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了超导现象,虽然临界温度(转变温度)太低,但人们十分清楚超导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苦苦探寻、研究临界温度较高的超导材料。然而75年过去了,却收效不大。1986年柏乐兹和缪勒发现临界温度稍高的超导体,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由此掀起了一场高温超导的研究热潮。但是,又是20年即将过去,人们梦寐以求的室温(300K)超导还没有攻克,足见超导研究进程的艰辛。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从音律的角度,分析研究高临界温度的合金、铜氧化物、铁基等超导材料。发现在各类合金和化合物材料中,包含的极不协和音程关系越多,临界温度也越高。指出包含极不协和音程结构的材料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因而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3.
1991年,科学家终于获得一个重大的突破,便是发现了碳—60超导体。碳—60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集束分子,形似足球,故又称“足球烯”。它是除石墨、金刚石之外的碳的第三种同素异构体。早在20年前,人们便预测到它的存在,但直到1990年,科学家用电弧放电的方法,才开始能够大量合成这种物质。1991年4月,美国贝尔研究所发现加些钾,会使碳—60成为超导体,其临界温度为18K。5月美国多家研究所用铷取代钾,使临界温度一下子提高到30K。7月日本电气研究所通过加入铯,使其和铷生成化合物,又使其临界温度提高到33K。我国北京大学在去年7月也已获得掺钾和铷的碳—60超导体样品,其临界温度从开始时的17.9K提高到29K。这次,又获得了临界温度为37K的掺锡碳—60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利用一项新技术,成功地使纯的固态C60(布基球)材料在绝对温度52K(零下221摄氏度)时产生超导性。据称,这是迄今获得的有机超导材料临界温度的最高纪录。1990年科学家首次观察到C60材料的超导性,并发现掺杂一些钾金属等物质能够使其超导临界温度有所提高。但在临界温度达到40K左右之后,有关研究便停滞不前。此前使C60材料产生导电性的机理,在于其中掺杂的钾金属等释放出了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发现可以采取其他方法使C60材料产生导电性。研究人员在纯C60材料上放置了一个场效应晶体管,通过控制电流,电子在晶体管的作用下从C60材料中移出,效果相当于往材料中注入带正电的自由“空穴"。这些空穴移动时,也能产生电流,效果与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类似,只不过方向相反。因此,被注入空穴的C60材料就具有了导电性。研究人员成功地使C60材料中的每个分子平均获得3到3.5个空穴,此时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达到了52K。此前的研究还发现,往C60材料中掺入杂质也可以提高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认为,利用类似机理,向含有大量自由空穴的C60材料中掺入适当杂质,有可能将临界温度提高到100K。  相似文献   

5.
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特性、完全抗磁性、通量量子化等优点,但受限于物理实验环境与材料自身特性,其临界温度测试一直是超导实验中的难点。对公开超导数据集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其临界温度与物理特性及化学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能够辅助预测超导体临界温度的模型,降低实测获得临界温度的难度。结合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理论,分别基于超导临界温度实验的物理属性数据及元素构成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为通过数据驱动实验获取其它超导体临界温度提供了有益尝试。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元素的预测模型效果略优于基于属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图论法为基础,从分子的拓扑结构入手,定义了一个表征分子内聚力的拓扑 指数F,并和拓扑指数W、P一同运用于微观结构与物性关系的研究之中,提出了一个预测饱 和烷烃临界温度的准确计算公式.用该式对57种饱和烷烃临界温度的预测结果,与文献值相 比较,总的相对误差仅为0.42%.  相似文献   

