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贰”     
《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贰堪。’……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一连用了三个“贰”字。对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第10页注[13]、[15]、[21]分别解释为:“贰,两属,属二主。贰于己,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国家受不了两属的情况。”、“贰,指前两属的地方。原先该是两属,现在段则正式收为自己所宥。”释“贰”为“两属”,“属二主”,这是采用晋人杜预的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既而人权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杜注:“贰,两属。”又“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杜注:“前两属者,今皆取以为己邑。”)。 对于《古代汉语》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这一注释,我有如下三点看法:(一)《教材》这样注是有旧注为据的;(二)《教材》的注释又是错误的;(三)《教材》释三个“贰”为一义亦是不妥当的。下而说说自己的意见: 关于第一点,《教材》编写《凡例》五去:“注释一般采用传统的说法。某中有跟一般解释不一样的。则注明‘依某人说’。但不兼采众说,以免增加学生负担。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释“何有”     
《论语六则》其五为: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中“何有于我哉”一句课本注云:“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妥当的,现作如下论证。一、“何有”在《论语》中是一种常用的句式,往往用来表示反诘,是一种带有轻蔑之意的说法。如《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注:“何有者言不难。”(《十三经注疏》《论语正义·卷四》)再如:《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  相似文献   

3.
在备课中发现文言课文中有应注未注和对课本注释有异议的地方,提出来加以补注和释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课本注:“〔利足〕脚走得快”。不当。这个句子的两个分句结构相同,解释应前后参照,顾及句子结构和用词特点。即然课本注“〔水〕指游泳,这里用作动词”,与此  相似文献   

4.
卷六“乃迺”字条说:“‘乃’犹‘于是’也。《书·光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语也。……”又说:“‘乃’犹‘然后’也。《书·禹贡》曰:‘作十有三载乃同’是也。亦常语。”案:这两个意思分不开。说“今年元旦”,本来该指日出那个时间上的点,比方说,六点二十三分零九秒,可是人们连一号整个儿白天甚至于前半夜都算元旦,英语的then,既当于是(时)讲,又当然后讲。古汉语的“乃”有两种意义也不奇怪。又说:“‘乃’犹‘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已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  相似文献   

5.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惠’,从‘直’从‘心’,‘直,即直梵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惪”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直”字的本义是“正见”,它的引申义才是“正曲为直(不弯曲)”。“惪”字的上半本是“正见”的直,并不是“曲直”的直。因此,不能说“惪”字的上半就是“曲直”的直字。  相似文献   

6.
释“一苇”     
徐迟的《黄山记》(普高语文第二册,人教社,1991年4月第1版)中有这样一句:“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这“一苇可航”是什么意思?教材及教参均未作解释。苏轼的《赤壁赋》(职高语文第四册,人教社,1993年6月第1版)中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相似文献   

7.
对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的“别”字 ,历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解释 :解释 (一 ) :“别”即“横斜突兀”、“旁逸斜出”。《唐宋词鉴赏辞典》(商务出版社 )就作此解。它将“明月别枝惊鹊”理解成 :因为月光明亮 ,所以鹊儿被惊醒了 ;鹊儿惊飞不定 ,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 ,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解释 (二 ) :“别”即“照着”、“照亮”。这种理解占多数 ,《中学教参》以及较权威的《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都认同这种理解。将首句理解为 :明亮的月光 ,照着那…  相似文献   

8.
《论语·子张》中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两句,很久以来,人们都把“优”解释成“好,优秀”,这是不正确的。在《论语》产生的先秦时代,“优”字有“丰厚,富裕,有余力”的意思。“学而优则仕”即是“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旧《辞海》(合订本)129页  相似文献   

9.
释“亲戚”     
初五册语文课本《〈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一文用了两个“亲戚” :(1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2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课本对这两句话中的“亲戚”都未作解释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将这两句翻译为“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 ,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首先 ,我们来分析《教师教学用书》将文中的第一个“亲戚”解释为“兄弟骨肉”对不对。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兄弟”指哥哥和弟弟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由此可见 ,这一解释的意思重复包含…  相似文献   

10.
释“锄耰”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对《过秦论》中“锄耰”的解释是“古时的一种农具,似耙而无齿”。笔者认为这个解释不妥,“锄耰”应是两种农具。先说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锄草翻地的农具”,《辞海》的解释是“一种手工农具,用于中耕、锄草、培土、间苗等”。锄作为一种手工农具很早就出现了。《国语·齐语》中说:“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很好  相似文献   

