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两讲,我们已经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当前教育(包括科技创新教育)的第二种“不完备”(即“技能与知识的教学分离”)及其根源所在,那么,基于相关认识,我们就必须展开行动,真正改观这样一种“不完备”。这一讲我们就阐述相关如何改观的基本思维和具体方法。为了便于大家直接在实践中实现操作,这里特别采取直接对接教学行为的更具实用性的方式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前一讲,我们对我国当前教育(包括科技创新教育)中的第二种“不完备”即“技能与知识的教学分离”进行了概念上的基本阐明,这一讲我们继续剖析其中的原因和本质,从历史与文化的渊源给出更为深化的讨论。显而易见,根据前一讲,我们有个简单而显著的结论,即我国过去多年的基础教育是非常不重视技能的培训与教学的,这种不重视已经到了相当过分的程度,而且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觉得这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有什么问题(如果还有一点点重视的话,那也要转到职业教育范围去谈,而职业教育在我国似乎并不算入基础教育,更不会算入应试教育的范畴)。原因很简单,就是技能并不会真正需要在应试中达成必须达到的成绩(应试教育也一般不会真正实测技能,那被认为是花“闲工夫”),  相似文献   

3.
<正>前一讲,我们针对当前科学教育中最基础层次上的一种“不完备”,即在教授和传授科学知识中已经显著出现的“知识概念与现实实际或实践的分离”,从其中的关键认知过程环节——抽象的关键性和实施要求予以了深度的剖析。这一讲,我们就直截了当地讲清楚实际在教学行为上如何解决这一“分离”(接下来的数讲,我们将沿袭这样的叙述方法,即阐明一种问题就紧接着给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样可更方便大家的阅读学习和立即知道如何应对,同时可兼顾好专栏各讲也可相对单独成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给学生一把“会学”的金钥匙,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书本中的知识,还要熟练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基于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文化氛围下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学生是在纯中国特点的氛围下学习的。他们习惯于抄写背诵,习惯于对新知识进行理性思维,对任何语音现象都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值理性思维欲望较强时期)。如果只要他对话,而淡化系统知识的学习,他反倒不适应。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当然不够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特定环境下应试教育的结果。   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为什么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相似文献   

6.
<正>回顾梳理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努力围绕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探索,但在推进过程中又始终在观念—行为这一连续体上徘徊,无论是“为何教(学)”“教(学)什么”,还是“如何教(学)”“教(学)得如何”,都限于表层的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对“浅层”教学的现象剖析,构建了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深度教学路径,并从琢磨常态课开始进行了深度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两种对立的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教学思想。一种是在“重知识、轻能力”思想指导下,把数学教学等同为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只讲正确解祛,忽视思路剖析,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一情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掩盖厂必要的过程分析与探索;采用题海战术,罗列解题套路与程式,让学生“对号人座”、机械模仿,把解题中的思维话动降到最低程度。另一种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把数学教学理解为数学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探讨知…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无疑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和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传统阅读教学受50年代起前苏联的教育学家凯洛夫和叶希波夫的教育理论影响,形成了“组(组织教学)——复(复习旧知)——新(传授新知)——巩(巩固练习)”这一阅读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打破以往教育教学常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依据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质是素质本位基本的也是关键的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语文课的人文性,即注重“心”(人格、灵魂、道德、生命体悟)与“智”(知识、智力)的培养。尤其是当前,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只熏物质,不讲精神,导致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大学教育急切呼唤“人文教育”回归。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学思维往往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单纯的(知识)信息传递过程,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这就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我们面对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群体,他们对发出的(知识)信息是有选择地接受,并随时可以发出质疑的。特别是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信息不仅来自于课堂,而且来自于各种传播媒介。再加上学生本身对知识传递方式(即教学方式)的苛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递者,而且还应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这就给我们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1.
李国成 《教育艺术》2008,(11):62-63
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的目的。从而把自学引入到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位外国教授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中国学生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发问,这是中国教育应该改变的一个重点。”我们的学生的确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记下老师讲的一个个过去的结论。似乎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似乎学生记下了结论,也就得到了知识上的满足。重“结论”、轻“过程”造成灌输式的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中随处可见。这种教育也可以出人才,但效率太低,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难以出现原创性人才。因为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两讲我们简略但完整地解读了基本构成科学思维的8个方面的关键元素。分开看这些元素,我们其实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将各元素按顺序递进地串在一起,更为整体地思考各元素构成的一个完备组成时,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中的一种各元素之间的递进关联性。这样一种关联性正是一种所谓的“科学逻辑”的表象呈现。在这一讲中,我们就阐述有关科学逻辑的概念和特征。事实上,建立这样的逻辑思维正是科学思维最为本质和最为必需的基础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是一组文艺随笔,共有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内涵比较丰富,其中,《咬文嚼字》讲的是写文章或阅读应该注意“炼字”的道理;《读(伊索寓言)》揭示并嘲讽某些社会现象;《说“木叶”》解说和阐发了一个文学意象;《米洛斯的维纳斯》则阐述作者的一个美学观点。这些文章很少抒情,重在讲知识或道理。在教学过程中与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一个单元的课文比较难上。难度在于:(1)文章知识内容较杂,不知如何操作才更简捷有成效;(2)课文较长,不适合朗读,学生觉得枯燥;(3)对于知识储备不足的高一学生,有理解难度。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个性化教育未来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智能价值社会”。它将从根本上变革现今的“产业社会”①及其文化(包括教育),带来崭新的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支撑“产业社会”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八四届初中(3)班,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一门“语言思维训练”课,安排在语文学科总的课时内,每周教一课时。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语言教学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语感教育,即阅读、朗读作品,从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表达能力;一是语言规范化的教育,讲一些语言规则,并进行训练,传统教学中学习“对课”和近体诗的格律、词牌、曲牌等等,都属这一类。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不能偏废的。  相似文献   

17.
刘立娟 《课外阅读》2011,(11):62-63
新课改条件下倡导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它的基本内容有: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而初中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不仅是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是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记、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是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一九五七年以后,我们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愈讲愈少,对教育与经济基础、以及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的关系愈讲愈多。这种情况是同我们在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左的错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为害的十年中,他们别有用心地只讲教育为政治服务,不讲教育为经济服务;只讲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讲教育是生产斗争的工具,谁讲谁就要受到批判,说你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宣扬“唯生产力论”。致使我们在很长时期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中断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开放题应运而生。“开放”是相对于“封闭”而言的,传统的物理试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解题只需按部就班,从已知条件代入相应的公式就能找出确定的答案;开放题则是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依据和方法往往也不惟一。而发散思维正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不拘泥于一种思考途径,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也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可能由已知导致未知,从而发现新事物和新理论。因此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利用开放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策略开放题所谓策略开放题,就是…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沿用一套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讲授形式。采用这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接受新知识,新认识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状态,而老师则往往容易成为学生思维认识过程的“包办者”,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发展学生智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这些恰恰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