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末年,我国文学史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由于这个流派产生在汉献帝时期,而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叫建安,所以文学史上便将这个流派称之为“建安文学”。  相似文献   

2.
建安时代是“文人”从“士人”群体中分离出来而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时期,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批创作者是当时“文人”集团的杰出代表。他们通过书信往来表达了对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全新理解,包括以辞赋的审美性彰显非功利的文学个性、在五言诗创作中借鉴辞赋的字斟句酌以加强描写的审美意义以及抒情小赋的诗化趋势等时代经验。而书信中流露出的时代剧变中“文人”何以自处的复杂心态更是对汉魏之际历史变迁的生动折射。重温建安“文人”的书信创作不仅是深刻理解当时文学正在发生重大转折的直接途径,对于重估“文学”自觉于魏晋这一经典文学史命题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它处于两汉和魏晋两个时代的分水岭上,上承两汉,下启魏晋,标志着两汉文学的结束,又是魏晋文学的发端,是从“汉音”过渡到“魏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始于公元196年,止于公元220年.古代文学史研究者普遍认为,建安文学的上限可以上溯至曹操写作《薤露行》的公元190年,下限可以下移至曹植逝世的公元232年.纵观建安时期的历史进程和文学进程,可以  相似文献   

4.
繁荣的“建安时代”,文坛上出现了曹操、曹丕、曹植三位大文豪,他们是父子兄弟,并称为“三曹”。建安文学的繁荣,曹氏父子是有功绩的。他们凭借自己的政治地位和优异的文学才能,招揽人才,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以他们父子三人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即“建安七子”)并且是这个文学集团中卓有成就的诗人或文学批评家。出现在北宋文坛上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是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一家三父子,  相似文献   

5.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次文学繁荣,对此,我国历代作家、批评家都给予重视,并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这一漫长的“建安文学研究史”,对我们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汲取经验,促进今天建安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循着历史的线索,对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建安文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加以简要评述,以求勾划出古今建安文学研究的基本概貌。  相似文献   

6.
鲁迅结合汉魏之际的政治情势考察了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破除历史偏见,突出了曹操在建安文学风貌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文学史上首次为曹操正名。他着重论述了曹丕影响下建安文风的发展变化,认为文学风格的“华丽”“壮大”是曹丕提倡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曹丕的功劳。他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审视曹植的“辞赋小道”说,分析曹植的矛盾心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五同志主编,下同)第三编第一章《建安和正始文学》开篇说道:“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建安文学”在这里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建安时期:从东汉末代皇帝刘协被曹操挟持至许昌改元(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到曹丕代汉,建立曹魏王朝(建安25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历史主义等西方当代文论为参照,讨论了文学史写作中的种种方法和理论问题。通过梳理当代理论对“文学”、“历史”和“文学史”等概念内涵的辨析,本文试图论证,任何文学史写作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一种想象性的话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蒙古国学者巴·索特那木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翻译文学"的概念,对翻译文学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之后出版的策·达木丁苏荣等主编的文学史著作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蒙古文学在接受异文化过程中发展、演进的大致轨迹,为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蒙古族文学史》及少数著作较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及在蒙古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历史演义小说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刘鼹的《风骨》篇和严羽提出“建安风骨”这个概念后,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观点颇多,且有分歧,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建安风骨”除了其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或抒发其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情辞慷慨,格调道劲外,建安风骨另外主要特色就是它的人文意蕴,它构成了建安文学的灿烂辉煌,奠定了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文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先秦时期,人们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汉朝时把文学作品和学术性著作界分为两种文体;到南北朝便有了文笔之分。其时所说的“文”相当于现在的文学,“笔”即我们所说的文章。文学与文章从形式到内容的分野,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从表达的逻辑性来看,两者有一定的联系,然而由于文章、文学早已分道扬镳,而且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早已把这两个概念的同异做了详细区分:所谓“同”,是指二者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所谓“异”就是一个是真实的反映,一个是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繁荣     
讲文学,你脑子中一定要有海量的知识储存。遗憾的是,在中学我们没有赶上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XX本文学著作”,读大学历史系也很少有选修世界文学史课的。因此,对外国文学史我们是“先天不足”。过去中学历史教材也曾有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但列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师也就懒得“劳神”了,后天也是没有补充呀!这次高中历史新课程将外国文学史列为必修三学生必学的内容,历史教师必须真诚面对了。  相似文献   

