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世欣 《世界文化》2010,(12):36-38
<正>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国现代作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便是其中之一,酒是他的生活和写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他的日记中有不少喝醉酒的记述,而他的小说中也频繁出现酒的意象,表面上是写酒,但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在  相似文献   

2.
拓展人们视野的作家石巍编译拉尔夫·埃利森以其唯一发表过的一部力著向千万人展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拉尔夫·埃利森一生只发表了一部小说,但谁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作家,却公认他是美国文坛的一位奇才。他1952年发表的小说《看不...  相似文献   

3.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四十岁后才成为短篇和长篇小说作家。他象在他之前的西奥多·德莱塞一样,也与美国文学的典雅传统决裂而转向自然主义。他是第一个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探讨他小说中人物的动机和挫折的作家,因而一直被称为美国“心理作家”的鼻祖。安德森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许多作家影响极大,特别是海明威和福克纳。舍伍德·安德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一个乡村。他弟兄七人,父亲是一个穷苦的工人。后来他父亲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当安德森还是个孩子时,他父亲把家搬到一个阴沉的工业小镇。在那里,年轻的安德森觉得无论在感情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与世隔绝的;这种感受为他后来对人类在工业文明中的“机械化”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读最好的书     
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在美国好象每天都有新书和新的杂志出版,美国人民有多得来不及看的新书和新杂志随他们挑选。有传奇小说、航海冒险小说,还有军西部拓荒生活的小说等等。就在这时候,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亨利·戴维·索罗(Henry DavidThoreau,1817—1862)建议大家“看最好的书”。他说这话的意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作家奥茨笔下的奇特人物张熙觉编译《菲纳》是生于1939年的以色列小说家阿莫斯·奥茨新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93年10月在美国出版。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作出选择方面有困难的人。奥茨介绍说,“如果你问他是想要咖啡还是要茶,他考虑一会儿,然后回答,‘...  相似文献   

6.
近日,著名华裔作家哈金以其小说<战争垃圾>再度获得美国笔会/福克纳文学奖. 来自中国东北的哈金在国内读完英语本科和硕士之后,他又继续留学美国攻读英语文学的博士学位.几经生活的艰难和创作的挫折,随着其长篇小说<等待>获得1999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哈金于是成为继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之后又一获得同类大奖的华裔作家,同时他也因此步入美国主流文学行列.  相似文献   

7.
约翰·雷(1971—)是约翰·亨德森的笔名,21世纪以来,开始在美国小说界崭露头角,被誉为美国文坛新锐,2007年,被专门提携新作家的《格兰塔》杂志选为最优秀的年轻小说家。约翰·雷的第一部小说《睡眠的希冀》(The Right Hand of Sleep)(2001年)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开始,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奥斯卡·沃克斯劳尔在"二战"期间自我救赎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佩恩·沃伦被任为美国第一位官方指定的桂冠诗人。这位八十岁的诗人、小说家和随笔作家于四十年前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小说《国王的人马》。他是唯一的一位既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又两次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的人。这位风格独特的文学家用各种形式进行创作,但他在1983年说:“诗歌和我的心同在。”在过去的十年里,他  相似文献   

9.
正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路先锋,被称为美国后现代派文学的俄罗斯大叔。他以对小说体裁的成功颠覆和其鲜明的后现代性而享誉文坛。其小说也为后现代叙事理论提供了文本参考,并成为众多后现代文学的推崇对象。20世纪70年代他的声望达到顶峰,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  相似文献   

10.
索尔·贝洛以其“对于当代文明富有人性的理解以及对这种文明所作的精妙分析”而于197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金。贝洛是美国众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而目前尚健在的两位作家之一。贝洛是当代一位有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他在小说中大量使用“意识流”、心理分析、时空倒错等现代派表现手法;但是,他并没有割断自己与现实主义文学的联系。读者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见到欧洲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统观念”。所以,也有人认为他与德莱塞是一脉相承的,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城市自然主义作家”。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库斯·坎利夫赞  相似文献   

11.
威廉·格扬(William Goyen)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敬文抒情,奔放,富于想象力,博得了公众的承认和欢迎。格扬虽不象他的同代人杜鲁门。卡波特、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等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但对于他的作品,同辈作家和文艺批评家都给予高度的赞扬。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阿卡狄欧》由克朗出版社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墨西哥美国混血的两性人,他出现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男孩子曾恍惚看到了他。《出版者周刊》评论这部小说是“美的描写,寓于其中的是生活神奇般的力量。”1950年格扬曾以长篇小说《散发着芳香的房屋》蜚声文坛。七年后,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本,并得到公演。《散发着芳香的房屋》也是一部以得克萨斯州东部生活为背景的家庭题材小说,小说的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一个叫特里纳特的小镇上。由于在小说和  相似文献   

