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的"两高"报告明确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的决定》亦提出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率约为百分之十二。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多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莉娟 《今日科苑》2009,(21):151-151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如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出低龄化、共同犯罪及模仿性犯罪等新的特点,而且未成年人犯罪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逮捕环节存在的逮捕率偏高,捕后轻刑比率偏高,外地人与本地人在适用上存在不平等,未成年人没有特殊规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检察机关,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严打的惯性思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有助于改变当前逮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逮捕环节存在的逮捕率偏高,捕后轻刑比率偏高,外地人与本地人在适用上存在不平等,未成年人没有特殊规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检察机关,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严打的惯性思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有助于改变当前逮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姚振伟  王睿 《科技风》2011,(7):199-200
我国累犯制度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犯罪分子再次实施新的犯罪,重点是要严厉打击那些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社会危害性大、在较短时间内故意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然而,立法者在设计累犯制度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我国的累犯制度并没有排除未成年人的适用范围,但是依据保护未成年人的一贯原则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精神,一般情况下应该排除未成年人适用累犯,但在特殊条件下未成年人是可以构成累犯的。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求对待犯罪行为适当的做出宽严选择,做出选择的基础是刑法的本身价值要求和社会形势需求的结合。非犯罪化应当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当前中国的一种具体表现。提倡非犯罪化对中国整个刑事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之建构意义重大,而这也正是刑事政策的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7.
张海峰 《科教文汇》2007,(9Z):156-157
逮捕环节存在的逮捕率偏高,捕后轻刑比率偏高,外地人与本地人在适用上存在不平等,未成年人没有特殊规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检察机关,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严打的惯性思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有助于改变当前逮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基本的刑事司法政策.检察机关应积极探索,正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才能更好地实施和执行法律.理解宽严相济必须把握好尺度,把握的尺度标准就是法律规定的界限,法律和政策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要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各个诉讼环节得到深入贯彻实施,首要的是要正确理解该刑事政策的含义与原则,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然后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的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9.
杜丽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243-243
本文以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为出发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刑法禁止规范从冷酷到宽容,提出了从方法论上重视刑法禁止规范的改造,使我国刑法在打击犯罪方面与时俱进,完善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根据刑法自身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当前,建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政治目标,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社会,和谐社会要求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法,包括刑法手段,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疏通各种社会怨愤,由此而获得社会的长治久安.结合所在单位(萧山区公安分局)实际对公安机关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目前的做法、存在的因难和对策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在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主张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以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在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主张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以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江辉  刘新凯 《科教文汇》2008,(12):142-143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突破社区矫正发展的瓶颈,是当前迫切需要调查研究和分析解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贝贝 《科教文汇》2007,(3S):132-13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在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主张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以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华  齐萌 《科教文汇》2008,(2):126-126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精神面貌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研究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政策具有特殊的意义。反观我国现今的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众多的不协调,其观念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精神面貌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研究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政策具有特殊的意义。反观我国现今的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众多的不协调,其观念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下,慎重使用逮捕措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出于各种原因,逮捕措施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措施,对于是否有逮捕必要这一条件考虑较少。为此,要正确适用“无逮捕必要”这一条件,要考虑犯罪的实体性要件和程序性要件,还应当树立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理念,规范办案程序,同时应当建立刑事和解、人口管理和监督制约等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的社会,而是能够运用制度化、法治化方式有效地化解矛盾、缓和冲突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刑事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刑事法治又是以刑事政策为导向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刑事政策如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契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针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审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在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刑事政策基础之上产生的新刑事政策,也是当前打击犯罪、应对犯罪策略的理性选择.作为一项新的刑事政策,有其基本的内涵和存在的必要性,但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其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寻找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