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我们斯前的客观世界是五彩纷呈、瞬息万变的,倘若沿用陈旧的、僵化的、单一的传统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采写实践活动,就会捉襟见肘、缺乏活力、难见亮色。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种创新性思维,而逆向思维正是创新性思维中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写过程是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新闻工作,尤其是党报的新闻工作,就是要把自己对客观世界某一事物的认识通过新闻媒介传播于社会,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新闻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从广义上说,新闻和哲学,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哲学,是通过人类思维的高度抽象力,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从而激发创造活力,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新闻,则是通过对事实、信息的传播和对舆论的引导,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了解客观世界,从而积极投身于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4.
周婧 《视听纵横》2002,(5):93-93
思维是人脑反映、把握客观世界理性的认识过程。每位新闻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制作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特定的思维方式,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编辑的平民思维尤为重要。编辑的平民思维是指在受众的关切点上挖掘内涵,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要,采用受众容易感知和理解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编辑报道。如今受众不可能花上大半天的工夫来看电视,他们需要明白易懂的新闻,他们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对新闻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占有和最直接的了解。因此平民思维对于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体现编辑的平民思维呢?本人认为可以在下面几方面作些努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媒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打破新闻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文风,切实做到"走、转、改"是新时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作者自身经验出发,谈谈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思维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同样一件事,在有的人眼里平淡无奇,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是一座新闻“富矿”,能挖掘出非常好的新闻来。这就是思维的差别。一个善于思考尤其是善于辩证思考的记者,必然会反复咀嚼、仔细思考、认真比较,掂出事实的新闻价值,找出事物的客观原貌,新闻点子就会滚滚而出。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编辑亟须强化新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 《编辑之友》2007,(1):75-76
一、新闻意识的含义 新闻意识即新闻工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所做出的职业化反映,是新闻感觉、思维和观点等各种新闻心理过程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写有几个过程,首先是获取客观素材,然后是一个主观判断、素材加工过程,最后写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客观素材是最基础的,从某种角度讲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报道要有新意,必须在这个环节中能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为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打下基础。一、用逆向思维看问题1、避实就虚,凸现受众的关注点。我们采访的惯性思维往往是一头钻人"实"的事实中,这样虽然能给受众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但很难吸引读者,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佳 《新闻记者》2002,(2):15-17
思 维是人脑反映、把握客观世界理性的认识过程。人脑作为一个“加工厂” ,它对外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有其相对稳定的思维活动样式 ,这种思维活动样式就是思维方式。新闻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加工制作过程中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 ,由于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受众素质相对较低、媒介仍处于抢滩占地的扩张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编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直线性、平面性、主流性和延时性的特点 ;以“知识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到来之后 ,潮涌而来的信息将每个人卷裹其中 ,个人接受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新闻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许多未曾预料的困境,新闻采访的难度在逐渐加大。于是,记者的思维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应变思维便是其中的一种。 一、应变思维及其特点 应变即随机应变,意为能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所谓应变思维,指能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通过正确判断、科学分析,及时巧妙地处置各种复杂变化的情况的思维方法。①应变思维属于动态思维,是一种运动调整性的思维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即用发展、变化、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客观事物千变万化,似乎无法应变,但仍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客观且理性的思维方式,其能够很好地对民生新闻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社会本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对于促进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民生新闻中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评论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问题的理解,也能够积极地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对于问题的解决。所以本文主要对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误区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有句格言:"对于一个人来说,关键不在于知识,关键不在于经验,关键在于一种思维方式。"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一切思想都是思维之子、思维之果。新闻记者在奔波忙碌于传播新闻事实时,需要一刻不停地开动思维的机器。当前,强军目标宣传是我们军队媒体新闻传播最重大的主题。在强军目标宣传中,确立科学思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采访中除了记者本身具备的社会阅历、政治、文化水平和写作水平外,思维方式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运用的有下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股民在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并不充足,他们需要及时、权威、客观的市场信息,却又难以接受生涩、专业术语化的新闻。尤其是对于都市报来说,只有从“平民化思维”出发,证券新闻这种专业性较强的版面才能吸引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15.
涉及新闻采写,大多论是从发现新闻、表现新闻两个环节进行论述的。本认为,在发现新闻、表现新闻的过程中,思维是一个核心环节,正是鉴于此,本首先论述了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论述了新闻采访、构思、表现过程中的基本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陈永泽 《视听界》2001,(6):28-29
江泽民同志对于新闻创新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有着广阔的驰聘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给我们高星建瓴地提出了新闻事业必须不断创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维定势却给新闻创新带来这样那样的障碍。在具体的新闻采写和制作实践中,我们应该勇于和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力求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新闻信息,并迅速发掘出能令受众为之心动的兴奋点,是广大记者非常头痛的问题。所谓新闻的兴奋点,是指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能给编辑、记者以采写冲动的新闻事实。 常言道,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寻找新闻的思维方式同样也决定着记者能否迅速找到新闻,能否找到新闻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是新闻从业者体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个过程,是需要新闻从业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以下两种思维来寻求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第一是逆向思维,第二是发散性思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逆向思维是其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就是用相反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然后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新闻采写当中,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写,分析在其中运行逆向思维的效果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它与习惯性思维方式相对。新闻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要打破惯用的思维套路,不机械地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简单的再现,而是打开思想的闸门,对新闻事实进行“前后延伸”,在保证本质真实的前提下,探索出同一件新闻事实中蕴涵着的、他人应知未知的新闻价值。这种思维指导下写出的新闻,无疑会比人们看惯了的一般再现式新闻更吸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