13.
<正>自林传甲编纂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既有通代文学史,又有断代文学史;既有以题材编撰者,又有以体裁编撰者,不断推陈出新,各放异彩。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朝代划分方向,仍是文学史写作的主流。这固然有助于突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即遮蔽文学演进的过程。而文学之演进,往往需要特定的历史节点,发生在朝代更替之  相似文献   

14.
《老子》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其文学史意义为许多文学史著作所“遮蔽”.《老子》“翻案”法具有创作论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与此同时,《老子》“翻案”法开创了一个被后世创作主体广泛接受的,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类文体中普遍运用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活跃在这个时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经过多年割据混战的建安时代,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当时文坛却俊才云蒸,五言腾踊,文学园地繁花似锦,促使其繁荣的主要原因何在?本文拟从下面四个方面分别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对文学历史的自觉认识,在这种自觉认识上,对过去作家群和众多的作品在文学史的流变中加以比较研究,给予他们各种不同的与之相适合的位置。这就是所谓对文学史的考察。与以魏建安时期作为自己文学理念时代的刘勰与钟嵘不同的是,沈约以西晋太康时期为自己诗史理想时代。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沈约论述了东晋以降至刘宋时期的诗史论,给刘勰、钟嵘、裴子野、萧子显的诗史论以决定性的影响。可见,沈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始确立文学史的自觉,其意义十分深远。在西晋太康时期,即潘岳、陆机等文学的辞采和音调中,发现了与至今还保留古风的建安文学不同的特点,揭开了六朝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论东晋永和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标举“永和文学”这个文学史概念,并用以指称被一般文学史著作忽略的东晋中前期文学。本文认为,永和年间聚居会稽的名士,具有迥异于前代名士的独特心态与士风,其所作诗文,均意在排遣生命悲感。本文从玄言文学、山水文学、山水理论、风谣体诗四个方面论述了永和文学的特征,确定了它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者对玄言诗的文学性、山水理论的哲学底蕴、风谣体诗的初创意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体裁。它以特有的音乐美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一切真正的艺术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宋以后,词并没有中止和消亡,而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继续发展着,直到近代仍没有丧失其活力。金、元、明、清各代词的创作都有一定的成就。 但是,明代的词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建国前的一些文学史著作,大都不提明代词。建国以来的一些文学史著作,也不提或很少提到明词。就拿两部影响较大的文学史来说。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只是在介绍“清初的词派和词人”时,追溯前代,提到“明人词多率意之作。杨慎、王世贞稍为突击,而成就不高。惟明末陈子龙是一个优秀作家。”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也是在谈清词时,提到清初词家“有的沿明季词风,以花草为宗,提倡婉丽,于律多疏。” 长期以来,对明词的忽视和评价偏低,与明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是并不相称的。 明代,由于拟古风气甚浓,八股文取士制度盛行,以及政治腐败,给文学以不良影响。除了流行于民间的、以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为特点的小说成就较高而外,其它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人和作家们来说,建安时期一直是被认作为一个令人羡慕的时期、文论家们都把建安时期说成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把建安文学的主要活动舞台邺下文坛说成是作家们的创作乐园。在这个乐园里,作家们被安排在最有利于发展他们才能的环境中,从而实现了创作的最大繁荣。首先提出这种看法来的是晋宋间的  相似文献   

20.
“正始之音”最初是一个玄学概念。但近年来一些文学史常将这借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本文就溯了“正始之音”这一概念的历史源流,并论证了这种借用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