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文化是区域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区域展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地方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精准融地方文化精华于四门思政课程、开发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邀请地方贤达英雄劳模进课堂是地方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三大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3.
高职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劳动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担当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强调劳动教育的类型教育.针对目前高职劳动教育被异化和缺少更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困境,本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逻辑起点,用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高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工科为主,文科为辅,思政育人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规律,开辟思政育人新路径,是思政育人的应有之职.思政育人嵌入"四史"是任务,也是责任,理工科高校应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并创新路径才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文化是深厚的培养基础,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四史"为纽带,营造革命的文化,理工科的学子将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四史"教育为题材,开辟对话新渠道,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理工科知识奉献社会.以"四史"教育为契机,开辟思政育人新实践,让学生在生动的互动环节上感受历史的力量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高职思政教育是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求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因此,高职思政教育也要响应国家的需求,把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合到高职思政教育中。本文将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工匠精神如何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7.
林荣森 《甘肃教育》2022,(12):15-19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途径。文章分析了思政课中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调研了山丹县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状,就山丹县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做了梳理,并提出了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四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积极开展符合当地教学实际的课程研究、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探索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及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协同创新,是一条适合山丹县大中小学“思政+四史”教育的现实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出现新特征、新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新"精神引领来指引教学方向,为高职学生成才奠定思想基础.本文阐述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思政教育的新内涵以及"新"精神引领对高职思政教育发展的意义,深入剖析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高职思政教育"新"精神引领的最佳路径,以期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高职思政教...  相似文献   

9.
杨婧 《教书育人》2021,(9):98-99
高校日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代背景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而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则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日本概况这门课程为例,结合中日两国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具体情况,对如何有针对性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它是专业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能更好地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深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使之与相应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新媒体技术,从教学内容、手段、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创新专业课育人手...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度推进,在高校开放大学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能够发挥红色文化多元育人功能,积极引入带有地方特色的一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拓展高校思政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兴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现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特色文化可可托海精神为例,探索有效把握可可托海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可可托海精神的价值认同,并通过多元渗透、持续引领、有效实践等教育原则为学生搭建红色文化多元学习平台,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空间,进而在开放大学思政教学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以项目化为施策,以品牌化为导向,以协同育人为成效”,充分挖掘劳动育人功能,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彰显劳动教育特色,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培养高职学生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地方优秀精神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很多地方文化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是不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地方文化独具特色,在多年的文化沉淀及革命、建设、改革中凝练出广西精神.当前,各地市虽也有自己的精神文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很少了解本地精神.因此,本地高校思政课应多挖掘...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可行性和意义,探讨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中国文化课程与作者所在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中国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学材料的思政内容,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加强四史教育,应充分认识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四史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准确把握四史教育的主题和特点,探索加强四史教育的新思维和新路径;明确加强四史教育的核心原则,进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四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四史”教育促使学生学史明志、知史明道、品史明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十分必要。当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应立足时代需求、学生特点、学院特色等维度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以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渊源,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浸润,贯穿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丰富的实践意蕴和创造创新意识,激励着中华儿女拼搏奋斗、不断进取。文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时代内涵,思政教育融合的功能优势及其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以期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