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强化语感训练”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课标》)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语课标》在“基本理念”的第一款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第二款中又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又把“形成良好的语感”列为重要一条,并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最后,《语课标》还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上有“场”的概念,用它来诠释人会受环境的影响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道理通俗易懂。我们人类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总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一定的作用。适应(感受)或改变(参与)等活动都能体现出“场”的影响,因此,听说训练之“场”的组设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4.
5.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语教学的核心目标被提了出来。随着课标的推行,一方面,“语素养”像个时髦又讨好的“标签”被到处粘贴;另一方面。这样一个核心概念缺乏明确解说,更没有称得上定义的严密逻辑界定。于是,“语素养”变成一个无边无底的“框”,隐约无形的“框”,因对其外延的不确定和对其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这个“框”盲目扩张,“语素养”逐渐模糊泛化成“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7.
最近,有人提出语课要有“语味儿”,我同意这观点。那么,什么是“语味儿”?“语味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追溯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其渊源久矣。最早提出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大概是在1991年。在《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前的10年间,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训练这种形式一直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以至有人总结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认为这是“短平快”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于是,训练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一些过激的行为也随之应运而生,诸如课间大搞肢解课文,  相似文献   

9.
《语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框框,使语教育不再是从课本到课堂又回到课本,而是从人到社会生活再回到人。整个教学活动是以人为本,从而凸现了一种教学方法,叫“自然而然”法。  相似文献   

10.
从事语教学和研究的人都知道,“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学语中,作占了半壁江山,师生在写作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然而与客观要求相比,目前作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数,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然后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接受了审美教育就会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就会激发审美情趣,对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分辨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13.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完善他们健康的人格,具体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1)通过朗读、视听,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可以清晰生动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2)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教师从字、词、句、篇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领会作品的内涵,理解其中的艺术美,提高鉴赏真与假、美与丑等的能力。(3)通过引导训练,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教育不能没有语文训练,然而,应该训练什么?怎样训练?……很多问题,从过去到现在,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基层普通教师,人们的看法未必清晰,做法也未必得当。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多作一些思考吧!  相似文献   

16.
郭毅平 《学语文》2004,(5):50-50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按照美的规律来精心设计美的活动,让课堂教学充满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语中的美感教学一般是集中在学教学里的,这样说并不是否认了其它作品中审美要素的存在,而是因为学作品欣赏是实施美感教学的主要途径,美感教学不论是学欣赏的等同还是分支还是生发,其本质的审美属性是一致的。笔认为,在当下的有关审美教学的讨论中,一些章已经迷失在纷繁的现象中,它们缺少一种“追远”的精神,缺少对作品中美的观照,缺少审美普遍规律对教学行为的指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有目的地加强“说”的训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
《美学原理》一书中写道:“美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20.
“学本式”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是学本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学本式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实施叫“学语文教育”.也叫“学习型”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因此,学本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有教育的教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