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学生掌握了“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后,老师领着学生们做起了游戏:老师报到哪个方向,学生就赶紧指向哪个方向,看谁反应快。看来这个游戏并不难,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老师说哪,学生指哪,动作整齐划一。可是没过一会儿,细心的老师就发现有一个学生似乎对此不感兴趣,有时还调皮地反其…  相似文献   

2.
案例 十棵树栽成五行,要求每行4棵,怎么栽?请画出图表示. 我将这道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将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天的作业,令我欣喜不已,它改变了我原有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我原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也能成为新的教学生长点呢?  相似文献   

4.
周峰 《吉林教育》2006,(10):48-4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数学课上,如果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就会使师生双方都体验到教与学的快乐,反之,则教师教的疲劳,学生学的痛苦。要成功的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兴趣,就要从巧设导语、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多元评价、引起好奇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6.
梁小平 《湖南教育》2000,(17):49-49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更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的宗旨。一、在准备材料中,诱发创新意识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将圆形纸片剪成16等份。上课开始,教师要求学生汇报将圆形纸片剪成16等份的制作过程。由于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学生剪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既可以先用笔画出16多份再一份一份剪下来,也可以用折一折、剪一剪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二元的、线性的、固定时空的旧课堂越来越不满意,有的专家提出了“课堂重构”的命题。那么,新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数学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出新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地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推波助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顿悟点”,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调整自己设计的方案,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师:“你们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吗?”  相似文献   

11.
12.
【实录一】(除法的认识) 课一开始,教师出示:把8个苹果分为2份,怎么分?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当作苹果进行操作。学生反馈:  相似文献   

13.
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想是学生长期学习数学后形成的一种特定思维,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思路。然而,据观察发现,数学的抽象性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在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学生抗拒学习数学的心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均可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想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展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没有语文课生动,觉得枯燥乏味。对此,我采取了几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互动的氛围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引”到“人”精心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温故知新 数学知识是系统化、循序渐进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迁移规律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旧知”与将学的“新知”相互沟通,铺平“道路”,架起“桥梁”,从“温故”出发,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以旧  相似文献   

16.
1 建议思考的问题 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数学表达能力? 在课堂中怎样渗透新教材理念,数学文化等教学理念? 如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合理的、循序渐进地培养? 2 备课时两个问题的解决 这是一堂在多媒体教室上的新课——《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中一块全新内容.在备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两个问题.问题1:新教材为什么要补充简单的线性规划这一块内容?问题2:为什么把这一块放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与“曲线的方程”之间?为此我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