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创举,其理论与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征途中的重要力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维度,审视民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明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哲学逻辑,进而厘清两者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与实践、批判与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我们从文本方面深化对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蕴含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党的二十大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新的要求与部署。文章追溯了共同富裕的理论缘起,阐释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强调了全民与全面富裕、物质与精神富裕、渐进取径与共建指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础,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从毛泽东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再到新时代对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动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并深化了共同富裕理论内涵与目标要求。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使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及其成效取得更进一步、更加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与力量,都在于服务人民。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和初心使命。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群众路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案之一,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以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的理论创新逻辑,是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建党百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是基于现阶段缩小贫富差距、适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联动性有待加强、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方式和路径有待多元化、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共识有待凝聚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化解路径:一是,构建效率与公平均能充分彰显的协调联动新格局;二是,拓展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渠道;三是,凝聚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我们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步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仍然面临不少突出难点和风险挑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关乎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趋势,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我国从小康中国迈向共富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核心内容,从本体维度、价值维度和方法维度阐释了共同富裕的主旨要义、价值意蕴和基本要求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阐明了新发展阶段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图景提供了行动方案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8.

如何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题。现有关于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研究过于关注工具理性,忽视了其背后的价值理性和内涵本质,尤其是缺乏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分析。引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基于“价值性—工具性”二维矩阵所构建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第三次分配通过发挥文化、制度和主体三个层面的示范、刺激和众创效应来实现共同富裕。在文化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培育慈善文化、倡导民间互助、培育共享理念等推动共同富裕,映射出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属性;在制度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刺激效应,通过优化税收制度、慈善服务制度、三个层次分配衔接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彰显出第三次分配的工具属性;在主体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众创效应,通过协同机制、互助机制、互嵌机制推动共同富裕,体现兼具价值与工具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和灵魂所在,其内容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三层概念解读分别指向发展的目标指引、关键途径和最终归宿。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论述、总结建党百年探索经验和中国民本思想有益成果基础上,这一思想被作为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创新成果提到了党和人民面前。在建党百年视域下,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于进一步坚定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打破兴亡盛衰的历史周期律,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蕴于党的初心使命之中,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精神生活保持的丰盈均衡状态、全社会精神追求呈现的澄明向善样态以及民族精神力量展现的恢弘自信质态。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优化精神文化环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以良好的舆论引导构筑美好精神家园;以制度建构化解和防范道德领域的“两极”分化;以培养文明公民来推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已经渗透到农业全产业链,在降低农村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等方面成效显著。“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温州市已成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发展中仍面临网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物流体系建设落后、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及品牌化程度低、电商专业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因此,农村电商应注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能力及加强农产品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将创新思维注入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从而使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好地为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的理论成果,与共同富裕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指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与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理论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的有效推进,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全部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与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济利润创造与社会价值创新“共栖共生”,高质量推动共同富裕不是打压民营经济,其发展质量层次直接影响推进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基础、人民群众基础、人才队伍基础与慈善文化基础等,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远大计,也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恒心。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通过打造勤劳致富、创新致富、效率致富、技术致富、创业致富、经营致富、投资致富等场景集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民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政策、群众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迄今为止,党对群众工作经验最科学、最全面、最本质的概括。其主干内容是依靠人民、发展人民、造福人民。发展人民,则是对"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继承和弘扬,需要党组织及每个党员付出巨大的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16.
如何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题。现有关于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研究过于关注工具理性,忽视了其背后的价值理性和内涵本质,尤其是缺乏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分析。引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基于“价值性—工具性”二维矩阵所构建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第三次分配通过发挥文化、制度和主体三个层面的示范、刺激和众创效应来实现共同富裕。在文化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培育慈善文化、倡导民间互助、培育共享理念等推动共同富裕,映射出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属性;在制度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刺激效应,通过优化税收制度、慈善服务制度、三个层次分配衔接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彰显出第三次分配的工具属性;在主体层面,第三次分配能够发挥众创效应,通过协同机制、互助机制、互嵌机制推动共同富裕,体现兼具价值与工具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7.
李丽  高圣涛 《考试周刊》2015,(23):190-192
改革开放后我国领导人的顶层设计,使中国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致富过程中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成为当前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实际中,作出了“两个结合”重要论述,为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视角。从历史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两个结合”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理论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新发展成果;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两个结合”理念,在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中的“中心课题”,也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被后来的执政者提上政治议程并为之付诸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一种愿景式的中国梦,共同富裕集中表现为始终作为一种进程而非结果,如何客观地评述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探讨共同富裕深刻的历史缘由和基本的发展路径,则是当今中国亟须破解的难题,缩小贫富之间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可持续发展转变、使改革成果为民共享,是共同富裕在当今中国作为“中心课题”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迅速 ,实践也非常丰富 ,急需对教学设计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深入地研究。在这种背景下 ,本文对教学设计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并对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两大类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