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都来自乡下,全部住校。在来这里读书之前,他们分散在5所办学条件简陋的乡镇中学就读。按理说,他们从大山深处来到城里设施一流的学校就读,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发奋读书,将来回报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武晓燕 《家教世界》2022,(21):55-56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任务、新要求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交互灵活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我园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打造智慧校园,促进幼儿“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后,立即发表了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他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要求,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4.
王羽 《中国教师》2020,(2):13-15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的人。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通过"开学玩两天"的课程构想,从一个角度切入,创新回应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育人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育人这一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五育并举”需要向“五育融合”提升。“五育并举”是“五育融合”的基础,“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提升。“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提升的关键,其原因包括:“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全面育人价值的关键路径;“德美育”是“五育融合”的精神内核;“德美育”的建构有利于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自然过渡。“德美育”体系的建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目标维度表征为培育德性美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维度应在课程开发主体多元、课程时空多元的基础上,超越近代西方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评价维度的核心是基于情感和价值的心灵美的内在生成度,建构嵌入式叙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转引自高级中学历史课本(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八章第一节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成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重要策略。中小学在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坚持遵循基础性,兼顾开放性;关涉整体性,重视融合性;强调同一性,突出多样性;恪守阶段性,遵守连贯性的基本原则。为确保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性,要形成以教育理念为基础、以课程规划为引领、以课程结构为支撑、以课程运行为抓手的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为贯彻落实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实施,学校需从畅通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的实施渠道、规范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健全课程的保障机制、打造课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四个方面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8.
劳动课教学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因此 ,在教学中应做到思想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兴趣教育、创新教育并举。1 劳动课教学 ,前提在于思想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在家是“小皇帝” ,劳动观念很差。我在劳动课教学中非常注重这个问题 ,做到紧扣大纲要求 ,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 ,有机地以救灾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麦秸图案”是一种手工艺品 ,在我国民间有悠久的制作传统。教学前 ,我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劳动创造美这个主题介绍了十几种麦秸制品及其特色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劳动…  相似文献   

9.
“五育融合”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从理论的政策文本走向教学实践变革的过程,意味着一种新的教学范式。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嬗变,确证了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育人的教育发展实践之路,这不仅是时代发展转型在教育层面的变革,更是对“五育并举”思想认识在哲学思维层面的反思,即从实体思维转向实践思维。“五育融合”的教学范式是对实体思维下“五育并举”教学范式的变革与超越,以打破基于“加法式”的教学思维,树立基于“育人原点”的教学观念,构建基于“时代变革”的教学空间,指向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评价为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0.
杨斌  张新民  何刚 《人民教育》2021,(3):107-109
为了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师生成长的内在理念与外在行为,我们首先直面学校实践的痛点,着力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这些共识可以表述为哪些可触可悟可行的师生行动理念?第二,什么样的改革举措与实践策略才能把全体教职工形成的行动理念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并在学校工作全域和师生全体发展上显现出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针,使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合理运用加减乘除法,可以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育效果。一、加法:丰盈活力课堂的增效剂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意志、情感、道德、法制方面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材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必须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针对性、生活性的材料或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以丰盈课  相似文献   

12.
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办学思想。自1988年建校,我们就围绕以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个课题进行了大量地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133”德育管理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融合多学科知识内容,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塑造人格,促进五育并举的全人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师要优化数学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文章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入手,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推进,在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五育并举”已经成为教育共识。在五育之中,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肩负着增强爱国情感,涵养家国情怀,培养国家意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要高标准完成这项工作,必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的全员德育意识,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所学校,必须抓好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除了“按章”“循规”正常推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在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举措。然而,现实中由于片面的教育观、工具化的评价观、应试的教育观使得“五育并举”出现一些困境,高校需要制定完整的育人目标,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开设五育融合课程,改革评价方式,探索实施覆盖德智体美劳的增值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针,使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合理运用加减乘除法,可以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始于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课程”,成都天府新区第一小学以“雅正课程”为载体,聚力“五育”并举的实现。雅正课程,以高效实施国家课程为根本,以国家课程为圆点做加法,伸展出去,建构出“国家课程+”为理念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课程、生习课程、拓优课程三维一体的并进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