7.
自从人类发现物体的超导电性以来,人们不断探索物体超导电性的机理,对其认识不断加深。同时,对于超导材料的研制开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已从最初的4.2K升至200K左右。近年来,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使超导材料在常温状态下得到应用成为可能,超导材料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8.
数据发掘论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库中知识发现(KDD)是一个从数据中识别有效、新颖、潜在有用及完全可理解模式的非平凡过程。数据发掘(DataMining)是KDD的核心构件。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述KDD研究及应用的各个方面,强调数据发掘预处理研究的基本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X射线的发现及影响王较过乔武举(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西安,710062西安市二中,710048)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KonradRontgen,1845-1923)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放在用黑纸板密封的真空放电管近旁,...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颁发给两位研究新超导体系的开拓者:国际商业机器(IBM)公司的缪勒博士(K.A.M ller)和彼德诺兹博士(J.G.Bcdnorz),以表彰他们在高温超导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87年对于物理学界来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高温超导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热门话题。为数众多的物理学家投身于这场激动的竞赛中。自从1911年荷兰的低温物理学家昂尼斯发现了金属(当时是汞)中的超导现象后,寻找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就一直是物理学家不懈努力的方向.金属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_c提高得非常缓慢。到了1975年一些  相似文献   

11.
超导新线索     
超导新线索燕生,陈敏科学家们8年来一直在努力了解高温超导体。近来,一些新实验的结果展示了可喜的前景。当固体物理学家在1986年研制出第一批高温超导体时,人们欢呼这个成就是本世纪的伟大科学发现之一。在此之前,只能在接近绝对零度(0K或-273℃)时才能...  相似文献   

12.
王克强 《天中学刊》2000,15(5):13-15
根据卤代甲烷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卤代甲烷的临界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发展了一种既能计算卤代甲烷临界温度,又能预测未知卤代甲烷临界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临界温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为0.395%。  相似文献   

13.
“OK”在英语口语中的运用及意义□民勤县北街学校张有喜—MycargoesOKnow.从以上句子中可以看出,OK是可以用于多种场境的,且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义。1OK可以作形容词,表示自身的状态:“身体正常”“身体感觉良好”,相当于“fine...  相似文献   

14.
一、超导材料去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二硼化镁在零下234℃时成为超导材料,超过了此前金属化合物创下的超导温度。二硼化镁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加工容易。美国科学家将氯仿和溴仿掺入C60分子,使C60分子的临界温度从零下221℃上升到了零下156℃。  相似文献   

15.
应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伊辛薄膜,得到了薄膜的表面磁性,体磁性以及系统的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根据模拟结果发现在大块材料的临界温度附近磁化率存在一有限峰;并且在系统温度大于大块材料的体监界温度时,进一步跟踪研究了薄膜上,下表面的磁化强度,由此讨论了其它文献中利用有效场理论处理薄膜的一些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超导电现象与超导体黄秀兰杨柳(云南师大,昆明,650092)(云南师大昆明五华区实验中学)超导电性是某些物质在低温下出现的电阻为零和排斥磁感线的现象,这类物质称为超导体.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里斯发现,当温度降到4.2K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第...  相似文献   

17.
亚洲HSK(汉语水平考试)考务研讨会于2001年8月17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开幕,来自亚洲9个国家的12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次会议是HSK的第一次考务研讨会。 HSK是中国专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考试,经过18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基础、初中等和高等三种考试组成的较为完整的系统并在世界各国推广,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有120多个国家的35万人次参加过HSK考试,在世界上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个考点,每年的考生人数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HSK得到不断推广的决定因素在于我们处于有利于汉语…  相似文献   

18.
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西北大学李王君陕西师范大学胡武亭1.液氦温度下发现超导现象,数十年间超导总是与低温相联系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往往会带来科学上的新发现。荷兰物理学家H.K.Onnes发明了氦的液化技术,紧接着就在液氦温度(沸点4.2K)下测量了Hg的电阻。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Coats-Redfern积分校正公式应用于KClO3与Fe2O3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发现该公式同样适用于KClO3与Fe2O3催化反应,并找出了Fe2O3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刘福绥环近似方法,研究RKKY关联对稀磁合金传导电子比热的影响,从而发现RKKY关联效应引起传导电子比热反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