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润泽  孙婉露 《新闻界》2012,(16):77-78
杨刚( 1905 - 1957)原名杨季征,又名杨缤,祖籍湖北仙桃,出生于江西萍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刚是她的笔名. 杨刚虽生于诗书官宦人家,却性格刚直、反叛.年轻时,她常将贝多芬头像带在身旁,将不向命运低头的音乐家视为自己的"前辈";为入共产党,她不惜与家庭断绝关系;抗日救亡中,曾与丈夫离婚,长期与女儿别离;为不受国民党之培训,不惜放弃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学习的机会.在《大公报》工作期间,曾因编辑事宜与总经理胡政之发生争执,因据理坚持,最后由胡政之道歉了事.  相似文献   

2.
晓光 《今传媒》2004,(1):30-32
广西女记者熊倩从事记者职业已经有十多年了,期间经历的大小事情不计其数,而对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曝光涉“黄”信息台采访有关领导竟遭软禁所引起的“一分钱官司”。这场官司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外媒体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中国记协、广西省记协等“娘家人”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然  相似文献   

3.
陈海波 《青年记者》2007,(22):132-134
杨刚(1905~1957),学名杨季徽,杨缤,笔名杨刚,中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才华横溢的她被誉为"浩烈之徒"和"金箭女神"。从早年参加学生运动起,杨刚做过作家、记者、评论家、驻外记者、国际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检阅了阅兵式和游行群众之后,在工作人员再三劝说下,恋恋不舍地离开天安门城楼,准备恢复一下精力好看礼花。  相似文献   

5.
郭璀 《青年记者》2005,(11):19-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记这一行业中.根据中国记网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3月18日我国共有女性记56373名,占总数的35%.女性记不仅仅在数量上有了巨大的提升,一大批成功女性记的出现也使得女性记在新闻传媒中的角色定位有了质的飞跃.此外,近年来我国大专院校的的新闻系中的女生比例也不断上升,在笔就读的南昌大学新闻系中,女生的数量就远远高于男生.这也反映了记这一行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女性.  相似文献   

6.
去年第一次六方会谈要在北京举行的消息公布后,我们就策划要去北京采访,希望藉此成为重庆晨报参与国际新闻报道的第一次尝试。但是,与多方联系的结果很让我们失望:只有中央少数几家媒体能够进入现场报道,会谈过程全封闭,不对媒体开放。于是,去年的8月,我们忍痛放弃。所幸的是,由于我们事先对这一选题相当重视,稿件准备充分,第一次六方会谈我们通过后方编辑仍然很出彩。  相似文献   

7.
杨连元 《新闻三昧》2003,(11):12-13
10月15日、16日两天,我有幸进驻了北京航天城,参加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的相关报道。一般而言,干新闻的,撞上了重大的新闻事件,任务完成得不错.总得侃侃自己怎么“不容易”云云。但是,这里我想介绍的,却是其他媒体的一些记者采访时引起我的诸多新感触、新发现,即先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记者和通讯员有种困惑,就是新闻报道难写。编辑部也反映来稿中“一般化”的稿件太多。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两大类:一是主题重复,手法霄同,经常“撞车”的稿件;二是反映节日活动、农事活动、生产进度,唱“四季歌”的稿件。出现“一般化”报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避免“一般化”的方法也很多。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觉得主动出击抓问题,是克服“一般化”报道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问题”,也就是新闻作品的主题。一篇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社会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问题抓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从5月1日至7日,《解放军报》在一版连续刊发该报7名记者从大漠戈壁、高原海岛发回的7篇现场见闻:《“五一”假日专稿:军营文化新景观》,每篇稿件配以记者感言。为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还注重对版面进行精心包装,设计了栏头,使这组系列报道显得大方醒目。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1月2日视  相似文献   

10.
11.
"皇马"报道媒体失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永利 《青年记者》2003,(10):10-11
2003年夏,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成为“非典”后又一重大的“媒介事件”,国内各家媒体“蜂拥而上”,纷纷开辟专栏、专版以至专刊加强报道声势力度。通过媒体集中聚焦的“议程设置”作用,皇马访华一时间成为球迷欢乐的节日。在此次新闻大战中,媒体为了市场化炒作需要,有意渲染球迷的疯狂行为,记者表现也缺乏职业素养。媒体不经意间“塑造”了“扭曲”“变形”的中国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传播着非理性的中国国家形象。教训深刻! 球迷形象——从疯狂到崇洋媚外  相似文献   

12.
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次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凤凰卫视众多女记者的出色表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闾丘露薇、隗静、沈玫绮、莫乃倩、罗晓莹从战争一开始,就分抵各处战争要地,现场采访、报道。闾丘露薇在战争爆发第五天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巴格达,成为战争打响后第一批进入巴格达的华语媒体记者。一时间,舆论哗然,许多人对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胆魄投去了赞佩的目光。在美国打击阿富汗战争中,闾丘露薇三次进入阿富汗采访报道,一举扬名。此次,闾丘又成为中国记者的骄傲,凤凰台在直播报道中称其为“战地玫瑰”、“全体凤凰人的骄傲”,并将与她有关的消息大加宣扬,如…  相似文献   

13.
14.
张港 《新闻三昧》2005,(9):44-44
现在,“人士”与“位”这两个词用得越来越多了,但也越来越滥了。  相似文献   

15.
刘琛  董天策 《新闻界》2005,(6):73-74
2005年6月,重庆女性杂志《新女性》为了批判“女体盛”而策划了一次“男体盛”,美其名日行为艺术,目的是为了反讽大男子主义,从而引发了媒体关于女权主义的争论。9月,央视《社会记录》栏目播出的一期节目对这次“男体盛”事件进行了报道与分析。一时间,“男体盛”成了网络、平面和电视等各类媒体报道和评论的关键词之一,男性和女性的地位问题再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从而将女权主义的讨论提上了’桌面。“男体盛”是否能如策划者所愿对“女体盛”作出批判,重构女性的性别认同呢?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帆 《新闻记者》2004,(9):45-47
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这是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我国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留下的一组数字。作为东方卫视“云娜”台风现场直播报道组的带队记者,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温岭亲身经历了那个狂风肆虐、暴雨倾盆的夜晚。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在台风登陆点做现场直播报道,当狂风把铁皮卷帘门变成“断头刀”,当暴雨把城市变成“水上孤岛”的时候,这个“第一次”足以重新定义我有生以来所有对台风破坏力的猜测和想象,与“云娜”这个名字相比,我更愿意称14号台风为“噩梦”。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当 “黑哨”的一些记者同仁和受众的情绪渐渐趋于平静时 ,笔者把一些零星想法略作整理 ,形成了《舆论监督应防幼稚病———对“黑哨”报道的冷思考》一文。①由于考虑欠严谨 ,文中个别词句有欠妥之处 ,比如关于“黑哨”报道“偃旗息鼓”的说法就不准确 ;另外由于学识浅薄 ,拙作所作的某些判断也有失误之处 ,比如 ,笔者在拙文中预测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 ,‘两高’就‘黑哨’问题作出定罪处罚司法解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是 ,“两高”虽然没有颁发这样的司法解释 ,但最高人民检察院却以前所未有的“通知”方式 ,要求下级检察机关批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