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教委最近公布了201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专报。专报内容显示,2012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7.93%,就读专业和就业岗位对口率为83.55%。2011届毕业生工作一年后工资有较大幅度提升。根据调查,截至2012年9月1日,上海市86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共计毕业39834人,就业人数39008人,就业率为97.93%,与2011年相比基本持平。其中,直接就业占61.46%,毕业生升学占36.47%。八成多毕业生修读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毕业生薪酬呈逐年上升趋势。毕业生修读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和基本对口的为83.55%。  相似文献   

2.
李玉怀 《成才之路》2011,(29):31-31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隐藏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在新形势下的高职外语培养模式,分析就业率、对口率及收入水平的调控因素,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专业2011-2013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就业率持续升高,近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专业对口率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比不对口的毕业生收入显著增高。通过分析得出,高职外语教育中,及时适应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能够显著提升就业专业对口率,增加毕业生收入,提高未来职业规划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福建建材工业学校创新就业模式,就业指导工作实行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星级"就业服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稳步上升,特别是学校的龙头专业--建筑建材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对口就业率达100%,毕业人才大力服务海西建设,真正做到了"出口畅,进口旺,学得好,用得上".  相似文献   

5.
职校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可能说是目前全国职教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使职高生学有所成,并有一技之长,对口就业或曲线就业?江苏省涟水职业高级中学采取“多铺路、广结缘”的办法,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历年来,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6.
动态     
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71%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学生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比2010年略有提升。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是:到各种所有制企  相似文献   

7.
陈韬 《上海教育》2013,(19):4-5
本刊讯根据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9月1日,上海86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共计毕业生39834人,就业率97.93%,与2011年相比基本持平,就读专业和就业岗位对口率为83.55%,2011届毕业生工作一年后工资有较大幅度提升。调查还矬示,用人单位对所招聘的中职毕业生总体评价满意的比例达到96%,同时,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牛比较适应当前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名靠后,为此,我们对某校音乐学专业2011年、2012年毕业生就业状态进行了跟踪调查,重点分析了对口就业的情况,从人才培养末端审视音乐学专业现状,分析就业偏低原因,思考该专业未来发展。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绍波 《考试周刊》2012,(86):165-165
与沿海企业长期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加大对口就业。并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温州职校新生就业期望偏高,职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小型企业为主。针对以上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温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理念,引导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切实做好职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将中职生的综合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实践与探索了“实习生+准员工”的综合实习运作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1-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实证调查,发现高师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初次就业率低、就业渠道狭窄单一、就业过程艰辛、就业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政府、高师院校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共同努力提高就业率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赵锋 《上海教育》2012,(9):44-46
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9月1日,上海市93所中职校共计毕业生44529人,就业43617人,就业率为97.95%。2012年4月19日,上海市教委对外发布了"2011年上海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9月1日,上海市93所中职校共计毕业生44529人,就业43617人,就业率为97.95%。其中,非上海生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某高校2007—2010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专业初次就业率、对口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学教育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还有待提高等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不仅仅是为就业的供需见面会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以下简称劲松职高)一贯重视毕业生出口的畅通,一直把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起点工资水平以及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活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劲松职高不但早就成立了职业指导部,而且和众多用人单位建立了来往频繁的关系.组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供需见面会,是学校驾轻就熟的常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日前向社会公布了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均不含技工学校)显示,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474.71万,就业人数为459.15万,就业率为96.72%。对口就业率为75.60%。从就业去向看,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就业人数的45.49%。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占13.85%,表明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大形势下,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创业就业道路。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占25.10%,比2015年增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受众多因素影响,除学校教育质量、学生自身原因等因素外,还与国家政策、生源质量、用人制度等密切相关。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并不能表示就业率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从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2012,(18):6
香港大学公布2011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去年就业情况理想,就业率达99.7%,毕业生的平均总月薪增加5.8%,从2010年的17336港元增至去年的18350港元。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国年度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蓝皮书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本科为50%,高职高专为44%)。就业蓝皮书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生化与  相似文献   

20.
中职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教育,这是中职学校教学的一大特点.从我校近两年财会毕业生就业率情况来看,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明显提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