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的大正末期,昭和初期,原有的自然主义文学已呈现衰败之势。而就在这一时期,以横光利一为中心的新感觉派文学的兴起,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起,宣告了日本昭和文学的开始,为昭和初期的日本文坛注入了活力。因此,对新感觉派文学的全面认识及研究,不仅对日本昭和文学史,而且对日本近代文学史全貌的正确认识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感觉派是日本文坛出现最早的现代主义文学,横光利一的新感觉派作品代表着日本此流派的风格。横光利一提倡主观至上,感觉第一,表现自我。其作品在内容方面,表现人生的价值,透视人性的丑恶,流露悲观的情绪。他喜欢运用象征、拟人等手法。在形式上,追求文体新奇,辞藻华丽。  相似文献   

3.
新感觉派是崛起于本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当时,以横光利一、川康端成为首的几个青年作家,接受欧洲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张起了现代主义的旗帜。他们声称不愿再单纯地描写外部现实,而要力图把主观的感觉印象投注到客体中去,以新奇的感觉来创造由智力构成的“新现实”。鉴此,日本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称他们为“新感觉派”。在我国又把这种流派称作“心理分析小说派”,或现代派。  相似文献   

4.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横光利一初期作品《春天乘着马车来》,从小说命名至内容经过了语言与文体的精心雕琢;运用死亡象征等方式,将新感觉派特色巧妙揉入日本文学传统主题"生与死"、主流私小说"病妻物语"题材中,使这部作品显露出非比寻常的光彩,推动了日本新感觉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成分的小说流派是前期创造社以郁达夫、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自我派小说,那么真正在小说创作领域把现代主义方法向前推进并且构成了独立的小说流派的,是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初期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新感觉派首先崛起于二十年代的日本,属于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范畴。所谓新感觉派,这是日本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给日本《文艺时代》杂志周围的横光利一、川瑞康成、中河与一、片冈铁兵等一批作家起的名称。这些作家不愿意单纯地描写外部现实,而是强调直觉,强调主观感…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横光利一初期作品皆体现了其家庭因素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初登文坛的中篇小说《太阳》中,女主角卑弥呼的形象塑造。但是深入论及《太阳》时,人物相关的心理因素清晰可见,例如"嫉妒""怨恨"及"宿命"等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横光利一注重作品中的心理因素描写,不仅是延续日本传统文学的特色,也为其日后转战新心理主义做好了铺垫,最终成就了横光"小说之神"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的创作初期皆深受志贺直哉的文风影响,然而二者在日本近现文坛上却牵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创作轨迹———横光成为新感觉派旗手,公然挑战自然主义文学和普罗文学,而后转入新心理主义小说创作;尾崎则坚持在志贺式私小说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摸索,最终成为战后日本私小说的代表作家。从二者的师承观与创作观入手,对二者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途同而归殊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苍蝇》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成名作之一。作品以崭新的表现技巧以及充满活力和新鲜感的语言冲击了当时文坛。作家巧妙地应用“陌生化”手法,使《苍蝇》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本文拟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从叙述视角、小说语言两方面浅析《苍蝇》的“陌生化”技巧,从而探讨该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沈俊 《华章》2010,(36)
笔者通过分析新感觉派特征,探讨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在这段时期作品中所反映出两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最早的新感觉派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日本,是评论家于叶龟雄给1924年创办《文艺时代》的一群青年作家的总称。这一文学流派从虚无主义思想出发,主要是想突破过去的传统创作形式,不重视人物和情节,强调主观直觉、印象,强调一个“新”字,代表人物是川端康成和横光利一。这一流派以表现主义的认识论和达达主义的思想表达方法为理论根据,深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他们注重取材于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反映都市物质文明、享乐主义和扭曲变形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但在中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中国新感觉派兼具日本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两种特点。以保尔·穆杭为代表的都市文学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印象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倾向,但与日本新感觉派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新感觉派文学与都市文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有二:中国文坛将法国都市文学代表人物保尔·穆杭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混同了;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不仅受到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也受到了穆杭等人的都市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横光利一初期作品皆体现了其家庭因素的重要影响,尤其是"病妻三部曲"(《春天乘着马车来》、《蛾无处不在》、《花园的思想》)。后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他"和"妻子",可联想到作者与其首任妻子小岛君子;丈夫照顾病妻及病妻去世的故事情节也与当时他俩真实的家庭生活相符。横光的"病妻三部曲"中结合了自然流露的真挚感情、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新感觉派的表现,从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只有到了新感觉派的出现,中国的都市文学才真正以令人震撼的面目登上了文学的舞台.倏忽的都市生活是新感觉派追逐的目标,他们把它定格成变幻莫测的艺术画面;都市、都市经验、日本新感觉的影响对新感觉派的都市文学抒写决定意义;都市成就了新感觉派,也毁掉了新感觉派.  相似文献   

