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尝试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想来,能有这样成效,循序渐进原则功不可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识字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结构要素,是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目标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也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能力,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学习将会伴随人的一生,而语文素养在新课标中被提高到了“第一理念”的高度,这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重视。因此,为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对语文教学的优化工作,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就三个方面作出研究与分析:(1)从学生语言文字、口语交际方面进行最基本的训练;(2)注重阅读训练,从三个维度方面提高语文素养;(3)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表明,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一样,成为了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四大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6.
蒋晓龙 《学语文》2004,(5):49-4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学目标,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何谓语文素养?新课标是这样解释的:“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生活中口语交际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大纲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明确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柬地进行口语交际。”打破口语交际活动中封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一些自主权和自由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单元整组教学”提出的依据及其意义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展示,它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就新课程改革来说,它十分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或应用能力的提升。即使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最终也是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观点和新课程倡导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同时口语交际又是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口语交际的目标和任务,探索教学规律,对贯彻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丹 《广西教育》2009,(36):79-80
当代中职校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而语言能力则是文化素养中最基础的一项因素,因此,在中职校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口语能力训练的必要性以及笔者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具体训练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前言部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前后出现达六次之多,可见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它的概念内涵,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找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切入点,积极展开教学,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张继椿 《考试周刊》2013,(99):44-44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语文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口语训练.而忽视语言的生活实践交际功能。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交际功能。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下面我就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怎样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露 《考试周刊》2010,(1):54-54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个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情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付能力,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该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  相似文献   

16.
林苑 《生活教育》2015,(6):49+65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教师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能说会道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外,还可以巧用课前三分钟的小舞台,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成就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这么多丰富具体的内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语文素养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种新提法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语文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眼,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人们日益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但的确有的语文教师存在着“重写轻说”、“重读轻说”的弊病,所以,我们要正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顾贤芳 《语文知识》2014,(12):52-54
“语文综合性学习”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颇受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阶段目标除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