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教育其实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倡导民族教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积极的意义。创造、团结、奋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走向富强、走向和谐稳定的基石。我们必须团结,我们一定要创造,我们要永远奋进!只有这样,逐步走向富强的中华民族才能最终走向统一。  相似文献   

2.
团结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是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勇毅前行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强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华民族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深刻把握团结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挖掘其在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养时代新人等方面的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主动精神,躬身实践,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凝聚共识和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统一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海内外中华赤子都以炎黄子孙引以为荣,炎黄二帝成为连系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纽带.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高举炎黄旗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无往而不胜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不断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商宗伟 《中国德育》2005,(9):24-24,29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生存与发展态势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守护神.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的实践体现.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复兴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各族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思想引领,通过思政教育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传教育,有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统一的民族关系,推动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大家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亟须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巩固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思政教育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7.
中华之魂     
当我拿到“中华魂”主题教育丛书的时候,吸引我视线的就是这个“魂”字——我费解、好奇。于是我查阅了字典,字典的解释是这样的:一,是指能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二,特指国家、民族的崇高精神。为了深入地理解,我认真地阅读了这些书,于是恍然大悟……一百年前,我们中华民族是在血泪和耻辱中迈进二十世纪的。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甘于历史强加给自己的命运,经过漫长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中华民族获得了全面振兴。今天,中华民族带着自豪和骄傲、带着自信和希望跨入了二十一世纪。在党的领导下,共和国走过了55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由“一穷二白”,走向了富强,走向了辉煌;摆脱了落后,摆脱了贫穷。高奏“东方红”,振兴中华的奋进精神使两弹一星上了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相似文献   

9.
王佳 《考试周刊》2012,(84):151-15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教兴国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20,(1):71-7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在新时代对中国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政治稳定、领土完整都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更好地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伟大信念。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我们把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祖国的明天和民族的振兴,在今后,我们还要把红色基因里融合的精神发扬光大,特别是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青少年,更应该接受红色基因教育,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精神和信念上的准备。本文结合《道德与法制》课,谈一谈如何在对初中生的教育中渗透红色基因教育。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作为一个日渐走红的官方词汇,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主线,中华儿女一直为之奋斗的光荣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梦是中国气派的人间正道。放眼梦想,直面中国,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是中国的重大决策。在实现中国梦的冲刺中,实现教育梦是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教育梦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奏响更高更快更强的中国梦·教育梦旋律,本刊特辑《中国梦·教育梦》一文。  相似文献   

13.
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两千多年来,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政治秩序.虽然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政治分裂和被外族入侵,但总在大一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下,走向新的民族融合和祖国统一.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大一统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我们建设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民族团结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核心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从中小学生入手,扎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让各民族学生从小感知各民族形象和文化符号,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而它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和奋进的精神支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独立、繁荣、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动力。有人认为数学课中难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觉得是不正确。数学课中也是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做法是:一、介绍我国杰出人物的成就和事迹,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各民族和睦团结、国家安全稳定,是培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探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要将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在乡土教材建设中,通过建设乡土教材,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志刚 《学语文》2008,(6):22-22
阅读教学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奠定阅读教学的民族基础 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为世人所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培育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化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奋进崛起的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的思想源泉。可以说,我国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8.
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两千多年来,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政治秩序。虽然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政治分裂和被外族入侵,但总在大一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下,走向新的民族融合和祖国统一。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大一统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我们建设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新疆高职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地域特点,更好地发挥民俗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对于调动各民族积极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谐融洽是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任务;民族区域自治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