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创设一种自由、安全、轻松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娃娃家"游戏是以游戏方式模拟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其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进而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一、小班"娃娃家"游戏的现状分析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多次观摩"娃娃家"游戏的情  相似文献   

2.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具体、形象、感性、动态的,为了能让幼儿与环境进行真正的互动,创设的环境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该将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环境具有情景化、游戏化以及探索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在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小班初期,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情绪,我创设了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角色游戏中投放了仿真类玩具,并且开设了“娃娃家”、“小吃店”、“爱心医院”、“迪士尼乐园”等游戏区。幼儿喜欢在里面操作摆弄,2个月下来,逐渐形成了角色意识和游戏行为。佳佳,你是一个内向、胆子较小的女孩子。但是,只要一玩起角色游戏,你的角色意识就一下子迸发出来了,关于你和同伴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为了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作为一名执教小班的一线教师,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尽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游戏的权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娃娃家”是最受小班幼儿欢迎的游戏之一。游戏过程为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环境的各种情境,让幼儿在自由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我。“娃娃家”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情感、能力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让幼儿在家的环境中找到安全感小班幼儿刚刚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还处在分离焦虑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克服分离焦虑。这时幼儿在进入娃娃家游戏时呈现出的情况是:需要教师照顾得多,又依恋大人,常常是集体都来到娃娃家中,表现出很强的从众心理。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细心照顾…  相似文献   

6.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是他们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体性,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在游戏中适宜指导有利于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一、教师要善于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宽松的游戏氛围幼儿主体性的确立,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小班幼儿由于受身年龄特征的制约,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更易受环境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他们的主体性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应注意为幼儿提供开展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最佳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 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 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 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在情感上有较大的依赖性。那什么最能吸引他们注意呢?最让幼儿熟悉、感到亲切的游戏 环境莫过于“娃娃家”。因此,老师行之有效的指导就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当幼儿进入一个新的集体环境之后,面临与熟悉的父母、亲人分离,心理上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的焦虑情绪。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家"氛围的游戏环境来增加幼儿的安全感;设计丰富的区域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缓解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区域活动是一种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选择的区域活动能有效调节新入园的小班  相似文献   

9.
赵玫 《山东教育》2012,(Z6):75-77
简单、自然,这是小班游戏的特点,但小班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有怎样的渐进发展过程?教师又如何在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前提下用环境支撑孩子们的游戏?解读游戏主题的生发过程第一阶段:单一的娃娃家游戏主题刚进入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主要来源于家庭,最初还有一段入园适应过程,所以游戏的主题就从娃娃家开始,在班内设置平行游戏区,投放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在简单、有序的环境中获得安全、稳定感,这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幼儿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有所忽视。由于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心理环境的创设显得尤为紧迫,而科学游戏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联系更密切,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而也更有助于小班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班级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把教育意图渗透在丰富的有组织的环境中,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机会。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其注意力与中、大班的幼儿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怎样使小班幼儿在班级环境中快乐游戏、学习,这取决于小班班级环境的创设是否能让孩子接受和喜爱,是否适宜于小班幼儿的发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游戏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模仿生活中成人的行为,表现自己认知的世界和社会。在不断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作表现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进行有效指导。一、创设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游戏氛围的创设分为游戏环境的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投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  相似文献   

13.
杜月花 《考试周刊》2014,(14):188+195-188,195
<正>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游戏的内容是模仿真实的生活实践,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那么,如何把游戏融入小班幼儿生活中,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更好地运用到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一、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环境对于小班来说活动室环境应该像一个"家",因为家庭般的舒适、温暖、愉悦的环境,对于心理和生理尚处在幼稚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区域活动指的是通过我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一定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与活动内容,主动进行探索和交往的区域。但是小班孩子因为年龄小,他们生活经验有限,因此,了解学生兴趣点,为幼儿创设游戏化、生活化活动区域,使小班区域活动有序开展起来是目前我们幼儿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通过环境创设与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应该  相似文献   

15.
游戏情境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创设的情节和环境。寻找最适宜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游戏,创设一定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有趣、活泼的户外运动中训练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技能,促进幼儿动作发展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17):167-168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积极、童趣、形象的游戏环境,并投放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适合幼儿建构游戏的多样性材料,让他们在建构中积极快乐探索,并以材料游戏互动。  相似文献   

17.
我们根据“规程”的有关精神,在小班的角色游戏中进行了两年的“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感”专题研究,主要体会是: 创建环境以境育情我们除克服民办幼儿园各种困难,创设良好的游戏物质环境外,作为角色游戏的引导者,我们非常控制自己的言行,努力创设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心理环境。正确的评价。评价幼儿在学习、游戏等活  相似文献   

18.
<正>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他们往往因不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而产生厌食、哭闹、内向等入园焦虑情绪。幼儿园应高度重视焦虑情绪对幼儿的负面影响,采取多种有效策略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使他们“爱上”幼儿园。一、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爱上”幼儿园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并对幼儿园建立信任。小班幼儿离开家长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难免会产生分离焦虑,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使自己成为“爸爸或妈妈”或让幼儿自己做“爸爸或妈妈”,  相似文献   

19.
陈洁 《成才之路》2014,(13):88-88
正爱玩、爱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不仅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探索与交往的需要。虽说传统的与近年来陆续开发的游戏的种类有许多,然而,最受小班幼儿欢迎的,可以说还是角色游戏。所谓角色游戏,就是游戏者在游戏中扮演社会生活的角色,依据个人的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在常规情况下,角色游戏都会有主题。例如:娃娃家、快餐店、水果店、剧院、超市等,所以角色游戏又可以称之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要为幼儿创设创造表现的环境。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  相似文献   

20.
“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实验,从88年秋开始在小班进行。其主旨是力求在教育中创设自然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与隐藏在游戏中的知识信息交互作用,从中获取知识。实验所设计的教育过程以皮亚杰的“智慧平衡说”为理论依据,以“活动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幼儿创造意识为教育目的。我们分析三岁幼儿的生理心理基础和该班幼儿的实际状况、家庭情况,提出小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域”:(一)让幼儿初步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在人际交往中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和倾听别人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