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阅读》2010,(1):118-119
高三信箱 我女儿正在读高三,最近总是莫名其妙地向我乱发脾气,焦急烦躁,情绪不稳定,对于学习自己整天又着急又学不进去,一会看语文,一会看物理,一会又看数学,频繁更换学习科目,哪科也没有真正看进去,整天唉声叹气,还总是埋怨我和她爸爸干扰了她的学习,她爸爸喝水时发出声音,她都觉得烦得不得了,弄得我们提心吊胆,唯恐招惹了她。  相似文献   

2.
周末带女儿去朋友家吃饭,一犀子坐了十多人。 朋友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很乖巧,朋友让她给我们弹琴。于是我们一群人就边看电视边听小女孩弹琴。一曲结束,女孩子站起来,我和女儿给她鼓掌,说弹得真棒,她妈妈又让她继续弹另外一曲。  相似文献   

3.
如今各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值都很高,目标只一个:重点高中--名牌大学! 金馨妈妈隔几天跑一次学校, 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我说金馨学习自觉性强,成绩也不错,你放心好了。我的意思是叫她别跑来跑去,要相信孩子。可她还是跑来跑去,甚至跑去教室扒着门缝看女儿上课,全部心思都在女儿身上。看女儿上课自然也听老师讲课, 物理老师上课讲自己3岁的儿子不肯上幼儿园,每天早上她和儿子都有  相似文献   

4.
读高三的女儿最近有点反常,不像平时那样叽叽喳喳。吃饭的时候,小声对我说:“妈妈,我们考试了,我的成绩有点退步。”“哦,知道为什么吗?”我看了看她的脸色,笑笑,淡淡地问了一句,“是不是有干扰啊?快说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我知道,女儿准是遇到情感问题了。说实话,女儿长得漂亮,上初一时就有男孩给她写纸条,我每次  相似文献   

5.
朱华忠 《青年教师》2005,(11):53-54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女儿就读小学五年级了。作为父亲,我对她管得很少;作为教育工作,对她的教育,只是停留在与她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采取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现在读六年级了,就要跨进初中的门槛,开始人生路上新的选择。单位的一个同事的儿子,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使成绩在班级倒数,对此,我也渐渐地在心中开始有一种紧张感,对自己女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所担心。  相似文献   

6.
开心频道     
低估了儿子同事大鹏领着女儿来家里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女儿,没想到长这么大了,听说上小学二年级了。小女孩非常有礼貌,一进门就主动问好。在这一点,我儿子就差远了。小女孩打扮得也很可爱,言谈举止,跟一个小大人似的。说实话,一下子我就喜欢上她了。晚上,我问儿子:“你看,今天来的小女孩,年龄跟你差不多,你觉得她怎么样?”其实,我主要想通过儿子对她的印象,来鼓励儿子向人家学习。结果,儿子竟然反问:“你是不是想让我跟她谈恋爱?”  相似文献   

7.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女儿读小学5年级了。作为父亲,我对她的教育,一直停留在与她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上,并采取听其自然发展的态度。我单位同事的儿子,因为没有在小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在班级倒数。因此,我对自己女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所担心,渐渐地开始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与爱同行     
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曾遇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出头的样子,他向旁人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儿子怎样怎样,女儿如何如何.朋友觉得奇怪,年纪轻轻怎么会有儿女呢?他笑着说: "告诉你吧,我有三十个儿子,十八个女儿,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听到这里,我很感动.  相似文献   

9.
没有一个孩子不对电视着迷。对待孩子看电视,父母的反应各不相同。刘女士(儿子7岁):我看电视的时候就允许他跟我一起看,我帮他选择看电视的内容,但是只要我不看他也就不能看。(刘女士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王先生(女儿10岁):我从来不给她看电视,这会害了她!要是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女儿出生后,一直是我边工作边照看。女儿很安静,我备课的时候给她一本色彩鲜艳的漫画书,她能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女儿牙牙学语那会儿,我就给她看带一行字的漫画书。只要我有空,就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女儿就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女儿已经能看带拼音的童话书了。我们家附近有一家书社,女儿稍大一点,我就去办了个借读卡,往往女儿借回来的书,我们娘儿俩一起看,还就一些情节展开讨论。我从来不限制女儿看什么样的书,小说、纪实文学、历史传记都可以看,此外孩子从小就接触电视、电脑等五花八门信息,堵不  相似文献   

11.
女儿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念初中时才回到我们身边。由于感情上的疏远,她对我和她爸爸很少有亲昵的举动,以致连笑的样子也怪怪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常常是倒数十几名。渐渐地,我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看哪哪不顺心。有一次,她爸爸办生日聚会,家里来了许多客人,我忙不过来,让她把蛋糕放到桌子上。不料她竟把一个花团锦簇般的蛋糕全摔在地毯上,我实在控制不住,当着客人的面狠狠地揍了她几巴掌。从此后,她长时间地木讷无语,显得更加沉闷了。面对这样一个女儿,我心里很烦,总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孩子聪明。当同事们闲谈夸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可爱、如…  相似文献   

