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前后,关于美军"虐俘"丑闻的揭露报道成为今年美国新闻界一次典型的"媒介景观",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经历的一次突出的危机公关事件。本文选取美国四家主流媒体,运用议程建构理论和框架分析法,对"虐俘"事件报道的新闻构架和议程流变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考察。研究发现:关于"虐俘"丑闻报道的媒介议程存在着议题分层与议程流变现象;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了由媒体向政府的转移;在媒体与政府冲突与协调的互动中完成了社会舆论与民众心理的整合。围绕"虐俘"丑闻,美国媒介生态和政治氛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美国新闻界自由与"揭丑"的传统理念得以承继和发扬,较好地体现出专业主义的报道规则;美国政府通过积极设置政策议题,引导舆论逐渐掌握了媒介议程的主导权,展示出高效运作的危机公关机制。  相似文献   

2.
传媒议程设置关注媒介把什么议程以及如何展示这些议程给受众.本文探讨<南方都市报>建构"许霆案"议题的方式,即在报道时间和呈现方式上突出其重要性,加强"许霆案"与受众的贴近性,提升事件意义的普遍性以及在"客观报道"中隐藏倾向性,并指出要理性认识传媒议程设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强化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媒体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尝试运用议题设置理论,结合其在网络中的应用,选取关于危机事件报道的实际案例,探讨网络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是如何做到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报纸媒体对翟天临事件的议程建构。本研究共收集和分析了326篇新闻报道,结果显示,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链式曝光"事件表现出水平媒体牵头,垂直媒体扩散的议程融合设置模式,属性设置的路径表现为议题→属性→议题的传递与扩散,在具体媒介呈现中"链式曝光"事件的某些议题和属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考察这些相关性后发现,媒体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建构议程,从而影响公众对于议程的理解。这一研究在如何发挥好议程设置功能的问题上,能够给予传统媒体一些新的启示,也为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提供些许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的交相辉映带来了社会信息生活的变革.国内数据新闻的制作也逐渐成熟,2015年两会期间,除央视外,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也制作了数据新闻进行两会报道,数据新闻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数据新闻的应用将会给媒介议程设置的规律和影响模式带来一些改进:媒介议程设置中话题可以不再依靠编辑、记者的主观经验判断,而是基于客观的数据产生;筛选出受众最关心和社会需要的话题,增加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重合度;议题选择范围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媒介议程设置"和"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从而增强媒体独立性和减少媒介内容的同质化,提高媒介议程的影响力,为公众更好地了解社会进行参政议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媒介议程的来源问题是议程设置理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媒体之间的议程设置.本文通过分析评论议题即新闻由头的具体由来,旨在探求当下我国媒体中哪些媒体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报纸形成挤压的时代,微博-报纸之间环境污染的议程存在怎样的互动、报纸在环境污染报道领域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论文以媒介间议程设置、时间序列与议题关注周期为基本框架,针对报纸和微博在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议程设置上的领导与追随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博与报纸间的媒介间议程设置关系会在议题发展的不同阶段改变其方向。相对于微博,在环境传播议题尤其是专业话语中报纸依然具有较强的属性议程设置之功能。这也是当今社交媒体时代报纸能够在环境传播上继续引导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伴随着紧急性和未知性,面对该类事件公众具有强烈的信息获知需求。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解读缺乏专业权威性,学术期刊的社会职责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医学学术期刊发挥媒体议程的基础。医学学术期刊公信力高,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内容资源和客观理性的媒介调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议程设置中能发挥优势。医学学术期刊通过科普传播的路径参与议题设置,以社交媒体矩阵建立、推动媒体间共振是大众传播基础,以医学知识服务和科学专业内容传播定位实现对公众的长效引导。提升学术期刊的大众化传播能力,从而影响社会议题,通过回应社会关切、快速出版等方式实现公众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0.
