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王婧雅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1,16(2):22-27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在推动科技进步、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2014—2018年福建省学科类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人员状况、科研投入与产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进行调查与统计,对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绩效进行研究,以期为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提...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验室建设已成为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迫切需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特别是经费配置与管理方面进行革新。这不仅是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实验室拟突破现有科研机构瓶颈的重要切入点。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经验,而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与发展已较为成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财务管理视角切入,通过详细梳理美国国家实验室经费配置与管理特点,对我国拟筹建的国家实验室及科研机构经费配置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旨在为建设我国国家实验室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研究发现美国国家实验室以联邦政府资助为主的经费分配模式、全程多元监管体系、精准的绩效预算模式等卓有成效。建议我国国家实验室的经费配置遵循以任务为导向的原则,采用弹性制经费分配模式,完善管理程序和立法内容,辅以多元主体共同监督的模式,促使国家实验室经费配置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而提升经费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确保区域财政科技经费配置过程科学合理是提高其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始终是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区域财政科技经费多元化监管主体的分析,基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过程管理的思想,设计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区域财政科技经费配置过程多元化监管流程,明确经费配置各环节的监管对象、监管主体、监管重点与监管内容等,并提出其多元化监管的实现策略,可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财政科技经费配置过程科学化和规范化监管提供有效的监管思路、流程、方法以及有关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投入与配置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几项重要指标及总体情况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管理体制与政策体系、科研投入的总量与结构、科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以及政治、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进程中,各国政府对国际科技合作的经费投入规模、强度及配置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科技经费配置结构与使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河南省科技经费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三类执行部门中的配置结构和各类执行部门的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按照科技活动产出情况,对各类执行部门的科技经费使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了河南省在科技经费配置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河南省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提出科技经费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计划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合理配置科技经费,提高创新效率.在分析科技创新环节、计划类别、创新体以及不同产业领域与空间地区等方面的科技经费分配要求基础上,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优化配置模型,旨在为实现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关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的文化历史和科技管理现状,分析了影响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宏观障碍,并探讨了影响科技创新的微观障碍,提出了改变实验室科技人才选拔方式、加强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方向自由度的建议,来促进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科技资源配置与科技力量组织方式,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文章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阶段视角,对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科技任务下达方式、科技力量组织方式、科技成果产出等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试图深入理解国家为什么把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作为新时代科技体制深化改革、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是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视角分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定位与边界模糊、结构性布局失衡、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运行管理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进而从宏观(重点实验室的顶层设计)、中观(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布局)和微观(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投入、绩效评价和日常运行管理)3个层次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根据科技经费投入的客观规律,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民用产品为例,分析央企集团科技经费投入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适合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复杂过程建立了“休眠态”科技成果转化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然后对博弈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短期和长期两种状态对模型变量赋值,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短期三方主体策略相互影响显著,彼此相互促进,相互牵连;二、政府只有普遍选择提供科技政策优惠的策略,才能够对“休眠态”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促进作用;三、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补贴对短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对长期策略选择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用DEA中的CCR和BCC模型,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三个指标来代表科技投入,科技论文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指标来代表科技产出,通过对福建省科技资金按执行部门配置效率的纵向比较,对1998—2010年福建省各执行部门的RD资金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的投入产出整体情况良好;再通过福建省科技资金按执行部门配置的效率与国内31省的横向比较,对2010年国内31省各执行部门的RD资金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的效率与其他30省相比存在着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福建省应通过调整科技资金结构,扶持新产品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改善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而科技合作的开展是以科学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为基础的。科技资源的状况、科技资源效能的发挥程度不仅是“泛珠三角”区域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衡量其综合实力、发展后劲的重要尺度。本文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配置本区域科技资源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和改革的创新实践,用全景扫描方法系统梳理广东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与成效,分析广东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存在的不足,包括技术要素市场化程度总体仍然不高,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强,资本要素对科技成果转化配置较为薄弱。最后提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统筹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强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技术和资本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条件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界定科技条件的概念,理定了农业科技条件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科技条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阐释了加强农业科技条件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条件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