣盎然。当笔者教学完《狐狸和乌鸦》之后 ,就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师 :狐狸叨起肉 ,一溜烟跑掉了。狐狸真正吃到了美味可口的肉了吗?乌鸦伤心之余 ,会不会想到其他什么办法呢?(有几个学生没等我把话说完 ,就高高的举起了小手。)生 :老师 ,如果我是狐狸 ,我会马上找个地方把肉吃掉。生 :老师 ,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 ,把好话说尽了 ,我想 ,他一定会很珍惜这块肉的。师 :那你觉得狐狸会怎么做呢?(我趁机问道)生 :……这个学生一时没想好 ,这时另一个学生自言自语道 :“乌鸦也不一定就会这么罢休的…  相似文献   

15.
狐狸叼起肉,刚走了几步。心想:“我为什么不先坐下来享受这美味?”于是就坐了下来,准备吃肉。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哇哇的叫声,原来是乌鸦带着她的朋友来抢夺他的肉了。狐狸数了数,哇!一共有25只乌鸦。1∶25,天哪!怎么比得过?结果,在乌鸦们全都冲上去的时候,狐狸已经放下肉逃走了。自从狐狸骗走了乌鸦zuǐ里的一片肉以后,狐狸心里一直很得意。有一天,狐狸不小心shuāi伤了腿,一连好几天都没出来。乌鸦感到很奇怪,就从树上飞下来瞧瞧,当她看到狐狸腿伤了肚子又很饿时,就把cáng在wō里的一块肉省给了狐狸。狐狸吃着乌鸦给它…  相似文献   

16.
例一: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课文第二节是这样的:“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们找吃的。她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学生自主学习后有的说:“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的树枝上,为啥不到窝里去喂小乌鸦,偏要等狐狸来骗她?”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察放大插图,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杈上…… 师: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18.
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是一篇传统教材,我们的教学通常只是让学生明白爱听奉承话的人,往往要像乌鸦一样上当受骗。其实,我们不妨扩展教材容量,适当延伸,让学生领悟更多事理。一、延伸。乌鸦失去那片肉之后,又找到一片肉,狐狸还想得到,情形会怎样呢? 学生们围绕这一问题,议论纷纷,争相发言,结果趋于一致:狐狸故伎重演,加倍奉承。乌鸦接受上一次教训,不予理睬。狐狸望着站在高树枝头的乌鸦无可奈何,只好灰溜溜地夹起尾巴,钻进洞里去了。——这一延伸,使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即再也不能爱听奉承话了。  相似文献   

19.
杨兰娥老师在课堂中观察到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想:看着狐狸叼起肉进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乌鸦很伤心,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  相似文献   

20.
杨兰娥老师在课堂中观察到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想:看着狐狸叼起肉进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乌鸦很伤心,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