11.
释“赫连”     
我曾在《关于“桃花石”》一文中(见《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学科学版),一九八五年第四期),用突厥语中表示“山头”之一词,解释汉文史籍所载的“拓跋”、“秃发”、“铁弗”或“铁伐”等词,认为它们可能分别为taγ-bas,tupus,tǎvpus的对音,即互为对应之词或不同的方言形式,而“桃花石”(Tabγac)与“拓跋”(Taγbas)二者的差异仅在于词中bγ的错位和词末收尾辅音c、s的不同,前者可能为后者的谐音词,涵义为“虏”。这些解释,在语音、词义上都有相当根据,我以为是站得住脚的。只是还有一个与“铁弗”有关之词,大夏赫连勃勃改姓的“赫连”,我却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总觉得有点儿欠然。直到最近重读《秘史》,才发现此词也可能与“山头”一义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庄子《佝偻承蜩》:“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此句的解释有两个疑点。一是“五六月”,现在不少注本释为“夏季五六月正是捕蝉时节”,主要依据可能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引司马云:“五六月,粘蝉时也。”(见郭庆藩《庄子集释》)《逍遥游》“夫以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编进了《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81年9月版)文选部分,也选入了现行初中语文课本。对文中的“长烟一空”,《古代汉语》解释为“长烟:弥漫空间很远的烟雾。一空:完全消散。”初中语文课本注释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一些有关书刊的解释也都类似,这里不一一列举。可见,“长烟一空”即“大片烟雾完全消散,”几乎是一致的定论,然而,笔者却不以为然,恰恰相反,认为是“大片烟雾布满了(洞庭湖) 上空。”“一”,“全”的意思;也可以是“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今年语文试题的第六题是文言文的解释和翻译。选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细柳营”一段。这是考查文言文知识和能力的重点题。我谈几点意见,以就教于大家。一、无可厚非的命题。无可讳言,这道题确有偏难之处。有的词在课文中虽有所见但并不多见。如。曩者”的“曩”仅见于《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按辔徐行”的“辔”,只见于《木兰诗》(南市买辔头”),有的词语课文中常见其形而不见其义。如“将以下骑送迎”的“以”,题中用作连词,当“以及”讲,这一用法不仅未见于课本,连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以”字条下,也来提及。有  相似文献   

15.
新编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长亭送别》中有这样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教材注释为:“[量这些大小车儿]读时应在‘大’字下作顿。意思是说,量这样大的小车子。”笔者认为该注释欠妥当,现不揣谫陋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6.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367页,例举《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诛?”解释说:“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这种说法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无所不容”。从此书序言得知,通论部分系南开大学马汉麟先生负责编写的。参看1960年人民教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都说“头破血流”,成语辞典里也收了这一词条.可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描写那位老妇人被人力车工人车把子带倒时却用了“头破血出”一词。一字之易,极有道理!有人说,“头破血出”是名绍兴上话,是个优秀的方言成语,这有《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倪大白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为证。除《一件小事》外,鲁迅还在《呐喊·端午节》中写过:“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其实,“头破血出”古已有之。曹雪芹和《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拿情书”中已用过了。那是小霸王薛蟠用碗砸了张三之后,张三娘在县官面前所说的:“我的青天老爷:小的就唬死了!跑到那里,看见儿子头破血出的躺在地下喘气儿……”这又似乎与绍兴方言无关。  相似文献   

18.
释“忿”     
《楚归晋知罃》(左传·成公三年)记录了知罃对楚共王的一番出色的说辞,被认为是我国外交辞令的先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对“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一句的解释,各种注本大都因袭成说,如沈玉成《左传译文》译作“各其抑止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作“现在双方克制了自己的忿怒,因而达成互相的谅解”;《先秦史传文译释》译作“各自惩戒往日的忿怒而互相原谅”,都将“忿”解释为“愤(忿)怒”。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译作“各惩一时之忿,而互相原谅”,将“忿”注为“怒气、怨恨”。上述译注,从表面看来似乎也文从字顺,但细加  相似文献   

19.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提出对此诗应作重点讲授的教学建议,并作了细致的分析。我认为教材对“鬑鬑颇有须”一句的解释是不妥当的。教材中的解释是:“有一些胡子”。鬑鬑:须发疏薄的样子。”我的看法不敢与其苟同。 “鬑”,《说文解字》中释为“鬋也,一曰长儿。”①:“鬋”,《说文解字》释为“女鬓垂儿”。②“鬑”《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分解释为“鬚发长的样子。”③《说文解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鬑”的释义其实都是“鬓发长的样子”之意。 教材对“鬑鬑”一词的解释中还补充道:“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从我国古代的审美观的角度来考证,我国古代的男子是特别讲究须眉之气的,男子要有长胡子,并以长胡子为美。历史上就有过“美髯公”的说法。例如,唐王李世民十八岁的时候,就留  相似文献   

20.
《两小儿辩日》一文,最后一句话是“孰为汝多知乎”。对其中的“为”字,课本注解的是“为,以为、认为”。(见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一册注②)笔者认为,这样解释缺少根据,实属臆断,在此,“为”应看作“谓”的通假字,也就是现代汉语“说”的意思才较合适。理由如下: 第一,“为”释作“认为”使同一条注解中的翻译和解词互相矛盾: 注解中先把“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谁说你多智慧呢”,显而易见,这是把“为”翻译成“说”了。但随后又解释说:“为,以为、认为。”那么,这个“为”到底是应解释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