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何一件事物,有头便有尾。课堂教学也足如此。它不仅应有很漂亮的头,也应该有很绚丽的“尾”。但现在往往研究如何开头的多,一讲起开头的方法与技巧来,就有点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什么“情感导人”“故事导人”“复习导人”“提问j导人”“名人名言导人”,还有“唱歌导人”  相似文献   

2.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两个词语,即“落英”和“邑人”,(《教师教学用书》译“落英”为“落花”,译“邑人”为“乡邻人”,对“落英”的解释,我持有异议,对“邑人”译为“乡邻人”,我认为妥帖。  相似文献   

3.
湛甘泉心学包含了丰富的实学思想,湛甘泉实学思想表现为实心与实事的合一,其实质是“治心”与“治事”合一。“治心”即“崇德”,培养人的崇高品德,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治事”即“广业”,成就人的伟大业绩,使人成为有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的人。湛甘泉心学是做人与做事合一的实学。  相似文献   

4.
陈尚清 《教育家》2004,(4):39-40
中学生作的“人”、“”分离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人”多是社会的共性的人,而不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个性的个体;“”不是有真情外化,不再有真实的生活,而变成了没有自我、丧失灵魂的一纸“空”。因此,笔认为,中学作教学呼唤久违的人精神,让作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促使他们精神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彤  李立 《早期教育》2006,(1):18-19
美国人喜欢这样打比方:“如果手里总是有一把雨伞,还担心下雨干什么呢?”在人生中,如果用“晴天”代表顺境,那么“雨天”就代表逆境。每个人都喜欢“晴天”,但“雨天”却总不可避免。雨天里,手里有伞的人方便继续赶路,逆境中,心中有“伞”的人可以继续生活的脚步。心中的“伞”就是坚强的心,就是坚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一条产生误解的逻辑:“以人为本”——“以现实的人为本”——“以个人为本” 许多人之所以会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个人为本”,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把“现实的人”直接理解为“个人”。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抽象地看待人的,把人看作抽象的类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主张要现实地看待人,而现实的人,只能是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人。因此,“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只能是“以个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浅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无疑是把人放在了与“道”、“天”、“地”同等的地位。我们把老子的“域中有四大”的恩想联系到管理这个域中也有“道”、“天”、“地”、”人”四大。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前,针对功利性的应试思维造成历史课堂教学中“人”的缺失现象,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提出了构建旨在能够促进学生生命获得全面发展的历史“生命课堂”理念。其内涵之一,便是强调要关注历史中的“人”,即主张教给学生的历史不应当“大而空”,缺少生命气息,而应当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和“有温度”的历史,这才会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跃动着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历史生命课堂观还主张要特别关注课堂中的“人”,即历史课堂只有真正成为促使学生生命质量获得全面提升的“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  相似文献   

9.
“化人”这一概念是卡西尔提出来的。“化人”是指有知道,有德性,有智慧,有个性的人。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化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走出大山,可他们的孩子却留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身边,成了“留守孩”。据调查,2004年9月全县有中小学生26203人,其中“留守孩”有1839人,占7.02%;2005年9月全县有中小学生26049人,其中“留守孩”有1916人,占7.36%;2006年9月全县有中小学生25234人,其中“留守孩”有1730人,占6.9%。  相似文献   

11.
梅首文 《师道》2004,(9):22-22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让人学会生存;教育的终极还是人,是让人能够有质量地生活。教育要使人能够有质量地生活,就要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无论是“聪慧”,还是“愚笨”,都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无论是“大智”,还是“平庸”,都不能阻碍他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们爱说“猪狗”,其实“猪”和“狗”是不能并列的。也有一些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人喜欢猪,虽然有不少人天天在吃猪肉。  相似文献   

13.
长使此身适其“境”“境”字组成的词有虚实之分。实指的,如边境、环境、处境;虚言的,如梦境、情境、意境。人皆处其“境”,人亦有其“境”。“家境”是说经济状况,“心境”是说心理情绪,“境界”是说思想觉悟。如此,一个人总得受其“境”的制约。“境”可以造就人...  相似文献   

14.
沈林 《语文知识》2010,(2):35-38
趋向动词“来”、“去”反映了从起点到终点的同一位移,“来”以终点为参照点,“去”以起点为参照点。它们的应用规律如下:说话人位于终点时,只能用“来”;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与终点没有归属关系,或者即使有,在对话当时也位于终点之外,只能用“去”;说话人或者听话人与终点有归属关系,或者即使没有,但在对话时听话人正在终点,“来/去”都可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问题,学术有不同的看法,通行的主要有两种,即“物质起点说”和“实践起点说”,而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似有不妥,本文从对“现实的人”的涵主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逻辑起点依据的揭示上,论证了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就是“现实的人”这一例题。  相似文献   

16.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5G”搭建起“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有机联系的沟通桥梁。虚拟的交往环境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又导致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盲目求高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现象的发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剖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现实为导向,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三维视角探索“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寻求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妙法。  相似文献   

17.
@面面观     
雁寒  穆兆 《教师博览》2005,(4):46-46
在外国,@有好几个读法。德国和南非人称之为“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意大利人称为“蜗牛”。芬兰人则叫它“猫”或“咪咪”,土耳其人叫它“玫瑰”.都很形象。  相似文献   

18.
语课本中有多处用到“好事”。初中课本中有《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船载以人。”课本注“好事:喜欢多事的人。”《大铁椎传》:“宋(将军),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皆来学。”“好事”也被“教参”译为“喜好多事的人”。高中课本《促织》:“村中少年好事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教参”也将“好事”译为“好事的年轻人”,还有的译为“爱闲荡的少年”。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文献,它以“批评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方法论原则,其内容涉及有“现实的人”,“人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能动作用”等,它的一些对人的问题研究的具体论述,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