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不能没有记忆,否则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几乎无法行动和思想;一种传媒形态要继续发展,同样必须清楚自身从何而来,才可能知道未来向何处去.中国的电视自80年代中期成为第一大传媒以来,各方面呈几何级数在急遽发展,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这段历史,采用概述众多"第一"的方式是最为适当的.现在,这样一本书<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东方出版社2003年8月版)便放在我面前,它唤起了我的许多记忆,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张立宪人民文学出版社定价:25元本书是一部80年代微观个人史,由十二章记忆碎片构成——关于麻将、校园、打架、毛片、评书、电影、足球、买碟和电脑。《狂人刘文典》  相似文献   

3.
一、从重返“80年代文学”到重返“80年代电影”
  把80年代作为某种精神故乡,重返故乡以表达怀念,始于作家、学者的个人回忆,如张旭东的《重访八十年代》(《读书》,1998年第2期)、韩少功的《反思八十年代》(《天涯》杂志访谈录,1999)等。90年代末以来,这种零星的个人回忆首先在市场上被转化为一种怀旧消费,80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服饰搭配以复古风的时尚姿态被再度消费,人们在橱窗里又看到二八大杠自行车、梅花牌运动衫、海魂衫、白球鞋、印有喜字的搪瓷杯、塑料凉鞋等80年代的标志性物品;近几年来这股怀旧风潮又叠加上了80后的怀旧记忆,80年代刚出生的他们如今也陆续步入而立之年,大批80年代的玩具、动画片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前者强调历史记忆,后者回顾童年经验,不同的经验建构在市场上被接受为同样的怀旧消费。同时,文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较为集中的“重返80年代”的研究现象:程光炜、李杨在《当代作家评论》(2005)开设了“重访80年代”专栏,借助知识考古学重新建构和考量“80年代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之间或承接或断裂的关系,程光炜出版了《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一书;另一边,在文化类图书中也催生了大量以80年代为主题的访谈、回忆录、散文集,如《八十年代访谈录》(%建英,2006)、《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甘阳,2006)、《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张立宪,2008)、《八十年代中学生》(任曙林,2011)、《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新周刊,2014)等。  相似文献   

4.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5.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6.
韩玲 《档案管理》2006,(2):18-18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7.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编按]  相似文献   

8.
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社会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存档是保存社会记忆的必然要求。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提出对个人文件进行存档的要求,个人档案研究已逐步成为国外档案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个人档案领域的文章进行梳理,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上海制造     
或许,对于许多出生于上一个世纪80、9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杏花楼的月饼只是众多品牌月饼中的一种。从中咀嚼出的,除了令人发腻的甜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一个老上海人,他感觉到的却是过去生活的味道。品尝月饼的那一刻,种种旧日的事物,都气息鲜明地活过来了。而杏花楼的月饼,已成为他生活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时,中国在海外的投资不足10亿美元,可忽略不计。14年后,这个数额增长百倍。尤其近两三年,中小公司、民间基金乃至个人投资者也非常积极开拓美国、欧洲市场,速度和规模都令人惊讶。80年代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买走美国,现在,中国资本在这里大显身手。而中国企业的收购热潮正逐渐影响着欧洲人、美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上海制造     
或许,对于许多出生于上一个世纪80、9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杏花楼的月饼只是众多品牌月饼中的一种。从中咀嚼出的,除了令人发腻的甜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一个老上海人,他感觉到的却是过去生活的味道。品尝月饼的那一刻,种种旧日的事物,都气息鲜明地活过来了。而杏花楼的月饼,已成为他生活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社会记忆(集体记忆)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档案界对"社会记忆"一词早已不陌生.本文试图在社会记忆的视角下,探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档案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性,以及档案的记忆属性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就像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总觉得80年代之后生人离武侠文化越来越铭心的成长记忆。他们本能地拒绝对武侠情结的刻意挽留和沉迷 远一样,现在校园里的年轻一代也常常不能理解前80年代人对武侠世界的刻骨  相似文献   

14.
电视历史剧: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志希  曹茸 《现代传播》2004,2(1):42-44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集体记忆”的理论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集体记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对过去的建构。在这种建构中 ,集体记忆的形成又非常依赖于各种传播媒介。本文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研究对象 ,探讨历史剧是如何立足当下而重塑人们的历史观形成集体记忆 ,以及戏说类历史剧对集体记忆的消解  相似文献   

15.
陈晓璇 《东南传播》2022,(11):31-33
“眷村”是台湾社会的特殊产物,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眷村题材电影为探究台湾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文本见证。在此,笔者试以“记忆理论”的角度切入考察眷村影像的发展流变,从早期个体成长经验的表达,到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建构及后期记忆消散并沦为消费之用,眷村影像的记忆书写终走向一种摒弃反思意味的符号化怀旧,其流变亦辐射性地呈现出当下电影创作的某些现实症候。  相似文献   

16.
文章构建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设计其数字记忆产品框架,并从“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部分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数据集。通过调研元宇宙社交平台和数字记忆产品现状,探讨基于个人数字记忆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包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个人数字身份认同、以个人为中心的交互体验产品。在这个频繁迁移的时代,该产品提供了一个构建个人数字记忆的信息架构,通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映射建立个人数字记忆建构的虚实交互通道,在保持个人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展个体数字记忆的范围,在元宇宙中构建新的数字记忆图景。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抗日战争宏大叙事的一部分,"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记忆遵循其特定的叙事方式。美国学者科布尔(Coble)发现,战争记忆与战争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的记忆也具有时代差异: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抵抗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为核心的"胜利叙事"起主导地位,但从90年代中期起,"胜利叙事"被以中国人民遭受百年耻辱为主的"受难叙事"取代。①这种差异显示了战争记忆并非只是对过去的回忆,而是对过去的建构。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本质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而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记忆有赖于特定群体对于过去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传播交流,启动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作为台湾传播产品的音乐磁带最早进入祖国大陆。轻快浪漫的台湾流行歌曲、校园歌曲在80年代初风靡大陆。有人形容,即使在乡间小道上,也能听到邓丽君的歌曲。爱情小说、三毛和柏杨等人的作品连续数年成为大陆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9.
全国解放后,从50年代直至80年代,我都在廖承志同志直接领导之下工作,多次倾听他对海外华侨和港澳新闻工作的指示。根据《廖承志文集》和我的记忆,他的新闻思想和教诲,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早期加拿大的华人移民的族群性是根据其历史性集体记忆建构而成的。他们中的有些人通过商业平台作为"中国性"场域而进行的正统性实践,逐渐地形成华人社区的一种文化惯习。本文尝试运用民族志访谈法和文化资本理论,针对一个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张,坐落在加拿大中西部的萨斯喀彻温省萨斯卡通市第20号大街的粤菜餐馆——翠满楼(The Mandarin)进行个案研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华人移民食品口味选择并非是一种仅仅满足生理因素的行为,更是一种反映了当地社会和历史进程的集体性的"原乡"文化记忆。本研究冀图通过这样的一个案例,讨论在加华人是如何通过个人身体化的记忆在商业行为中建构正统文化,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资本。我们试图揭示在加拿大语境中的族群景观空间内,个人将内化的中国文化来建构中餐的"正宗口味",使之具有文化资本性的实践经验。我们也将尝试把握餐厅是如何成为文化资本货币化过程的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