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享受思考的过程.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述成为一种倾诉,我们就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享受语文"。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语文学习便成为一种"享受":享受思考的成果,享受思考的过程,享受成功的乐趣。那么,新课标下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插上"享受"的翅膀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究竟该怎么教?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笔者认为,调整教学心态,活化课堂教学的手法,让学生不再有枯坐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讲,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对话,让表达成为一种倾诉,这就是在“享受”语文课带给我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文学作品的美,享受思考文学作品的美的过程,享受思考出的文学作品的美的内涵。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明确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补短,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课内外结合,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欣赏,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最终获得的必是享受,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现今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是否能在提问上下功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如何精巧提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词串识字"是对传统韵语识字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今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中,都编排有一定篇目的"词串识字"。"词串识字"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识字教材,教师该如何教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曾坦言:"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笔者  相似文献   

10.
张兰 《教师》2010,(24)
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谭青峰老师在他的<享受语文>一书中指出:语文是美的.因而,语文学习是愉悦快乐的.而且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享受语文"?我觉得应该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  相似文献   

12.
张阳忠 《考试周刊》2013,(27):32-33
由于教师评价制度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语文教师多采用"题海战术",一篇篇美文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段落。校园里充斥的不再是琅琅的读书声,而是"刷刷刷"的笔画声,朗读销声匿迹。学生在语文课中除了分析就是思考,得不到美的熏陶和享受,自然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教师长期沉溺于出题、解题,自然也感受不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和魅力。所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让学生爱上语文,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而这样的课堂,它的问题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问题应该既有充分的趣味性、挑战性,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改的天地里又迎来一股新风"简单教语文",还沉醉在"多途径结合教学"中的教者们又一次陷入"整改"的境地.我们不知道语文究竟该怎么教,但我们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承载体,正因为有了它,人才会触景生情、才会睹物思人、才会享受内在的精神旅途,缺少了它,人的生命只属于物质,没有灵魂的空间.但是从我们目前的教学状态来看,许多人都把语文看作是人的生活的附属物:认为语文纯粹是因为生活需要才存在,使得语文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生命状态,是一种"惟利是图"的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我就经常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辛苦地给学生们上一节节的语文课,究竟想给他们什么?是知识,还是能力?是情操修为,还是语文素养?当看到相当多的人,甚至语文教师的字体都写得惨不忍睹时;当看到学生们撕书泄愤,毕业后再不看书;甚至相当多的语文教师都不再读书时,我真为这些人的语文素养感到汗颜。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也常常从语文课的角度更多地做一些审视。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启发式教学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发现,主动地探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标志。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而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文与工具统一的直接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以及日常写作都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好语文的标准已经不再单纯的是学会组词造句,更重要的是会读、会写、会思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再有咬着笔头思考怎样写作的稚嫩的小脸;不再有陷入思索终于寻找到答案的舒展的眉头,代替这些的是教师不厌其烦的说教与讲解,让很多小学生处于一种“机械学习”的状态,对于自己学过的篇章字词,会看不会读,会背不会写。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读、  相似文献   

18.
"另类"管理     
教师的清贫、苦累以及职业的压力,使得不少教师忧郁、苦恼,有时我们真不情愿再给教师施加多少清规戒律,但是没有规矩,又不成方圆,怎么办?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让山还是那座山,但水已不再是那条水呢?我们尝试着从人文角度入手,更加人性化地管理教师,并力求形成一种管理的时尚文化,提出了行知实小教师"九有"的要求,希望它的内容及其思考的演绎,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9.
<正>有论者提出:"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追求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在于语文教学的逻辑性,然而,当我们在谈论语文教学要讲究逻辑性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逻辑性?什么是语文的教学逻辑?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逻辑性?诚然,教学逻辑并非新名词,但具体到语文科的教学逻辑,却心知而未能详言。准确回答上述一系  相似文献   

20.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