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 ,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 ,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等综合作用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力是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是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数学学习的。因此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 ,培养、训练逐步提高观察能力。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是有目的的感知活动 ,观察的目的、任务是否明确 ,直接影响着观察的效果。由于小学生知觉的选择性 ,情绪性比…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观察能力是指有思维参与的感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稳定认识特点。小学是儿童智力、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小学生要学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学会观察,发展观察力。所以,小学教育不但要发展儿童一般的感知觉,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尤其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3.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获得认知的基本途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科学活动把观察能力的培养定于能力培养目标的首位,并且在教材中编排了较多的观察课,这些足以说明观察能力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科技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培养观察兴趣观察的兴趣是科学意识的重要表现,是实验能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感知活动。观察能力则是指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知特点。它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更是在他的实验大楼正面建筑物上写上他的警句:观察、观察、再观察。因此,培养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又是一种主动的、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不单纯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直接反映过程,还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6.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是思维的直接基础,而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和知觉一样的对当前事物反映的直观性,又具有比一般知觉更大的理解性。因为在观察前要明确目的任务;在观察中要分出事物中不甚显著的特性及各特性之间的联系;在观察后要进行总结。整个观察过程,都需要有思维积极的参加。因此,观察也称为“思维的知觉”。  相似文献   

7.
刘琴 《学子》2014,(12)
正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和环节。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从现实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广大物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对于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正是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在活动区活动的组织中,观察是指导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经常会通过观察幼儿的情况来进行指导与评价,并作为进行后续活动的依据。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中的观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观察"的理解过于肤浅,停留在  相似文献   

9.
徐建 《快乐阅读》2011,(5):32-33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创造。因为只有通过敏锐、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度的开发创造。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觉和知觉是认识事物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它是了解问  相似文献   

11.
吴燕雪 《考试周刊》2009,(25):214-214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生物教学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观察,  相似文献   

12.
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3.
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履而来的前进”。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最基本的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初中科学课程诸多技能目标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并伴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在《科学》学习中,观察能力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人的观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力的强弱上.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表明,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因此,可以这么说,观察力是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观察  相似文献   

15.
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履而来的前进”。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最基本的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初中科学课程诸多技能目标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并伴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即从现实生活引入科学概念,由生活实验得出科学规律,经科学实验进行合理猜想,以获得崭新的科学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要遵循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务必实施三个策略。一、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  相似文献   

17.
观察指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是写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力不是先天决定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获得。但观察力的训练课程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观察动机的激发,给予学生观察实践强有力的支持,重视学生观察效果的激励强化。只有这样,观察才会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8.
考生是考试过程中的主体,是考试的直接承担者。考生应试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综合活动的过程。考生如果不了解应试心理活动的规律,要想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请你调适好自己的应试心理。今天先和大家说说应试中的观察。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考生应试是从对试卷和试题  相似文献   

19.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系统的知识都从观察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很重视让学生观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20.
观察,指事先已有明确的目的,制定了计划,人们按照计划进行的主动知觉。观察的能力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所取得的效果的评定,简称观察力。 学生进入中学后,几乎每门学科都要求他们有良好的观察力,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这一情况,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水平。 一、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首要条件,因为观察区别于一般的知觉活动,主要在于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形成。只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提高学生观察的主动精神,增强知觉的选择性,从所要观察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地选择自己所要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