12.
作家“实际上是现实的忠仆”──厄普代克与阿尔文·P.萨诺夫一席谈金微编译厄普代克(1932-)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诗人,他擅长用小说形式描写其青年时代的日常生活经历。1960年出版的《兔子,跑吧》被认为是他的最佳作品之一。本文是他的谈话录,他以朴素的、...  相似文献   

13.
郝岚 《世界文化》2008,(2):12-13
“五四”前夕,中国文坛的外国翻译小说激增。这些翻译中,被译介数量稳居前四位的外国作家都属西方流行的通俗作家之列,其中赖德·哈葛德的作品被译介的数量仅次于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而且,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有三个在创刊号刊登西方文豪的肖像。(嘶小说》选的是托尔斯泰,制、说林》选的是雨果,1906年(《月月小说》的创刊号上赫然登着的就是哈葛德的头像,这俨然是把他作为与托尔斯泰等作家齐名的文豪,成为晚清文学“新小说”的效法对象和“热门”作家。  相似文献   

14.
贺江 《世界文化》2013,(4):8-10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 1933—)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既有福克纳式的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讨,又有海明威式的极简风格,可以说是福克纳和海明威最合格的文学继承人。自1965年发表处女作以来,麦卡锡一共创作了十部小说,三部戏剧和一个电视剧本。他是一个自我流放者,用生命谱写着伟大的流浪之魄。麦卡锡最初是以南方小说创作登上文坛的,但他并非生在南方,而是出生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罗德岛。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曾担任田纳西水利局的法律顾问。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与中国小说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与中国小说之缘姚君伟,张丹丽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特别钟情,有不解之缘。获奖那年,她站在世界讲坛上就中国小说动情地大“侃”起来,并宣称是中国小说而非美国小说决定了她写作上的成就,因为中国小说教给她关于小说、关于故...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被认为自H·G·威尔斯以后最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家。 1975年,海因莱因荣膺首届星云奖,这是由美国科学小说作家们向为科幻小说贡献毕生精力的成绩卓著者所颁发的一项大奖。他的作品包括《双星》(1965)、《陌生国土的陌生人》(1961)和《月球是一位冷酷的女王》(1966)。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众神》是英国著名幻想文学家尼尔·盖曼的代表作,一经发表便斩获众多文学奖项。小说依托神话背景,通过后现代的叙事方式,将现实与神话、真实与虚构巧妙地融合起来,在展现美国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揭示当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精神信仰危机。美国奇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在《如何创作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中提到:"幻想小说其实是提供了一面透镜,让你比一般的角度更好地观察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福克纳(1897—1962)凭借其独特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和深沉的伦理哲思闻名于世,其小说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识、荒原意识、宗教情结,以及他对种族问题的独到见解更是成为其他作家效法学习的对象。福克纳的传记作者杰伊·帕里尼曾说:"福克纳影响了美国和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作家。20世纪南方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福克纳。"或许鲜有人知,这样一位独具风格的大文豪,也曾  相似文献   

19.
现年75岁著名的美籍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素尔·贝洛1988年又推出一部轰动美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再遭情变》(More Die of Heartbreak)。这篇小说同他创作的其它小说一样,其主题是揭示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小说以肯尼思·特拉亨伯格为叙述者。35岁的肯尼思随父母在巴黎长大,后来回到美国中西部,在其叔父本·克拉德任教的大学里担任俄国文学助教。他的叔父50多岁,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植物学家,由于在研究北极苔藓方面成绩卓著而深得同行们的敬重。肯尼思把叔父视作自己生活的楷模,对他的人生信念更是执著崇敬。他叔父认为,“如果不能确信在自己的生活中能为每个人、为整个人类有所贡献的话,那么,你就没有理由继续生存下去。”叔侄两人和睦相处,十分投机,无话不谈。这从小说开篇的50页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例如查尔斯·亚当斯的漫画、希契科克的电影、西格蒙德·弗洛伊  相似文献   

20.
京特·格拉斯是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因为对政治兴趣浓厚,也是遭到最多批评的作家。他的小说《铁皮鼓》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最佳小说,从而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