郜艳敏事件中,相关媒体利用议程设置的手段使得郜艳敏这一女性形象发生异化,最终建构了一个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女性形象。而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由真实事迹改编至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也对女性形象实现了异化建构,塑造了一个基于男权意识和男性凝视的客体化女性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影片利用了一级议程设置和二级议程设置来引导受众思维,试图使得观众关注山菊无私奉献的议题和村民善良淳朴的属性而忽略该事件的犯罪本质。影片体现了议程设置属性和效果,引导观众关注特定议题和特定属性。  相似文献   

11.
"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媒介对突发危机事件预警责任的缺失.媒体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感应系统,应该及时对公众履行它最基本的信息告知功能.建立媒介预警机制,促进媒体信息公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不能盲目追求爆炸性、独家性,而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议程是由一系列议题组成的,不同的议题被赋予不同的显著度,因为在议程中每个议题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而每个议题本身又包含着许多不同方面印每个议题都有其自身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用来评价或思考这个议题.正如媒体对不同的议题的设置会影响该议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媒体对于某个议题不同属性所赋予的不同显著性,会影响受众对于该议题的认识.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周久耕事件”看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大众媒体产生以来,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传播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但随着传播学的发展,一些传播学者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美国学者塞弗林和坦卡德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这样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传统媒体里的议程设置理论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和证实了,但是网络中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周久耕事件”个案来探究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4.
“议程设置”是政府通过传媒进行宣传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大众传媒经过连续的新闻选择与发布,影响着公众对什么是当前重要问题或事件的感觉;在媒体的议程和公众的议程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即经过一段时间,媒介的优先议题将成为公众的优先议题。而各级政府往往通过引导各级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宣传,来实现对人民群众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是一种"危机型"的媒介事件.它不仅通过媒介动员受众并使之参与其中、分享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危机事件"为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介逻辑的演变提供了某种契机.在危机事件的"扰动"下,媒体的行为逻辑会产生一定的"变异",能够打破既有的制度框架和既定的角色功能.这种临时性的"制度创新"能否固化成为一种"常规路径"取决于政府及媒体自身偏好的转变.考察"危机事件"与"媒介逻辑"演变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转型期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议程设置理论和纸草型社会李普曼认为,真实的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的太快而无法直接去了解,所以,人们需要一个简单化的图景来抓住外在的世界,这就需要媒体有所作为.①按照他的说法,“大众”是靠不住的.精英才能治国,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类似新闻供给机构的媒介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就这样,精英治国和不可靠的大众之间通过媒体的互动,就成了议程设置的理论原型.1 972年,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报告: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当社会上出现连篇累牍的新闻事件报道时,媒介按照自身的议程设置,将自身认为是重要的议题优先报道出来,从而引起关注.在公共议程大幅出现的时候,与之相对的水平议题也在建构中,并有着与公共议程相融合的趋势.这里不得不提到唐纳德·肖的一个纸草型社会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从"7·5事件"报道看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7·5事件"中的媒体舆论引导为例,考察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的媒介危机干预策略,并对常态下的媒介舆论生态环境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俊潮  刘翼 《今传媒》2013,(10):27-28,39
近年来,我国重大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由新媒体催化的议程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媒介环境。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这些事件的形成起到了放大、普及、催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应对普通事件演化成负能量的公共危机事件,值得深思与研究。本文围绕切糕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切入,梳理该事件发生的重要流程。探讨如何在事件形成过程中主动引导,弱化舆论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通过集中报道同类事件为公众设置议题是媒体上常见的现象,而随着自媒体的传播赋权,媒体不再是公众获知信息的唯一信源,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被打破。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伤害案集中报道的梳理,思考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与受众双方作用下集中报道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周敏 《新闻界》2013,(5):14-17
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理论假说,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但是在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发展的新的传播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本文做一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提出新的见解。议程设置不仅影响当下受众去想什么和怎么想,同时受众的态度也影响大众媒体对议程设置作适度修改。另外,通过钓鱼岛事件反思当下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