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重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运用对立统一法则,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经验和教训,面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这篇讲话对中国共产党今后15年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进改革开放,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这一伟大实践,邓小平同志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领导我们党从总结群众的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这一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受了实践检验和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即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学习外国的有益经验,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走出一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来。本文仅就什么是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时代主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研究时代主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理论,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执行党和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所获得的巨大成果,是在科学地总结14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确定了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大会修改后的党章还正式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这一理论教育青年,培养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一项带战略性的任务。政治教师是学校德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应当率先学习掌握这一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走向近现代化的尝试,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并结合中国国情所做出的选择,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为自身发展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主要考点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真总结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国情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启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曾笑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46-148
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内战结束后实施的一项改革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主要对新经济政策进行评价与反思,并谈谈它对我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刘少奇积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学习苏联经验的阶段、对国民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思考阶段、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健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34-36,40
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和政治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事业,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大法宝。毛泽东依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从而确定统一战线对象;毛泽东依据对民族矛盾的分析,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依据对中国现代历史经验的分析,明确了党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方面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变中,苏联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蜕变与瓦解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苏联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教训昭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积极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闻天作为老一代革命家,其晚年对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学习和研究张闻天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条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大大加快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城市化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且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