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2000年第7-8期第41面的<用TVT板做氨与三强酸反应实验>一文,经试用,仍感有以下不足:一是聚脂TVT板凹槽在热的氨气流作用下扭曲变形;二是有些学生实验前忘记准备TVT板,有的用毕随意废弃丢弃,给紧接着的下一班实验造成器具不足的麻烦.经研究,我改进制作了氨与三强酸反应器皿,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高一化学学生实验七氨气与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的实验 ,书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是在玻璃片上滴上 3种强酸进行实验。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实验时 ,或因滴加酸液过多 ,或因移动玻璃片时不小心 ,致使酸液溅流到实验桌上或溅到学生的手上、衣服上 ,造成安全事故。我利用包装草珊瑚含片的TVT板 (其他包装药品的TVT板亦可 )来做氨气与三强酸反应的实验 ,可以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 ,材料易找易做 (可安排学生提前做好 )、操作安全、实验效果好。制作方法是 :将取完药片的包装草珊瑚含片的TVT板撕去圆形凹槽周围的铅箔 ,用水冲洗干净 ,从中间剪开 ,…  相似文献   

3.
1 实验用品 集气瓶、去底具支试管、鼓风球、玻璃导管、乳胶管、浓盐酸、浓氨水。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3 实验操作 1.按装置图把仪器安装好,并检验气密性。 2.在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适量浓氨水和浓盐酸。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全日制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中氨与水的反。实验如下所述: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立即倒置烧瓶句话说明了前面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口时,圆底烧瓶口不是向下的,这样操作是不妥,因为空气的密度是1.293g/L,氨气的密度是0.771g/L,比空气小,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①若边制取氨气边做上面的实验,用向下排气法待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后,拿出导管,圆底烧瓶口要仍然朝下,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移至铁架台上固定,按教…  相似文献   

5.
通过常见的仪器广口瓶,对氨气和氯化氢的反应进行改进,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基本无污染,适合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6.
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体现了氨的重要化学性质.在实验过程中,该反应存在以下问题:浓氨水、浓盐酸的挥发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反应产物是烟还是雾,无法进行验证;反应一次性进行,无法重复演示.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特设计了一套进行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的微型化装置,它不仅适合于教师多次重复演示,而且适合于学生实验.该装置设计简单,易于操作,无污染,实验效果良好,可以验证产物是烟还是雾.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的提出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在旧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材中,其操作步骤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教材中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但忽视了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对人眼、鼻、喉的黏膜的刺激作用,以及氯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咽痛、眼痛、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病症)。而新人教版《化  相似文献   

8.
9.
一、问题的发现该实验选自现行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实验3-5,书中对该实验这样表述:把水滴人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制取氨气的实验改进淄博市山东省冶金学校(255070)赵亚玲,陈久标实验室制备氨气,通常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加热来制取.由于反应有水生成,加热反应完毕试管底部骤冷,所用大试管极易破裂,特别是学生实验,试管破损率达70%以上.浪费十分严重.我们改用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教材中醇与氢卤酸反应演示实验中存在的污染大、现象不明显、实验时间长等问题,从醇、氢卤酸、反应条件等角度改进了该实验,使得醇与氢卤酸反应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氨气喷泉实验耗时长等不足,可用矿泉水瓶、注射器、输液管和长针头等简易材料,设计一套将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整合为一体的简单演示装置。改进装置既能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也可以用铵盐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  相似文献   

13.
14.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实际现象与理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对该实验改进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该实验进行了再改进,使实验现象和理论描述相一致,同时消除了污染,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铝丝与水的反应很难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为有效除去氧化膜并增强该实验效果,实验用Y型管对铝丝与水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选用10%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氧化膜,并在使用二甲苯液封条件下,让铝丝在15%氯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体现了实验改进的优点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教版必修2中铁与水蒸气反应演示实验的不足,结合实验教学实际,自制了反应容器,改进了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反应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教材,指出教材实验方案存在的部分问题,在综合分析已发表的钠与水反应实验改进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注射器和自制铝套对钠与水反应实验进行了再改进,探究了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便,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实现了微型、安全、一体化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周金明 《中学理科》2006,(12):91-91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经常遇到下面两个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如果按教材P32[实验2—1]操作:“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再加几滴水”,结果是脱脂棉很难燃烧起来。我个人认为该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是,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且水的气化吸收大量的热,达不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不少教师对该演示实验做了探究和改进,但都离不开脱脂棉的燃烧,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两点:(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总结出一种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易成功,并且更好地证明了上述两点的实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陈志刚 《考试周刊》2009,(52):182-183
实验室制取氨气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作出明确要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喷泉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实验.按照常规的做法,参照书中的相关讲述,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这两个实验有难度.本文作者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