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祥 《教育探索》2000,(12):71-71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德育目标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上,只有不断创新的德育,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中品德素质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一、学生德育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1.加强学习,明确意义"学生德育素质考评办法"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我校《学生一日常规》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 )“腐败”一词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 ,即物质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烂。《辞海》将“腐败”解释为“腐烂”。《汉书 食货志上》‘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也泛指败坏、堕落。《辞源》将“腐败”解释为“溃烂发臭、陈旧迂陋、腐朽败坏 ,一般用于对食物的描绘。”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概念被引申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腐败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和界定 ,国内目前关于腐败的概念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  相似文献   

4.
覃塘三中1993年建校,在校学生三千多人,教职工近两百人,是一所设施齐全、颇具规模的年轻的初级中学。14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覃塘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历年中考,上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线的人数连年居贵港市前矛,为覃塘区中考创下了“十连冠”的佳绩。学校也先后荣获广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校风,通俗地讲就是治学、求学的风气,它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育人环境的综合体现,是长期形成的一种良好传统。每一所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学校,都必然拥有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起着凝聚人心、吸引人才、培养英才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校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6.
大学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对学校工作起着保证和导向作用。作为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是完全必要的。 一、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高等学校的德育课教师,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和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德育知识是对德育本质和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认识以及学校德育经验的描述.德育观念是德育知识积淀的结果,主要包括主体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教育、情境德育和整体育人等.德育智慧则是德育知识与能力素养的一种综合反映,涉及知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三方面.德育知识、观念和智慧共同构成现代教师的德育素养,而德育素养是教师或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8.
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云南昆明市春城小学周金碧在讨论素质教育时,要研究两个相关系统:人的素质系统和教育素质系统。素质教育的任务在于塑造人的素质,就要弄清楚人的素质是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承担塑造人的素质的任务,就得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9.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学科德育渗透,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的相关德育知识,在现有教材选编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既孕育于课本之中,又取材于教材之外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即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走学科均衡化、知识交叉化和德育渗透化的探究之路,防止教育的畸形发展。而学科德育渗透正是给素质教育添加绿叶,给创新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为素质教育提供营养、补充能量。  相似文献   

11.
12.
闲暇·德性·现代德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闲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与自为的特性而更能体现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工业化社会追求效率的原则驱逐了生活中的闲暇,也放逐了闲暇道德。现代德育也以注重工作及制度化生活的引导与规约为主要议题,因而导致了人的制度化生活与闲暇生活以及人的德性发展的不和谐状态。从和谐德性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德育改革应该关注闲暇德性。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应把着眼点放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上,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下面谈点个人看法。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件事——两年前,我在县城小学教毕业班数学。一次快下课时,我从一张油印的《小学数学复习训练》中选出一道应用题抄在黑板上:“甲、乙两船从两港口同时相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思考和回味的。特别是我们感到很自信的东西,往往最容易使我们迷惘。假如您登上高山,俯瞰脚下的学校,往日非常熟悉的校园也许会一下变得陌生起来。因为眼前是作为整体的学校,而您日常接触的,只是学校的一个个局部:一幢建筑,一条大道、小路。您还可以作如下的实验,在非常近的距离上,请您认真地盯着您朋友的脸看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德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学校德育必须寻找新出路。自2001年秋季始,我们进行了“开放·体验”的德育模式探索,已初见成效。一、“开放”的基本含义“开放·体验”德育是在开放思想指导下,以体验为主要实责任编辑·赵颖施形式的德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开放的基本含义包括:1.德育思维的转变。把德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德育,根据时代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2.德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不断增加新内容,替代旧内容。3.德育途径的拓展。打破校园德育代替全部德育的格局,实…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礼记.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出发,对其作了简扼描述。在此基础上,首先,论述了道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其次,论述了教育就是文化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是"率性",是素质教育;教育的手段是文化育人,是"修道",是文化教育;特别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最后,论述了"性"、素质,讨论了先天基因、后天环境、个人主观因素三者的关系;讨论了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认为当前必须坚持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素质·方法·创新   总被引:113,自引:0,他引:113  
面对时代的创新要求,面对知识积累多、增长快的双重特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怎么办?本文提出了两项应对办法:针对知识积累多的特点,需要选择、比较,选择最基本的,比较最重要的,并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这就要加强素质教育;针对知识增长快的特点,需要讲究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灵活多样地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这就要加强方法教育。文章针对这两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论述,强调了素质教育与方法教育的相辅相成。结论是:既提高素质,又掌握方法,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革。其突出特点是过由过去的偏重于考查语文知识,开始转向偏重于考查语文能力。例如,第一大题(现代文部分)的第四小题,出了几段连贯性的文字,提出十一个具体问题,包括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要求学生说出或判断出一些语言片断的确切含义。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如果不瞻前顾后细心阅读,不深入字词句篇,不作认真分析,是肯定解答不好的。这样的题目,不考死知识,重在测验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既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又能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一项应有的要求。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师不应该以多讲为能事,不应该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