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人最基本的品质和人格,其形成离不开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知识。历史则以其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科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主义教育,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人文主义的教育尤其重要.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理应承担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任.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在平常的历史教学当中,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当中,梳理出最具人文价值的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涵育其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意识,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施海涛 《教师》2014,(33):44-45
历史学作为典型的人文科学,其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因此我们应发掘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并通过人文的教学手段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树立以历史学习来巩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引领,精神得到陶冶,历史教师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强化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是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二是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想教育;三是教师应当树立情感交流的强烈意识;四是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五是教师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5.
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研究中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文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涵义很广的概念。凡是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倡导个性发展的各种思想、思潮和理论,都属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两者在教育研究中属于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在人类探索教育的历程中,人文方法先于科学方法而产生,伴随教育研究的出现而  相似文献   

7.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师要善于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收集相关素材,挖掘出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于14—16世纪的一场影响深远、震古烁今的思想领域里的革命与创新,其核心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提倡“人性”,提倡“个性”,提倡人的活动和创造,使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从几个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发出来,出现了众若繁星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岁月悠悠,但人文主义的光辉并没有因此而衰落、暗淡,世界是由“人”主宰的世界,“人”创造了世界并改造着世界。在21世纪的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仍然是我们需要高举的旗帜。本文浅谈人文主义在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方式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史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认为,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结合乡土历史教育,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实践中,让传统美德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学习和传播国学经典,努力营造良好的国学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教学多元化目标之一,更.是中学历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教学中,通过:①练就健康的心理素养,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②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③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④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价值观等多种方式加以渗透,就可以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志乾 《成才之路》2014,(19):40-40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措施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能开拓学生知识视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孟彩红 《中学文科》2009,(12):58-58
情感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为教育界所关注。新的课程标准业已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并日益成为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达到激情励志的功效,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情趣,使之学会读史、学会做人已成为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日益为不少历史教师所重视。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张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158-158,168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史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现代公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一、充分展示中国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不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科学成就方面也令世人赞叹不已。在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和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既是新课改中的一个全新话题,也是当今历史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人格以及正确的审美情趣,并从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加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奋斗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是新世纪公民一个重要的文明素养,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9.
秦梅红 《阅读与鉴赏》2008,(12):16-16,25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规定:"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