12.
去朋友家玩,她和我坐在客厅里聊天,说起正上小学的女儿,她抱怨说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学习不用心。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朋友时不时停下来,一会儿让女儿去看看水开了没有,一会儿又让她去浇花。孩子刚坐下没几分钟,她突然又问:"我昨天买的那本作文书你看了吗?""我妈就是这样,总是不停地打断我。你能不能把我当空气?"朋友的女儿本来刚把电视调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却悻悻地放下遥控器,转身回自己房间去了。她用力关门时那"砰"地一声,让朋友脸上多了  相似文献   

13.
清晨,开信箱。里面除了报纸,还夹带着一封平信,是写给读初三的女儿的。谁来的信?信上写的是什么?是否涉及早恋问题?在一连串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一生中头一次小心翼翼地拆看了女儿的信。其实,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一封怀恋昔日同窗情的友谊传书而已。傍晚,女儿兴冲冲地回到家中就问:“爸爸,今天有我的信吗?”我边点头作答边把已经启封的信递给她。“怎么,你拆了我的信?怎么,你看了信的内容……”女儿急得直跺脚。看着她那既焦灼又好玩的表情,我直想笑:“哦,我是拆了,看了……难道小孩子还有需要对家长保密的事情吗?”“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您都…  相似文献   

14.
1961年,我读五年级。我的学习成绩一团糟,更糟的是,我根本认识不到应该切实关心这件事。我的父亲早已过世,我和妈妈、哥柯蒂斯一起生活。我们的世界基本上是这样:混到放学,去玩到天黑后回家看电视。我们常常趴在妈妈的床上,盯着电视一看就是几小时。但是有一天,妈妈永远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她关掉了电视。事情完全是因我学习不好引发的。有一次妈妈在为一户人家打扫房子时,注意到一些东西——书。因此有一天妈妈回到家,关掉电视,让我们坐下来后,对我们说,她的儿子将来应该有出息。“你们哥儿俩每周要读两本书。”她说,“还要给我写一份读书笔记。”我们唉声叹气,抱怨这不公平。人家的孩子也都看电视嘛。看到争辩无用,我们便想,得啦,也许过几天她就忘掉这个决定了。其实,家中除了妈妈的那本《圣经》,我们也没有别的书可读。但是她却解  相似文献   

15.
与爱同行     
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曾遇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出头的样子,他向旁人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儿子怎样怎样,女儿如何如何。朋友觉得奇怪,年纪轻轻怎么会有儿女呢?他笑着说:“告诉你吧,我有三十个儿子,十八个女儿,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听到这里,我很感动。就凭“我有三十个儿子,十八个女儿”这句话,我就对他肃然起敬。他说这话时,脸上一定挂着灿烂的笑容,心中一定是爱意融融。  相似文献   

16.
前些天去探望一个朋友,适逢她那读高三的儿子在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高考上。“我要报计算机专业。”她儿子对我说。“学计算机?我看你就只对电脑游戏感兴趣。现在到处都是学计算机的。学医多好,职业高尚,待遇又高。”朋友急道。“反正我就不学医。”小伙子固执的说。“你就不如雁雁姐姐听话懂事,罗阿姨叫她报师范她就报,现在不是很好吗?”朋友说。  相似文献   

17.
就像她妈妈说的,像一场梦一样,转眼之间,那么大的一件事,烟消云散了。13岁的儿子,上初一不到两个月,我就意外得知,他竟有了女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的,不是老师,而是和儿子有了朦胧感情的那个女孩的母亲。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儿子去学校出板报。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女儿于艳芬是你儿子的同学。”一种不安的感觉在我心头涌起—凭着做母亲的直觉,我觉得儿子(强强)大概是惹事了。果然,她告诉我,强强在追求她的女儿。她在一个月前就发现女儿有点神神秘秘的,她偷偷翻查了女儿上锁的抽屉,找到了女儿的日记,日记中…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夏天,中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特大洪灾。电视上的灾情报告成了我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于是,灾情本身和因灾情引发的一些思想和举动成了教育自己、教育女儿的好素材。“妈妈。你为啥哭呀?”女儿显然不知道我为什么不时地对着电视机泪流满面。她问我:“妈妈,你为啥哭呀?”并说,“你再哭我就不跟你玩了!”我这才意识到,应该让她也知道灾区的情况。我抱着女儿一边看电视,一边给她讲解电视里播放的内容。我教女儿将心比心,让她想象洪水如何淹没了我们的家,淹没了家中一切她所熟知  相似文献   

19.
一位妈妈讲给我一个故事:她的儿子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开学前有一个体验日,她带着儿子和比儿子大三岁的女儿一起去学校。 到了学校,她发现儿子很胆怯。他看到一个邻居小女孩,想和她打招呼,用手碰她,但她一回头,他却立即退两步,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20.
女儿洋洋小的时候见到陌生人就哭,看到许多孩子面对陌生人那种欢乐的神态,作为父亲的我,深感不安。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女儿对外界陌生事物所表现出的羞怯感,好像在预示着什么,我很为此焦虑。老人说,这是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但我坚信,后天的教育以及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可以改变人。我认为,消除孩子羞怯心理的最好办法是增强磨砺。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锻炼女儿的机会。朋友请客,我们尽可能带上孩子;家里来了客人,总要郑重地把女儿介绍给他们。当女儿慢慢长大时,就教她给客人泡茶。每次在客人面前总是赞扬孩子,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