14.
王莉 《文教资料》2008,14(8):30-33
小说<苍蝇>是横光利一初期的作品.该作品在日本较早运用拟人法、蒙太奇式叙事手法,被公认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作品发表于大正十二年(1923)五月,受当时象征主义思潮影响,文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创作手法,建构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隐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马车象征着当时的机械文明,车上的苍蝇象征着那个社会里保持着清醒头脑的人.至于车上的人物,他们所持的各不相同的欲望正隐喻了"五阴盛"这一日本传统观念.作家通过苍蝇之眼向读者展示了作品人物经受着物欲与物役的双重折磨,逐渐丧失自我,最终导致马车坠落和生命死亡的情景.这暗示着作家对当时的社会及人们的状况深感不安.这一由清新的创作手法和日本传统意识巧妙结合而成的隐喻体系正是该作品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前期逐步形成并在中期鼎盛的现代派,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因施蛰存于1932年出版《现代》而得名,实际上包括现代诗派和新感觉派。新感觉派在当时中国发展是有其发展背景的。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都市迅速崛起,物质层面的繁华为中国现代作家发掘、拓展其感觉提供了基础。再次,西方现代主义的陆续引入为中国作家的文学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参照。新感觉派受到了显尼志勒的心理现实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蔼里斯的性心理学以及日本的"新感觉派"的影响,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家,在接受外来影响之时立足本身传统文化创造的新感觉派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新感觉派一直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它在借鉴外国现代派文学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但不论他效法西欧还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在文化积累和创作语境等方面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创作上自然而然带有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某些特点。总体说来,新感觉派小说在文化视角、性爱描写以及抒情氛围的营造等三个方面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传统特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感觉派是受到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而形成的,但是,日本新感觉派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从中日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的关系来说,日本新感觉派不具有心理分析的特点,而中国新感觉派却包含心理分析小说。究其原因,一是我们在接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同时,对其就有着理解上的偏差,似乎一切具有现代主义因素的作品都成了新感觉派;二是由于中日新感觉派解体以后,重要的代表作家多数转向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因此,中国文坛也就将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8.
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重要作家,曾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收辑在《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和《圣处女的感情》集中的作品,代表了新感觉派的艺术风格。穆时英的小说主要接受欧美和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包括欧美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小说、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以及弗洛伊德主义,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本文试图论析穆时英小说在叙述视角、叙述时空、叙述结构上的创新,探讨他在小说叙述模式的发展与都市文学的开拓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家横光利一描述了人在路途中的故事,透过苍蝇的眼睛反映人与人、人与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出世态的炎凉、人情冷漠,最后人马俱亡,在悲惨的结局中嘲讽了人类生命的渺小与命运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20.
施蛰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创作特色的作家,在文学史上,他同穆时英和刘呐鸥一同被归为“新感觉派”。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施蛰存似乎并不完全属于“新感觉派”,他与中国“新感觉派”存在一种“疏离”。这点可以从他所受外国作家的影响、作品的内容、自身的古典文学修养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