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其发展特点既受西方女性观影响,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有密切联系。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互动影响,在中国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今天的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走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漫长的父权制社会对男女两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角色产生了深刻影响.民间信仰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然会带有或深或浅的父权制烙印.以洪洞县传承久远的娥皇女英信仰为例,从其相关传说和活动主体来分析父权制影响下女神信仰中的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3.
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中国这一男权社会里广泛流传,其必然负载浓厚的男权文化。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从创作心理看,这些故事是传统中国社会男性的家庭生活理想与性的需求的一种表达。二、从社会变迁包含的文化层面看,这类故事体现了从母权制转向父权制时期女子的抗拒心态与女性主体地位的逐步丧失。三、从话语体系上看,这类故事体现了男权话语下女性的被物化与失语。本文试图从这些角度破解大量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中国得以产生、流传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之谜。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批评理论,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关注的是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西方文化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关系。生态女权主义号召打破父权制的价值观,解放女性和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男女两性之间真正平等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关于"社交公开"的讨论伴随着中西思想的碰撞,是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下,在呼吁男女平等、追求女子解放、争取女子权利的过程中展开的。五四时期的男女社交公开,极大地扩大了女性身体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鼓励着广大女性冲破旧有的封建思想观念,引导着她们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男性,以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社会。一种新型的、和谐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从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崇妇女的三从四德,以女子无才便是德阻止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将女子捆缚成男子的附庸。同样在西方父权世界中,也是由男性主宰一切,扮演着权威、尊  相似文献   

7.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弃妇、淑女、悍妇、和亲女性、妓女等这些悲剧女性是存在着差异的,中国社会的封建时期最长,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最深,中国女子的灾难也就最重。相对于中国女性,西方女性的整体地位略高,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云南省石屏县慕善村彝族支系花腰女子"凤舞龙"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成因,探寻其形成、演进、变迁的历程及发展路径。以透视现代西方体育冲击下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女子体育的现存状况和有效的传承方式,以促进少数民族女子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家琼 《文教资料》2012,(14):144-145,148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是一本特色鲜明的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论著。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基础扎实、体系庞大、内容详实、研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独到、史料翔实、结论正确、启示深刻和社会反响好。它也是深入探讨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关系的教育史学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空白。所获得的启示,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雌雄同体”赋予了小说《呼啸山庄》男主人公西斯克利夫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采用了巧妙的“女性文本的计策”,通过赋予他内心的“疯女人”以强悍的男人外形与计谋,使其成功地“出走城堡”又“返回城堡”,担负起实现女性在父权社会所无法实现的梦想重任——执着于爱情理想,反抗、颠覆父权制、殖民主义等多重压迫,完成“边缘的中心化”,这在十九世纪保守的父权制的男权文化社会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方古典童话中三类典型人物形象的简要分析,揭示并批判了西方父权制社会男权文化观念对古典童话的影响和渗透,并指出今后在解读和研究西方古典童话时所应持有的态度,以此来指导未来儿童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是欧洲近代化的源流之一,其女性观对西方女性的影响至深。追溯并重述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景观,是我们理解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历史脉的关键所在。早期基督教美术中的女性图像的传承与变异深刻地反映出,在最初的两个世纪里,基督教同情女性的倾向得到了大量女性尤其是下层女性的追随,使其在初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3世纪中期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罗马当局开始改变对基督教的敌视态度而转向利用;基督教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以剥夺女性平等信仰角色为代价而与罗马父权制化相妥协。其结果不仅损害了罗马女性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也导致了近代西方女性地位的整体低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动因 ,指出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有关 ,而且与社会中坚力量的推动及女性自身的觉醒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对女性自身的解放 ,对社会改造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丽丝·沃克通过在《紫色》的小说叙事,向读者呈现出种族歧视和父权制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社会伦理异化问题,希望能够借助小说引发黑人社会的反思,进而寻求社会伦理的重建。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艾丽丝·沃克的《紫色》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社会伦理观的异化和转变过程,探索黑人女性社会伦理重建之路、讴歌黑人女性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中的伟大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谷忠玉 《教育史研究》2006,(2):62-64,73
近代西方女性观是在近代西方妇女运动中酝酿形成的,其核心是以资产阶级人权思想为指导而提出的男女平等思想。近代西方女性观通过传教士的传播及中国有识之士的吸纳影响中国,成为改变中国女子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
钢琴音乐文化是在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与宗教一同进入中国后,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顽强生根的。20世纪初,大量优秀学子纷纷出国,不仅带回了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文化也随之进入中国社会。同时,国外的一些传教士与文人也来到中国,向国人宣扬着他们的文学、宗教、哲学、音乐等等。在这些社会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后,我们将它同化成了自身的一部分,将它融入了我们的社会中。钢琴艺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中国。从教堂到课堂,钢琴音乐承载了无数人救国情怀与对艺术的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7.
特色办学是中国女子院校的共同追求。这些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探索最优的女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女性研究,开设女性学课程,推广社会性别意识,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探索女性教育规律。女子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也开始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出现分化的趋势,尤其是女子院校的办学在学生中的认同、认可度还不高,这给女子院校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崇妇女的“三从四德”,以“女子无才便是德”阻止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将女子捆缚成男子的附庸。同样在西方父权世界中,也是由男性主宰一切,扮演着权威、尊严、力量的主体角色,而女性也处于附庸男性的从属地位。现实反映在文学创作中,男性勇敢强悍的个性在作品中被大肆渲染并带上炫目的光环,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致力于传统文化近代转换的新型知识者,以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和男女平等理念为理论基础,从性别秩序理念的重构、女性社会价值的重估、女子才德关系的重释、女性角色形象的重塑四个层面,对中国古代宗法农业社会中以男权主义、家族主义、伦理主义为价值准则的传统社会性别理念进行了除旧布新的重释与改造。这一传统社会性别理念近代转换的工程,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在父权制的阴影下,何以成长起来李清照这样一个可以抗衡于男性的女作家,这一直是个谜。人们在试图解释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受到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的干扰。我们尝试以女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对李清照的生平与本进行考察,惊奇地发现,她走的是父权制规定的道路,但社会意识却未能模塑她的性格。她生活中几个偶然机遇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各个环节都朝着有利于她发展和发挥学才能的统一指向。同时,这几个关键都在父权制的“天理”与“人欲”的契合点上,李清照的创作就在天理与人欲媾和的狭小空间中作边缘生存。在“去人欲,存天理”的时代,她却既合乎天理又顺乎人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