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来阐述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佛教世界观对中国古代地理中心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地理中心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完备形态,佛教传入后,其世界观即与中国的昆仑中心说相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及其地理学发展。佛教以阿耨达山为世界地理中心,后世即认定阿耨达山为昆仑山,并认为黄河源自阿耨达池,由此中国的昆仑中心说从神话观念走向实际的地理知识,佛教的宗教地理观念也逐渐实化为地理知识。同时佛教的印度文化中心观也对中国的文化中心论带来冲击,使中国人的文化观、民族观及其心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多元论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3.
唐诗中的黄河意象具有多重文化蕴涵: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意志与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浓郁的思乡与爱国情绪;对清廉政治的期盼向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等等。通过加强对唐诗中黄河这一文化符号的挖掘研究,有助于传承好、传播好唐诗中的黄河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昆仑丘是以河湟、河西为中心的远古西王母部族活动的地区,华夏文明的创立者轩辕氏,其先祖也曾生活在昆仑丘所属的洮河、黄河、大夏河、湟水一带河谷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他们从那里东迁后,又经常怀念并神化了昆仑丘,使昆仑丘在自然地貌的本色上平添了一层神秘的人文景观的外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就是由西王母国及轩辕氏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它奠定了华夏文明许多传统的基础.研究甘肃的始祖文化,应重视对昆仑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诗学发展史的体系建构,除了诗学本身外,其他文化诸种因素也应一并考虑,它们与诗学本身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影响唐诗学建构和发展的非主流因素,有如唐代诗人传奇故事的流传、与唐诗相关的戏曲小说的演绎、艺术作品传播与唐代诗歌接受中的再塑造、唐诗与文人生活需求的变化等等,它们在唐诗学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是唐诗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动力。例如李白的身世、传说等非主流因素在其接受史中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又与主流因素纠缠一起,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6.
西北乐舞以独特的文化艺术镜头,对唐代乐舞、乐府和诗歌的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和表现风格,拓展了唐诗创作的领域,更重要的是使唐代反映西北民族关系的乐舞诗包含了民族因素的审美文化,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吴学良的散文创作大多立足于贵州西部高原风光、历史风物、乡土风情等,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去找寻本土地域文化的标识。以散文集《阳光穿透风的背影》的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景观文化和乡土地理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力图挖掘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延伸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色彩意象作为唐诗的一种典型情感符号,内蕴深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土壤的唐诗以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意象等多种方法用心设色,并精心把握色调,不仅暗合了色彩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本质,也营造出无限意境,融入了丰厚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9.
“灞水”是唐诗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在唐诗中频繁以灞陵、灞上、灞桥、灞浐等词语出现,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第一表达了离别之情;第二是帝都长安的象征;第三是诗思的所在;第四体现出隐居的意味。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程度上,针对不同唐诗具体的文本功能,采用符合原诗语言功能要求的翻译策略,不失为许渊冲唐诗英译的妙处之一。许渊冲唐诗英译的美学策略体现了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唐诗英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使唐诗英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问题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燕赵豪侠地,慷慨赋诗篇——论唐代河北诗人咏侠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高琴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1):103-106
有唐─代,社会上任侠思潮盛行,河北诗人依托燕赵大地"好气任侠"、"悲歌慷慨"的传统风俗底蕴和地域文化优势,热烈赞美任侠精神,以好勇重义、脱略使气的侠士自命,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咏侠诗篇,以其豪迈的气势和阳刚的美学风貌,为唐诗"风骨"质性特征的成熟注入了刚健浑厚的内蕴,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是文化起源的重要因素,是文化认知和学习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与文化差异、法国地理环境与法国文化的关系以及法国地理在法语跨文化学习中的作用。通过对地理环境这个文化起源重要因素的研究,促进对法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及与法语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唐诗艺术特征之形成、唐诗之繁荣与其使用的近体、古诗、乐府体三足鼎立的体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在运用古近体的体裁系统上,具有后世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它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唐诗的另一种思路。唐诗体裁系统中的诗与歌之关系、古体与近体之关系,是唐诗体裁系统中存在的两大矛盾,同时又因矛盾之张力而成为两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伏羲文化与楚辞作品——从"伏羲驾辩"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羲文化对楚文化及楚辞创作的影响,一是楚辞中多言伏羲及与伏羲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二是楚人对伏羲时代音乐的继承,三是伏羲文化中的龙文化特征在楚辞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至其影响的产生,除了伏羲文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外,也与两者共同来源于昆仑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以“渔业、渔村、渔民”为主要骨架的“三渔文化”,是千百年来舟山群岛一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也是海洋文化研究中的一个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岱山的“三渔文化”研究应该突破固有的历史与地理的传统视野,从考古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维框架中解放出来,融入“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追求文化的当代性与价值性,为构建“和谐岱山”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性格以历史地理为载体和基础,因此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文化性格有密切关系。本文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并以江西为例对汉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格进行探讨。江西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原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主要与吴、越、楚有渊源关系,是多元文化交汇形成的具有赣文化特色的汉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理、文化、民族、历史地位几个方面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南夷”一词在两汉历史文献中的基本涵义。在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用汉人“南夷”这一历史地理概念,并根据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南夷地区文化的独特性提出“南夷文化”这一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研究“南夷文化”。  相似文献   

18.
永嘉既是行政概念,又是文化地理概念。清代部分山水诗及仿谢灵运诗中多次出现的“永嘉”地理符号,不仅是坚守和传承永嘉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谢灵运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发生路径。“春草池”“富春渚”“七里濑”“谢公岭”等文化地理符号,是清人建立对谢灵运诗歌经典性认知的重要媒介。清人仿谢诗通过对谢灵运所建构的“永嘉”地理空间进行审美感知、艺术重构和情感共振,客观呈现谢灵运诗歌在清代的内时间意识经典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唐诗研究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兴趣甚浓。这不仅是因为盛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还因为这个三教并重的时代,儒道佛三大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因此,谈到盛唐诗歌,总能给人诸多的话题,让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很多的思索。然而,在唐诗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除了诸多研究总论、作家专论以及现象别论之外,却一直没有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儒道佛三大文化精神与盛唐诗人的生活与创作的论著,近读傅绍良先生的《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一书(1999…  相似文献   

20.
早在更新世界初期,就有人类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活。最先他们生活在以昆仑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在距今300-200万年前,他们沿着黄河和长江逐渐向其中下游地区递迁和拓展,从公元前六千年开始至公元前二三千年的尧舜禹时代,城池和居民聚落及祭坛建筑遍及黄河、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即中原)文化的两大文化区。大量史实证明:我国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文明史。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