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0,(35):40-41
喜欢一个人旅行,将生活看做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最喜欢发现旅行中的小趣味,喜欢随便搭讪、随便吃、随便喝、随处逛逛.这些随便给我带来不少意外与惊喜,乐在其中。旅途也许没有目的地。过程才是最美记忆。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成为一种生活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吴镝鸣 《青年记者》2008,(12):24-25
超越国界的报道 不夸张地说,这次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是跨越国界和超越意识形态的,比如,我们在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听到“大爱无疆”、“天佑中华”这样的用语,听上去有点像宗教语言。在我们所接受的长期教育中,“博爱”这个概念一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换句话说,我们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博爱”,我们坚信的是阶级的爱,不是无缘无故的爱。但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  相似文献   

3.
时空紧张感:新媒体影响生活的另一种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新媒体渗透日常生活后所带来的一种负面后果——时空紧张感现象,认为新媒体技术本身的传播特性和载体、功能设计,影响并加剧了时空紧张感的形成,同时指出现代社会的整体环境变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文章认为,新媒体使用者应当警惕技术的异化,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与现实中的人生处境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成为现实生活的世俗表现形式和感性经验形式,也丰富了当代文化景观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对当代文化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热情,本文试就网络媒介使用与消费所带来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民生活的价值世界及其变迁,引起了三农学界的持续关注。阎云翔在其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下文简称《私人生活的变革》),展示了个人经历与普通村民精神世界的微妙变化。他认为非集体化后国家对地方社会之干预的减少却引起了在私人生活发展的同时而使公众生活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6.
江根源 《新闻大学》2012,(1):116-124
我国对“网络暴力(cyberbullying)”的研究集中在“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游戏”,而对其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传播形态、传播模式以及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理解与研究.本研究借鉴西方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旨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特征与社会成因的问卷,通过e-mail、论坛链接的方式随机发放并回收了有效问卷136份.研究发现83.8%(114人)的受访者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还有14.7%的人(20人)承认是施暴者;研究还显示性别、年龄与网络暴力的参与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男性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而在受害者中,高二和大学低年级是遭受网络暴力的高峰期,到了大学高年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网络暴力对青少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伤害,甚至可致受害者逃学或者有轻生的念头.经过分析,我认为网络暴力在青少年群体中之所以普遍存在,首先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有关,更与青少年个体所生活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公共人的衰落,[美]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从西方到中国,"公共性"始终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讨论的中心话题之一。于尔根·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理查德·桑内特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阿伦特相信曾有一个超越必然性的纯粹公共领域的存在,其中所有市民都能够平等对话。在哈贝马斯那里,公共领域是超越个体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