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消行政级别不如去"官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提出的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计划,饱受争议,褒贬不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在官本位社会单独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贬低教育;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也表示,单独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教育家将得不到社会的应有尊重.而不少教育界的学者、专家则主张取消大学行政级别.  相似文献   

2.
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一个短视的观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高校的行政级别是高校社会地位和教育地位的体现,作为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只是一种政治地位的体现,并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与高校内部行政化没有直接联系.高校行政级别是高校学术发展的保护伞,是国家政治智慧的体现.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一个无视中国国情、降低教育地位的短视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吁由来已久.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不少名校校长却一方面强调不看重自己有多高的行政级别,一方面又认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  相似文献   

4.
对于社会热炒的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如果官本位是前提,如果全社会都是行政级别为导向,单独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因为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据3月7日《新京报》报道)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高校行政级别对于高校的特殊意义,并认为现行条件下不应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更不能以此作为破解高校行政化弊端的首选对策,破解高校行政化弊端应该循序渐进,多因素结合,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传统的内部治理结构,使高校运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必须进行解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构,需要明确高校的非营利组织身份,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取消行政级别;建立大学章程,规范高校的整体运行;建立起党委领导下的学校董事会负责制.由校长领导下的执行团队负责日常管理与行政事务.学术副校长领衔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其他各类机构分工负责,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行政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它是历史的产物,已经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体制顽疾,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高校行政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高等院校行政级别化、机构设置上级对口化、高校管理行政科层化、学术管理教师边缘化.导致高校行政化的根本原因是官本位的历史文化环境、办学资源的行政控制权和办学决策的行政操办.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而应全局考虑、整体设计、逐步推进、双管齐下.核心问题是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视角看,我国高校行政化的成因是不同的。从中外高校比较的视角看,我国高校行政化的成因包括体制因素、现实因素、文化因素。在体制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高校领导主要由政府任免、高校有行政级别之差异、政府部门对高校事务的直接干预;在现实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现状、学校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在文化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行政文化较浓厚、一定意义上官本位文化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自治的制度保障是高度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高校"法人-董事会"的内部决策以及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构成了这种制度保障的主体。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就要借鉴美国经验,合理分权,寻求权利制衡,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废除行政级别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认证机构。  相似文献   

10.
取消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级别是高校去行政化、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之举。在改革过程中,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需要采取辩证、系统的方法,协调好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关系。这是由大学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二级学院在大学组织结构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优化大学治理结构,提升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是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理想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校“行政化”涉及高校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角逐等内外两个层面.高校行政化的背景是高等教育系统被视为一个政治系统,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官僚机构,内部组织层次科层化.高校“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而是要平衡高校内部的权力,各司其职,尽可能地引导高校从政府的下属组织解放出来,建立符合大学理念的高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少化  许硕 《江苏高教》2020,(11):55-6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研究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科带头人发挥领导作用,而且能够助力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对北京市36所高校16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是一个由个人魅力、愿景激励、德行垂范、资源整合与高绩效标准组成的五维度结构;大学学科带头人的个人特征(年龄、学科背景、行政级别)对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及其相应维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去行政化”,核心的问题不是高校有没有行政级别的问题,而是要将高校从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中解放出来。要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通过规范学术委员会、强化教代会职责和推行校务公开的方式,使“民主管理”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主体,与部属高校的行政级别、工资待遇、科研条件等有不小差距,师资队伍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客观、全面分析形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地方高校的综合竞争力,进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内部管理上主要沿袭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校长领导院(处)长,院(处)长领导系主任(所长),系主任(所长)领导教研室(研究室)主任,教研室(研究室)主任指挥教师.大学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套用政府机关行政级别,一级管一级,隶属关系清晰,建构了一个塔式的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大多数人看来,高校以高深知识为核心,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知识的净土,学者的乐园。然而,从和谐文化的视野来看,我国的高校似乎并不是那么地“和谐、完美”,诸如政府把高校看作一个附属的衙门、校内人员(即使是教授)争行政级别、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的问题:高校的学术领导力与行政领导力如何处理,高校在领导方式方面,其价值取向应走向哪里?要了解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7.
高校行政化是当今中国高校面临的棘手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控制和消除高校行政化,可以取消高校内部的行政级别,构建基于学术职位的退出机制,强化高校的学术职位制而弱化行政职位制,建立高校内部官员严格的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者素质提升是高职教育永恒的课题.提出了把握一个角色定位,树立两个层面的创新意识,五种路径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学术共同体是以教师(含研究生)合作为基础,旨在研讨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的无行政级别与权力的学术组织.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对高校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及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内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亟待管理层面的变革.文章从理念、文化观、途径、方式四个方面对治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术共同体管理的适切性做了概括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高校"行政化"倾向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受到侵害,"去行政化"也成为各方的共识。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并非取消高校的行政机构,也不是简单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高校"行政化"倾向主要由于高校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在隶属关系、办学经费以及各类专项经费上对政府有严重依赖,导致高校不得不"行政化"以获取更多资源。而要改革高校目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倾向,必须由政府推动,改变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探索高校资源保障体系,逐步摆脱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