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2.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人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抒写了旅途劳顿中的欣慰之情,清妙自然,神韵悠远,是一幅引人入胜的寒山风雪夜宿图。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引起了无数旅途漂泊中的迁客骚人的强烈共鸣。但芙蓉山到底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好多注家注释此诗时均说:“芙蓉山,不详”,为理解此诗和认识刘长卿留下了遗憾。  相似文献   

3.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3,(31):28-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十分善于描写景物,本诗就是他写的景物诗中的一首。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逢雪旅途劳顿急于投宿和遇借宿人家热情接待,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好本诗的基本途径。一、解释诗题,初知诗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逢”,作“遇到”讲;“宿”,投宿的意思;“主人”,这里指投宿家的主人。诗题的意思是旅途中下起了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人家。全诗讲述了诗人在投宿过…  相似文献   

4.
刘长卿的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仅仅20字,却造就了解读,索解一类文字不下三两万言,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明这首诗之好之耐人读,而另一方面它也是读者见仁见智之所至.近又读到《名作欣赏》1998年第6期金志仁先生之《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索解》(下简称《索解》),竟也引发了笔者对这首诗解读的意趣,姑试为解读.  相似文献   

5.
(一)“风雪夜归人”,究竟是“作者”归,还是“他人”归?笔者认为.“归人”不是“作者”,而是“他人”。理由有三点:  相似文献   

6.
刘春生 《河北教育》2005,(23):34-34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因为复习.我有了一个意外构收获: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看是写景,勾勒出一幅旅客日暮投宿、雪夜人归图,实则抒情言志。整首诗写得苍凉深沉,含蕴丰厚,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系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现入选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刘长卿大约生于公元八世纪中期,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后被诬陷下狱,贬为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早已形消骨毁,只留下不朽佳作让后人去揣摩和猜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有可能写的是刘公赴任陆州司马途中的经历。若是这样,诗中题目及诗句作如下理解似乎更为贴切一些。“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我”在途中遇到天下雪,便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主人家里。“日暮苍山远”——时已傍晚,苍…  相似文献   

9.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岳阳留下了赞颂洞庭君山美景的千古绝唱《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由于此诗影响巨大,千百年来,古今诗集多所辑录。全诗28字,唯一字有异,即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的“色”字,在诸多版本中作“翠”字。此诗在古本《全唐诗》和今刊《唐诗鉴赏辞典》等典籍中,皆作“色”字,在《岳阳楼诗词选》、《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等书中,则多作“翠”。笔者认同“色”字,其珲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子欣 《语文知识》2002,(11):42-42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句子。其中“鸡鸣”一词,很多老师在讲解时,均释作“鸡叫”或“公鸡-叫”,这就与诗的原意大相径庭了! “鸡鸣”是古代表示时间单位的名称。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时辰,除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外,还有一套表示时间的名  相似文献   

11.
说“竖子”     
中学语文《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各种课本对竖子的解释是:“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先说竖子。说它是骂人的话,言重了。《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史记·蒯通传》:“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遂成竖子之名”。《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史记·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吕览·必己》:“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雁飨之”。《晋书·阮籍传》:“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以上这些例子,“竖子”并没有“…  相似文献   

12.
汤广文 《学语文》2006,(4):44-44
近日笔者在阅读《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时,其中有一篇分析《陈情表》艺术的文章《感天动地赤子情》,作者把《陈情表》中“舅”释为“母亲的兄弟”或“妻子的弟兄”不一样,“舅”能否释为“外公”?  相似文献   

13.
“拱”义辨     
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课本注:“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如果你只活到七十岁,你坟上的树已经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拱,两手合抱。”我们以为课本注对“拱”的释义不够准确。《现代汉语词典》:“合抱:两臂围拢(多指树木、柱子等的)粗细。院里有两棵~的树。”因此,  相似文献   

14.
袁从润 《学语文》2005,(5):46-46
《曹刿论战》记叙了历史上著名的弱鲁战胜强齐的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曹刿的战略见解和言行,再现了古代政治家的远见灼识与卓越军事才能。然而文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的注释值得商榷。课文将“虽不能察”的“察”注为“明察”。将“必以情”的“情”注为“实情”,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许多中学课本中对《诗经》的注解都说《诗经》也称(或古称)“诗三百”。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中也说“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这都是把“诗三百”作为《诗》的代称。我觉得这么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语一册《勾践灭吴》:“早则则舟、水则资车”教参将后句译为“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不对。此前两句“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与本二句均言一切须提前做好准备,夏天要准备好过冬皮服,冬天要准备好过夏葛皮,天早河涸时就要准备好水涨时过河用的船只,洪水季了要做什么准备呢?  相似文献   

17.
“君子”一词在《诗经》中多次出现,而且有多个义项。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少注本都说“屠苏”指美酒,但笔者认为“屠苏”解作“茅屋”更为恰当。查《辞海》可知,“屠苏”有三个义项:一为酒名,二为草名,三为房屋、草庵。《元日》诗作于公元1070年春节,其时王安石  相似文献   

19.
周处是西晋有名的大将,他为人强直,后来战死在与氐人的作战中。周处武双全,还有《默语》《吴书》《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传至今日。周处的名声还不止于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杀虎斩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中记他为了改过自新而人吴找名士陆机、陆云兄弟从师求学,最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这件事,许多人以为是真实的,例如《辞源》周处条,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齐国凤 《山东教育》2004,(16):32-3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在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向我提出了“碧玉”是玉石还是美人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课下我和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